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架式轿厢滚轮摩擦驱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216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托架式轿厢滚轮摩擦驱动电梯,其包括轿厢、轿厢托架、滑轮组件、安全钳联动机构,所述轿厢置于轿厢托架上,所述轿厢托架立梁的侧板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及滚动导靴,所述轿厢托架立梁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左、右驱动装置均由至少一个马达、与马达配套的变速箱及摩擦驱动轮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不占用井道空间,工作稳定可靠,低噪音,便于安装、维修和调试,经济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托架式轿厢滚轮摩擦驱动电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电梯大多是通过是曳引机来驱动的曳引驱动电梯,通 常需在井道的顶部预留出足够的顶层空间或设置专门的机房用于曳引机的安装。安装电梯 时,对建筑物的顶层空间有特殊的要求,安装曳引机时,对井道构造也有特殊要求,即都要 求需有两面承重墙,否则,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安装,安装操作麻烦,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 托架式轿厢滚轮摩擦驱动电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轿厢、轿厢托架、滑轮组件,所述轿厢置于轿厢托架 上,还包括安全钳联动机构,所述轿厢托架立梁的侧板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及滚动导靴,有利 于对轿厢托架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所述轿厢托架立梁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结构相同的 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左、右驱动装置均由至少一个马达、与马达配套的变速箱及摩擦 驱动轮组成;所述安全钳联动机构包括提拉拉板、连接杆、连接座、安全开关、开关支板、行程碰块、 释放轴、连接架、提拉杆、安全钳,安全钳、连接座、开关支板固定于轿厢托架立梁侧板上,释 放轴安装于连接座轴孔内,释放轴为圆柱形;提拉拉板、连接杆、行程碰块固定在释放轴上, 安全钳上的滚轮通过连接架和提拉杆与连接杆相连,安全开关设于开关支板上,安全开关 的触头与行程碰块的外圆凹面接触,提拉拉板两端通过钢丝绳I分别与限速器和涨紧装置 相连;所述滑轮组件设于轿厢托架上方,轿厢托架通过缠绕在滑轮组件滑轮上的钢丝绳II与 对重相连,轿厢托架、对重分列滑轮组件的前后两侧。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轿底折叠支撑,所述轿底折叠支撑设于安装电梯的井道的底坑处, 折叠时,装置高度不超过250mm,当电梯处于维保检修状态时,通过电气控制能够自动竖起 支架,形成一个600 mmX800 mmXIOOO mm的检修空间,既有利于节省井道底坑空间,又能 确保维保人员能够方便的进入轿箱下部空间,保障维保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述轿厢托架为L型金属结构件,由折板和型材通过焊接或螺栓联结而成,轿厢 托架采用背包式结构设计。所述轿厢托架底部有4个用于调节轿厢底座四角水平的可调节螺栓。所述轿厢与轿厢托架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摩擦驱动轮为聚胺脂摩擦驱动轮,有利于减小转动惯量及电梯运行的阻力和 能耗,更为节能省电。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不占用井道空间,工作稳定可靠,低噪音,便于安装、维修和调试,经济适用,其通过导向装置和滚动导靴,实现导向功能,通过摩擦驱动轮带动电梯的上 下运行,电梯导轨无需润滑,有利于保证导轨及井道内的整洁,消除油污污染和潜在的火灾 危险,提高建筑物及室内的安全环保要求;本专利技术对井道的要求低,该电梯突破传统电梯对 井道的特殊要求,利用背包牵引原理,轿架采用背包式结构设计,克服传统曳引电梯的安装 对建筑物及井道构造的特殊要求,其只需一面承重墙即可对电梯进行,因此,更适用于家用 住宅电梯的安装,以及建筑井道面积较小区域电梯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轿底折叠支撑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轿厢托架及左、右驱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左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左驱动装置侧视图; 图6是图3的K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轿厢1、轿厢托架2、左驱动装置3、右驱动装置4、滑轮组 件5、安全钳联动机构13、轿底折叠支撑29 ;所述轿厢1置于轿厢托架2上,轿厢托架2底部有4个可调节螺栓16,用于调节轿厢1 底座四角的水平;所述轿厢托架2立梁的侧板上安装有导向装置14及滚动导靴15,有利于 对轿厢托架2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所述轿厢托架2立梁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驱动装 置3、右驱动装置4,左驱动装置3由马达I 17-1、与马达I 17-1配套的变速箱I 18-1和 摩擦驱动轮I 19-1以及马达II 17-2、与马达II 17-2配套的变速箱II 18-2和摩擦驱动轮 II 19-2组成,所述摩擦驱动轮I 19-1和摩擦驱动轮II 19-2为聚胺脂摩擦驱动轮,右驱动 装置4结构与左驱动装置3结构相同。