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贵生专利>正文

一种上引连铸结晶器内冷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289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引连铸结晶器内冷却管。它包括有铜管、铜头和铜套,在铜管与铜头、铜管与铜套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连接固定的螺纹,在各螺纹接合面之间均布有一层高强度耐水耐高温的粘接剂层。本结构不但能使各部件之间连接固定牢紧,铜管的刚性也不会受到损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的生产或精炼,特别是一种拉铸铜或合金铜杆的结晶器中使用的上引连铸结晶器内冷却管。技术背景 目前上引连铸设备所使用的结晶器内冷却管,其结构如图l所示,它是在一根铜 管3的两端外圆上分别安装一个铜头1和一个铜套2,然后采用铜焊或银焊焊点4加以固 定。由于焊接时的温度必须将铜焊丝或银焊片熔化,因而导致在铜管的焊接处受热退火,使 铜管的刚性大大降低,在运输或使用时极易弯曲变形,甚至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连接牢固,刚性不受破坏的上引连铸结晶器内 冷却管。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包括有铜管、铜头和铜套,其 特征在于在铜管与铜头、铜管与铜套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连接固定的螺纹,在各螺纹 接合面之间均布有一层高强度耐水耐高温的粘接剂层。本结构不但能使各部件之间连接固 定牢紧,铜管的刚性也不会受到损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各螺纹接合面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包括有铜管3、铜头1 和铜套2,改进之处是在铜管与铜头、铜管与铜套的接合面上分别设有相互连接固定的螺纹 6,在各段内外螺纹结合面之间均布有一层高强度耐水耐高温的粘接剂层5。生产时,先将铜 头和铜管的内孔及与之配合的铜管两端外径上加工成螺纹,然后用高强度耐水耐高温粘合 剂涂抹于铜管两端螺纹处,再将铜头和铜套分别拧紧在铜管上,待粘接剂干燥并进行耐水 压试验后,不漏水即可使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引连铸结晶器内冷却管,它包括有铜管、铜头和铜套,其特征在于:在铜管与铜头、铜管与铜套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连接固定的螺纹,在各螺纹接合面之间均布有一层高强度耐水耐高温的粘接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上引连铸结晶器内冷却管,它包括有铜管、铜头和铜套,其特征在于在铜管与铜头、铜管与铜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贵生牛春学邢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邢贵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