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897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包括集装箱,该集装箱内部安装多个油泵、辅助油箱、动力柜以及控制台;该多个油泵分别通过油管与辅助油箱连接,该动力柜分别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和控制台连接,该控制台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连接;该该集装箱外部设有多个现场设备,该多个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分别通过油管与多个油泵连接,通过电缆与控制台连接;结构合理,具有称重精度高、可靠性强、承载能力大、操作简单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型结构物称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结构物的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
技术介绍
在海洋工程中,大型结构物的吊装是普遍而且重要的施工作业环节,大型结构物 的重量和重心分布是其在海上施工安装的重要控制参数,为了提高大型结构物海上施工安 装的安全性和科学性,通常在海洋大型结构物预制完成后,需要对其重量和重心位置进行 准确测量。 目前对大型结构物进行称重的设备顶升点数有限,同步控制精度及称重重量不 高。比如,现有的一种大型结构物进行称重的设备(型号为WS8000)的称重能力最高为8000 吨,最高可以同时对64个点进行同步顶升。现有称重设备的控制系统采用工控机+板卡形 式,控制程序是基于VB语言开发。随着海洋工程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大型工程船舶的陆续投 入使用,海洋平台组块和导管架的吨位越来越大,必然对称重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故,基 于工控机+板卡形式的WS8000称重设备存在的扩容困难、操作不便等问题日渐突出,已经 不能满足海洋工程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计算机逻 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结构合理,具有称重精度高、可靠性强、承载能力大、操作简单的 特点。 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技术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l,该集 装箱1内部安装多个油泵、辅助油箱2、动力柜3以及控制台5 ;该多个油泵分别通过油管与 辅助油箱2连接,该动力柜3分别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和控制台5连接,该控制台5通过电 缆与多个油泵连接;该该集装箱1外部设有多个现场设备,该多个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分别 通过油管与多个油泵连接。 前述的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中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包括一个巡检 仪、一个电磁阀箱、两个液压缸、两个压力传感器及一个位移传感器;该巡检仪通过电缆连 接电磁阀箱,且通过Profibus-DP总线30与控制台5连接;该电磁阀箱通过油管分别与一 个油泵和两个液压缸连接;该两个液压缸上分别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且其中一个液压缸 上还设有一个位移传感器;该两个压力传感器及一个位移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缆与巡检仪连 接。 前述的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中控制台5包括工控机14、可编程 序逻辑控制器(PLC)主站15和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从站16 ;该工控机14通过电缆 连接显示器13和打印机21,且通过通讯网络(MPI) 29与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主站153相连接;该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主站15通过Prof ibus-DP总线30与可编程序逻辑 控制器(PLC)从站16连接,且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并联连接;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 从站16通过Prof ibus-DP总线30串接多个巡检仪,且通过电缆与液压缸的手动控制按钮 连接,当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可以利用手动控制按钮进行手动控制作业。 前述的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中巡检仪包括外壳22,外壳内安装 一个开关电源23、一个远程通信模块24、一个开关量输出模块25、一个模拟量输入模块26 和一个电加热器28 ;开关电源23通过电缆分别与远程通信模块24、开关量输出模块25、模 拟量输入模块26和电加热器28连接,该模拟量输入模块26通过信号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 及位移传感器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26将采集的压力、位移信号经通信模块24和通讯网络 (MPI) 29传送至可编程序控制(PLC)主站15,该可编程序控制(PLC)主站15的CPU模块采 集信号数据后根据计算模型进行处理和计算,且显示出重量和位移值,并经通讯网络将电 磁阀箱控制信号传输给开关量输出模块25,该开关量输出模块25输出220VAC电压信号给 油管电磁阀箱控制开关。 本技术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的有益效果,具有称重能力大、称 重点数多、精度高、稳定性好、可扩展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称重能力大本设备采用10000PSI的高压力液压系统,最大可以称重30000吨的 大型结构物。 称重点数多本设备最多可以适应16个称重点,128个顶升点的结构物称重。 