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粉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003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粉刷,设置有壳体、喷粉管及进气组,其中,该壳体内设置有可容置预设粉末的容置空间,且壳体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毛刷,并延伸有导管,且导管末端位于毛刷内;该喷粉管设置于前述壳体内,且喷粉管二端分别在容置空间内延伸连通至导管以及壳体远离毛刷的另一侧表面,而喷粉管内具有连通二端的通道,并于远离毛刷的另一侧通道末端界定出作用室,且喷粉管表面于靠近容置空间远离毛刷的另一侧内壁处;该进气组设置有导气组件,导气组件一端延伸至作用室内,而另一端连接有压球,并于导气组件内设置有连通作用室与压球的气孔,让使用者可按压压球,并借由压球所挤压的空气将粉末均匀的喷附于毛刷,且使用时不会受到方向限制,以便于使用者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刷子,特别涉及一种喷粉刷,可让粉末喷出至刷毛,以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介绍
—般使用者在画彩妆时大多会利用毛刷来沾粉末,再将其均匀的涂布于皮肤上, 或是将痱子粉、爽身粉等物品利用毛刷涂布于皮肤上,但此种作法常常因沾附粉末时无法 均匀沾附,使得后续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均匀涂布,所以,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即有相关业 者利用喷粉方式结合毛刷,使粉末直接喷附于毛刷上,让使用者可均匀的将粉末涂布于皮 肤,但此种作法皆是于毛刷一端设置容室来容置粉末,并在容室靠进毛刷处表面设置多个 细小透孔,以使容室另一端的压球,将空气压入容室后,再将粉末由透孔喷附毛刷上,但此 种作法具有下列缺失( — )使用者在携带毛刷时,粉末容易因晃动而由透孔漏出,造成浪费及脏污; ( 二 )此种作法只能在毛刷朝向下方时使用,若毛刷朝上则空气会直接由透孔透 出,无法将粉末带出透孔,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由空气将粉末均匀的喷附于毛刷,让使用者可均 匀的涂布粉末,且使用时不会受到方向限制,而可方便使用者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为一种喷粉刷,该喷粉刷设置有壳体、喷粉管及进气 组,其中,该壳体内设置有可容置预设粉末的容置空间,且壳体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毛刷,并 延伸有导管,且导管末端位于毛刷内;该喷粉管设置于前述壳体内,且喷粉管二端分别在容 置空间内延伸连通至导管以及壳体远离毛刷的另一侧表面,而喷粉管内具有连通二端的通 道,并于远离毛刷的另一侧通道末端界定出作用室,且喷粉管表面于靠近容置空间远离毛 刷的另一侧内壁处,设置有连通作用室的缺槽;该进气组设置有导气组件,而导气组件固接 于喷粉管远离毛刷另一侧的末端,且导气组件一端延伸至作用室内,而另一端连接有压球, 并于导气组件内设置有连通作用室与压球的气孔。 该壳体设置有第一壳体,而该容置空间位于第一壳体内,且容置空间一侧设置有 盖体,并使导管由盖体表面延伸出,并于第一壳体一侧连接有第二壳体,且毛刷设置于第二 壳体内。 该导管于靠近毛刷的末端套设有喷头,且喷头表面环设有开口方向成放射状的多 个透孔。 该气孔内于靠近压球的一侧设置有止回阀,该止回阀内设置有滚珠,且该止回阀 于靠近压球的末端设置有渐縮部,而在该气孔内的另一侧设置有止挡部,并于压球远离壳 体的侧边设置有进气压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粉末可均匀的喷附于毛刷,让使用者能够均匀的涂布粉末;使用者在携带毛刷时,粉末不会因晃动而由透孔漏出,造成浪费及脏污;使用时不 会受到方向限制,从而便于使用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喷头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4为本技术止回阀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技术于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l-壳体;ll-第一壳体;111_容置空间;112-盖体;113_导管; 114-喷头;1141-透孔;12-第二壳体;13-毛刷;2_喷粉管;21_通道;211_作用室;22-缺 槽;3-进气组;31-导气组件;311-气孔;32-压球;321-进气压片;33-止回阀;331-渐縮 部;332-止挡部;34-滚珠;4_粉末。