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2489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薯类淀粉工业生产领域,为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主要是将作物秸秆和可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孔矿物质分别经过物理方法粉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在薯类淀粉加工中的薯渣、废水有机质回收中使用以上两种助滤吸附材料分阶段进行过滤处理,不仅回收的小颗粒淀粉、蛋白质、多糖等有机质与助滤吸附材料可一同用作饲料原料,而且还达到了废水净化目的,净化后的水直接或经过沉淀,可作为薯类加工的清洗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薯类淀粉工业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 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薯类淀粉加工常采用马铃薯、甘(红)薯、木薯等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 量的湿薯渣和废水,这些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糖等有机质。薯渣含有大量的果 胶、蛋白质、小颗粒淀粉等有机质,粘度高,持水力强,压榨及干燥脱水困难,脱出水的化学 需氧量(COD)值也比较高。目前,湿薯渣主要处理方法是直接压榨脱水后烘干,但脱水效率 低,干燥速度慢,能耗高。废水(一般不含薯类清洗水)中有机质含量及COD值过高,直接 排放污染环境。现有处理方法虽然可实现达标排放,但设备及运行成本高,难以投入实际应 用,有些还存在二次污染,影响了周围环境和薯类淀粉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 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可大量回收薯渣及废水中的有机质,设备与运行成本低,处理方 法高效、简单、快速,所得薯渣可用作饲料原料,所得废水无二次污染,可循环利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1)助滤吸附材料1、2的制备将作物秸秆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助滤吸附材料1、2的制备将作物秸秆经过物理粉碎方法制备成大小为1~30mm的颗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1;将可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孔矿物质经过物理粉碎方法制备成大小为0.1~5mm的颗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2;(2)将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的薯渣、废水或薯渣与废水的混合物,进入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其中所述混合物中的薯渣与废水的重量比为1∶0.1~5;(3)将所得的滤液再通过加入了助滤吸附材料1的过滤机过滤,加入的助滤吸附材料1的料层厚度为20~80cm,再产生滤渣和滤液;(4)将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滤渣通过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助滤吸附材料1、2的制备将作物秸秆经过物理粉碎方法制备成大小为1 30mm的颗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1 ;将可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孔矿物质经过物理粉碎方法制备成大小为0. 1 5mm的颗 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2;(2)将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的薯渣、废水或薯渣与废水的混合物,进入过滤机过滤,得 到滤渣和滤液;其中所述混合物中的薯渣与废水的重量比为1 0.1 5;(3)将所得的滤液再通过加入了助滤吸附材料1的过滤机过滤,加入的助滤吸附材料1 的料层厚度为20 80cm,再产生滤渣和滤液;(4)将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滤渣通过干燥或发酵制成饲料原料;(5)将步骤(3)所得滤液再通过加入了助滤吸附材料2的过滤机过滤,加入的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中存汪大辉张永茂黄玉龙田世龙管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