所述安全钳联动机构13包括提拉拉板20、连接杆21、连接座22、安全开关23、开 关支板24、行程碰块25、释放轴26、连接架27、提拉杆28、安全钳8,安全钳8、连接座22、开 关支板23固定于轿厢托架2立梁侧板上,释放轴26安装于连接座22轴孔内,释放轴26为 圆柱形;提拉拉板20、连接杆21、行程碰块25通过弹性销固定在释放轴26上,安全钳8上 的滚轮通过连接架27和提拉杆28与连接杆21相连,安全开关23设于开关支板24上,安 全开关23的触头与行程碰块25的外圆凹面接触,提拉拉板20两端通过钢丝绳I 12-1分 别与限速器9和涨紧装置10相连;所述滑轮组件5设于轿厢托架2上方,轿厢托架2通过缠绕在滑轮组件5滑轮上的钢 丝绳II 12-2与对重6相连,轿厢托架2、对重6分列滑轮组件5的前后两侧。所述轿厢托架2为L型金属结构件,由折板和型材通过焊接或螺栓联结而成,轿厢 托架2采用背包式结构设计。所述轿厢1与轿厢托架2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轿底折叠支撑29设于安装电梯的井道的底坑处,当电梯处于维保检修状态时,通过电气控制能够自动竖起支架,形成一个600mmX800mmX IOOOmm的检修空间,既有 利于节省井道底坑空间,又能确保维保人员能够方便的进入轿箱下部空间,保障维保人员 的人身安全。安装时,先将导轨支架11固定于井道一侧的井道壁上,再将两列平行的表面粘贴 有摩擦砂带的导轨7固定在导轨支架11上,然后将滑轮组件5通过折弯板或型钢固定在井 道壁上,滑轮组件的两端侧面和底面则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列平行的导轨7上。通过左、右驱 动装置上的摩擦驱动轮及轿厢托架2上的导向装置14、滚动导靴15,将轿厢托架2安装在 导轨7上,最后将轿厢1安装在轿厢托架2上,限速器9亦固定于井道一侧壁上,电梯的轿 门、层门通过不同的支架分别固定于轿厢顶部及井道壁上。在左、右驱动装置的马达的驱动力作用下,摩擦驱动轮与粘贴着摩擦砂带的导轨7 工作面之间产生摩擦,轿厢托架2在摩擦驱动轮的作用下实现沿着导轨7上下运动,从而带 动轿厢1 一起上下运动,实现电梯的上下运行。当电梯处于超速状态时,限速器9开始动作,在钢丝绳I 12-1的作用下,提拉拉板 20被提起,从而带动释放轴26发生转动,通过连接杆21、连接架27和提拉杆28,将安全钳 8上的滚轮提起,使得超速的电梯制停在导轨上;在释放轴26转动的过程中,安全开关23 动作,电梯安全回路断开,左、右驱动装置的马达停止运转,实现电梯的超速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架式轿厢滚轮摩擦驱动电梯,包括轿厢、轿厢托架、滑轮组件,所述轿厢置于轿厢托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钳联动机构,所述轿厢托架立梁的侧板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及滚动导靴,所述轿厢托架立梁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左、右驱动装置均由至少一个马达、与马达配套的变速箱及摩擦驱动轮组成;所述安全钳联动机构包括提拉拉板、连接杆、连接座、安全开关、开关支板、行程碰块、释放轴、连接架、提拉杆、安全钳,安全钳、连接座、开关支板固定于轿厢托架立梁侧板上,释放轴安装于连接座轴孔内,释放轴为圆柱形;提拉拉板、连接杆、行程碰块固定在释放轴上,安全钳上的滚轮通过连接架和提拉杆与连接杆相连,安全开关设于开关支板上,安全开关的触头与行程碰块的外圆凹面接触,提拉拉板两端通过钢丝绳Ⅰ分别与限速器和涨紧装置相连;所述滑轮组件设于轿厢托架上方,轿厢托架通过缠绕在滑轮组件滑轮上的钢丝绳Ⅱ与对重相连,轿厢托架、对重分列滑轮组件的前后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托架式轿厢滚轮摩擦驱动电梯,包括轿厢、轿厢托架、滑轮组件,所述轿厢置于轿厢托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钳联动机构,所述轿厢托架立梁的侧板上安装有导向装置及滚动导靴,所述轿厢托架立梁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左、右驱动装置均由至少一个马达、与马达配套的变速箱及摩擦驱动轮组成;所述安全钳联动机构包括提拉拉板、连接杆、连接座、安全开关、开关支板、行程碰块、释放轴、连接架、提拉杆、安全钳,安全钳、连接座、开关支板固定于轿厢托架立梁侧板上,释放轴安装于连接座轴孔内,释放轴为圆柱形;提拉拉板、连接杆、行程碰块固定在释放轴上,安全钳上的滚轮通过连接架和提拉杆与连接杆相连,安全开关设于开关支板上,安全开关的触头与行程碰块的外圆凹面接触,提拉拉板两端通过钢丝绳Ⅰ分别与限速器和涨紧装置相连;所述滑轮组件设于轿厢托架上方,轿厢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劲松万海如阳晓南贾湘谢春祥谢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