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喷粉刷设置有壳体1、喷 粉管2及进气组3,其中该壳体1设置有第一壳体11,且第一壳体11 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 12,而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容置空间lll,且容置空间111于靠近第二壳体12侧设置有盖 体112,且盖体112在朝向第二壳体12内延设有导管113,而导管113末端套设有喷头114, 且喷头114表面环设有开口方向成放射状的多个透孔1141,而该第二壳体12内延伸设置有 朝向远离第一壳体11的毛刷13,且导管113末端位于毛刷13内。 该喷粉管2穿设于前述壳体1内,且喷粉管2 二端分别于容置空间111内延伸至 盖体112,以及第一壳体11远离毛刷13的另一侧表面,而喷粉管2内具有连通二端的通道 21,且通道21与导管113相连通,并于远离毛刷13的另一侧通道21末端界定出作用室211, 且喷粉管2表面于靠近容置空间111远离毛刷13的另一侧内壁处,设置有连通作用室211 的缺槽22。 该进气组3设置有导气组件31,而导气组件31固接于喷粉管2远离毛刷13的末 端,且导气组件31 —端为延伸至作用室211内,而另一端连接有压球32,并于压球32远离 壳体1的侧边设置有进气压片321,而该导气组件31内设置有连通作用室211与压球32的 气孔311,且气孔311内于靠近压球32的一侧设置有止回阀33,并于止回阀33内设置有滚 珠34,而止回阀33于靠近压球32的末端设置有渐縮部331,且另一侧设置有止挡部332。 再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 盖体112打开,并于容置空间111内填充粉末4,而当粉末4填充后再盖合盖体112,而在使 用者拿取本技术的同时,粉末4为会由喷粉管2的缺槽22进入作用室211内,此时,当 使用者按压压球32时,压球32内的空气,会经由导气组件31的气孔311进入作用室211, 进而带动粉末4由通道21经由导管113,使粉末4由导管113末端所连接的喷头114末端 喷出,且由于喷头114表面环设有开口方向成放射状的复数透孔1141,所以当粉末4喷出 时,可均匀的扩散于毛刷13,进而让使用者可利用毛刷13将粉末4均匀的涂布于默认位置。 再者,由于本技术在使用时,利用缺槽22使粉末4可进入作用室211内,因此 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不受方向性的限制,而让使用者可利用各种角度将粉末4均匀喷 出。 又有,当使用者按压压球32使空气进入导气组件31的气孔311时,该止回阀33 内所设置的滚珠34会凭借空气的推动而朝向止挡部332运动,并受到止挡部332的止挡而 无法继续运动,而让空气进入作用室221,并混合粉末4后再由通道21经喷头114的透孔 1141喷出,且当使用者放开压球32时,压球32会借由弹性复位能力恢复原状,此时,该止回 阀33内所设置的滚珠34会抵持于止回阀33的渐縮部331并将其堵住,以防止作用室211 内的空气回流至压球32内,而造成粉末4进入压球32内,且当压球32于恢复原状时,该进 气压片321会连通于压球32外侧,使外界空气可进入压球32内。 以上对本技术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粉刷,该喷粉刷设置有壳体、喷粉管及进气组,其特征在于:    该壳体内设置有可容置预设粉末的容置空间,且壳体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毛刷,并延伸有导管,且导管末端位于毛刷内;    该喷粉管设置于前述壳体内,且喷粉管二端分别在容置空间内延伸连通至导管以及壳体远离毛刷的另一侧表面,而喷粉管内具有连通二端的通道,并于远离毛刷的另一侧通道末端界定出作用室,且喷粉管表面于靠近容置空间远离毛刷的另一侧内壁处,设置有连通作用室的缺槽;    该进气组设置有导气组件,而导气组件固接于喷粉管远离毛刷另一侧的末端,且导气组件一端延伸至作用室内,而另一端连接有压球,并于导气组件内设置有连通作用室与压球的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喷粉刷,该喷粉刷设置有壳体、喷粉管及进气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设置有可容置预设粉末的容置空间,且壳体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毛刷,并延伸有导管,且导管末端位于毛刷内;该喷粉管设置于前述壳体内,且喷粉管二端分别在容置空间内延伸连通至导管以及壳体远离毛刷的另一侧表面,而喷粉管内具有连通二端的通道,并于远离毛刷的另一侧通道末端界定出作用室,且喷粉管表面于靠近容置空间远离毛刷的另一侧内壁处,设置有连通作用室的缺槽;该进气组设置有导气组件,而导气组件固接于喷粉管远离毛刷另一侧的末端,且导气组件一端延伸至作用室内,而另一端连接有压球,并于导气组件内设置有连通作用室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传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英特雅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