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良的生物利用率的新的橄榄果实或叶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或者具有改良的生物利用率的包含其的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对于油橄榄(Olea europea)活性成分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其性 质最近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被证实。1已经报道了在叶中可检测到的主要成分橄揽苦苷是用于低血压、冠状 扩张和抗心率不齐作用的的化合物。在一项研究中2,在盐-敏感的遗传性 高血压大鼠模型中,证实了从油皿叶中分离的三辟类化合物的抗高血压、 利尿、抗动脉硬化、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皿叶提取物还包含其它协 同植物化学物,包括芸香苷和橙皮苷。它们增加毛细血管(血管)的强度 和调节其通透性的能力是重要的。就橄榄油而言,一些研究已经显示其中包含的酚类化合物的重要作 用。主要成分酪醇、毛蕊花苷和羟酪醇是体内LDL氧化的有效抑制剂 3",所述LDL氧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相关联,所述动脉粥样硬 化斑的形成被假定是促成冠心病发展的因素。已经报道了羟酪醇单独减 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5-6,在体外是疏酸铜诱导的LDL氧化 的强力和剂量依赖型抑制剂。这些结果也在动物模型中获得。7已经证 明了毛蕊花苷具有对于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强力净化作用,8-9并且 也作用为抗氧化剂抑制小鼠肝微粒体、大鼠肝线粒体的过氧化作用、自 由基诱导的红细胞的emolysis;在许多其它实验模型中显示了其抗氧化 潜力。近期的研究证明了初榨橄榄油酚成分(例如羟酪醇和其裂环烯醚萜 类化合物衍生物和代谢物)——即具有正二酚(ortho-diphenolic)结构的化合物——行使强的抗氧化以及其它生物学相关作用。1(M1虽然大多数 这些结果已经在体外系统中获得,12—13也聚集了橄榄油酚类的生物学活性的证据。14_15羟酪醇(HT)明显是最有活性的橄榄酚,已经显示其在 人中是剂量依赖性被吸收的,但是根据其配制达到不同的程度。例如与 作为特级初榨橄榄油的天然成分施用后的生物利用率相比,掺入酸乳酪 中降低了其生物利用率。因此,非常希望找到具有改良的生物利用率的新的橄榄果实或叶提 取物的衍生物。在EP 209 038、 EP 275 005、 EP 283 713、 EP 1 035 859和EP 1 140115中已经公开了具有天然、合成或半合成磷脂的植物提取物或其纯化 的成分的复合化合物(complex compound)。提及的复合物改良了提取物 或纯化的成分的血浆生物利用率,这是由于它们的亲脂性。EP275 005 说明了在非质子溶剂中进行复合物的形成。EP 1 140 115 —般性地提及 了在多种溶剂中乙醇可以用于制备所提及的复合物,但是未提供使用乙 醇作为溶剂的制备实例。此外,公开的复合物是原花色素A2的磷脂复 合物,其在化学结构上极大地不同于本专利技术的橄榄果实或叶提取物的磷 脂复合物。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涉及橄榄果实或叶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已经发现,与未配制的橄榄果实或叶乙醇提取物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磷 脂复合物提供了更高的亲本物质(parent agent)的全身水平。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良的生物利用率的新的橄榄果实或叶提取 物的磷脂复合物。在第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涉及橄榄果实或叶的含 水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在第二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涉及橄榄果实或 叶的乙醇或水-乙醇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植物或合成来源的磷脂,特别优选是豆(soy) 磷脂,例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磷脂添加到溶解在质子溶剂中的橄榄果实或叶 提取物来制备复合物,更特别是将磷脂添加到橄榄果实或叶的提取物的 乙醇溶液中(在回流下并且具有搅拌)。将得到的悬液在减少的压力下浓缩至剩余物(residue),然后将所述剩余物干燥。磷脂对橄榄果实或叶 提取物的比例范围从10至1 w/w,更优选的摩尔比为5:1 w/w。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橄榄果实或 叶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与适当的药物载体混合)的药物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橄榄果实或叶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的用途, 用于制备具有化学预防、抗氧化和心血管疾病预防作用的药物。下列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橄榄果实或叶提取物的制备如下制备用于实施例3和4中的橄榄果实提取物。将新鲜的油橄榄 (e"卬/mefl丄.)果实(橄榄)碾碎、揉捏并且离心以移除油和部分 的植物水。然后将获得的材料(橄榄渣)用含水乙醇(乙醇:水6: 4) 在60。C提取,耗尽的果渣被排出。将提取物过滤、汇聚并且浓缩以除去 乙醇,并且通过离心除去水不溶性杂质。在减少的压力下将澄清的溶液 蒸发以获得干的橄榄果实纯化的提取物(通过Folin-Ciocalteau测定的 总酚含量9.5%w/w)。将这一提取物在吸附树脂上进一步纯化以获得30%w/w (Folin-Ciocalteau测定)的总酚含量,然后将所述提取物用于实施例1 和2中。用于实施例5中的提取物的制备与用于实施例3和4中的提取物的 制备类似,唯一的不同是用纯水提取橄榄渣。不同的是,实施例6和7中使用的叶提取物通过用含水乙醇(乙醇 水9:1)在70。C提取油橄榄叶制备。将提取物过滤、汇聚并且浓缩以除 去乙醇,通过离心将水不溶性杂质移除并且排出。在减少的压力下将澄清的溶液干燥以获得干的橄榄叶纯化的提取物(HPLC测定的多酚含量 20.8% w/w),其被用于实施例6中。可将这一提取物在吸附树脂上进 一步纯化以获得41.6% w/w (HPLC测定)的总酚含量,然后用于实施 例7。实施例1-橄榄果实纯化的乙醇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在机械搅拌下,将豆磷脂(150g)緩慢添加到回流乙醇(1.61)中。 将悬液回流l小时(伴随搅拌),然后添加保持在60。C的100ml含水醇 (乙醇-水7.5:2.5 )中的50g橄揽果实纯化的提取物(通过 Folin-Ciocalteau测定的总酚30% w/w; HPLC测定毛蕊花苷7.38% w/w)的溶液。在完成添加后,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回流1小时,然后过 滤。通过蒸馏将得到的溶液浓缩至70% w/w干燥剩余物,然后在真空 下在40。C干燥68小时。获得158g的产物,所述产物具有8.86% w/w总酚含量(通过 Folin-Ciocalteau测定)和2.24% w/w毛蕊花苷含量(HPLC测定)。有机溶剂中产物的溶解度显著不同于起始提取物。事实上,尽管起 始的纯化的提取物在二氯甲烷、氯仿和丙酮中是不可溶的,并且在乙醇 中仅部分可溶,复合的提取物在二氯甲烷和氯仿中是可溶的并且在丙酮 和乙醇中是不可溶的。,H, "C和"P-NMR镨证实了复合物形成。来自"P-NMR分析的最 重要的数据在表1中报道。未复合的磷脂在CDCl3"P-NMR谱中在8 0.3 具有尖锐信号,如表l中条目l和3所显示的。相反,复合的磷脂在8 0.7 (参见A值)时具有更加宽的多的信号,如相同表中条目2所显示的。在 CDCl3中,〗H和"C核与"P具有相同的行为。质子和碳谱显示在附件 中。表1.31P-NMR (121.380 MHz, CDC13,30。C)数据<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实施例2-橄榄果实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橄榄果实或叶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弗兰切斯基,A焦里,
申请(专利权)人:因德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