精度高本设备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高精度数据采集转换模块, 测量巡检仪采用16位精度测量系统,称重精度高。 稳定可靠本设备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技术,并结合先进 检测技术实现全过程检测和报警,系统稳定可靠。 扩展性强本设备可以采用现场组合方式,即增减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和巡检仪数 量的方式,可适应不同重量不同形式结构物的称重,可扩展性好。 称重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操作简便本设备采用数学模型控制代替人工控制,利用 自动控制电磁阀代替手工调节,实现全自动控制,操作简便。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整体结构平面布置方块示 意图。 图2为本技术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控制结构方块图。 图3为本技术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数据采集及油管电磁阀控制原理方块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集装箱、2辅助油箱、3动力柜、5控制台、61油路电磁阀箱、62油路电磁阀箱、71 压力传感器、72压力传感器、73压力传感器、74压力传感器、81位移传感器、82位移传感器、 91液压缸、92液压缸、93液压缸、94液压缸、101巡检仪、102巡检仪、11油泵、12油泵、13显 示器、14工控机(上位机)、is为PLC主站(下位机)、IS为PLC从站(下位机),1S1现场 输入输出设备、182现场输入输出设备、19液压缸手动控制按钮及其指示灯、21打印机、22巡检仪外壳、23开关电源、24远程通信模块、25开关量输出模块、26模拟量输入模块、28电 加热器、29通讯网络(MPI) 、30为Profibus-DP总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包括集装箱 1,该集装箱1内部安装多个油泵、辅助油箱2、动力柜3以及控制台5 ;该多个油泵分别通 过油管与辅助油箱2连接,该动力柜3分别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和控制台5连接,该控制台 5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连接;该该集装箱1外部设有多个现场设备,该多个现场输入输出设 备分别通过油管与多个油泵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中,该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包括一个巡检仪、一个电磁阀箱、两个液压缸、两个压力传感器及一个位移传 感器;该巡检仪通过电缆连接电磁阀箱,且通过Profibus-DP总线30与控制台5连接;该 电磁阀箱通过油管分别与一个油泵和两个液压缸连接;该两个液压缸上分别设有一个压 力传感器,且其中一个液压缸上还设有一个位移传感器;该两个压力传感器及一个位移传 感器分别通过电缆与巡检仪连接;该控制台5包括工控机14、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 主站15和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从站16 ;该工控机14通过电缆连接显示器13和打 印机21,且通过通讯网络(MPI)29与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主站15相连接;该可编 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主站15通过Profibus-DP总线30与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 从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1),该集装箱(1)内部安装多个油泵、辅助油箱(2)、动力柜(3)以及控制台(5);该多个油泵分别通过油管与辅助油箱(2)连接,该动力柜(3)分别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和控制台(5)连接,该控制台(5)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连接;该集装箱(1)外部设有多个现场设备,该多个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分别通过油管与多个油泵连接,通过电缆与控制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1),该集装箱(1)内部安装多个油泵、辅助油箱(2)、动力柜(3)以及控制台(5);该多个油泵分别通过油管与辅助油箱(2)连接,该动力柜(3)分别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和控制台(5)连接,该控制台(5)通过电缆与多个油泵连接;该集装箱(1)外部设有多个现场设备,该多个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分别通过油管与多个油泵连接,通过电缆与控制台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现场输入 输出设备包括一个巡检仪、一个电磁阀箱、两个液压缸、两个压力传感器及一个位移传感 器;该巡检仪通过多条电缆连接电磁阀箱,且通过Profibus-DP总线(30)与控制台(5)连 接;该电磁阀箱通过油管分别与一个油泵和两个液压缸连接;该两个液压缸上分别设有一 个压力传感器,且其中一个液压缸与顶升物之间还设有一个位移传感器;该两个压力传感 器及一个位移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缆与巡检仪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逻辑控制同步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台(5)包括工控机(14)、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主站(15)和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从站(16); 该工控机(14)通过电缆连接显示器(13)和打印机(21),且通过通讯网络与可编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青韦宝成刘思源宫长胜田丽石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