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0790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呈圆环盘形,其内径大于待测挤压针针头部位的直径;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外径圆周方向设置至少3个锥度齿;所有所述锥度齿顶点形成的圆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同圆心,且其外径与待测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底径相同。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能够简便、快速地为准确调整挤压针的对中性提供准确数据,提高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准确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挤压加工是现今生产铝合金管材的主要方法。加工时,将铝合金管坯放在密闭的 挤压筒内,一端施加压力,使铝合金管材从规定的模孔中挤出而得到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成PIPR o 其具体加工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l为典型的挤压加工设备原理图。所述挤压加 工设备包括挤压筒内套10a、模10b、挤压针10c、挤压垫片10d、挤压轴10e、铸锭10f、针 支撑10g。在生产管材时,所述铸锭10f在挤压垫片10d前进的作用下,填充完挤压筒内套 10a、挤压针10c、以及模10b形成的型腔后,从所述模10b与挤压针10c形成的圆形间隙间 向前挤出,形成金属圆管。 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中,如果所述挤压筒内套10a和挤压针10c的对中性不好,挤压 针10c将受到铸锭10f和挤压垫片10d的联合作用,致使其受横向力作用,很容易使挤压针 10c断裂。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巻尺或钢板直尺直接测量所述挤压筒内套10a和挤压针 10c之间的间隙,进而调整二者之间的对中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挤压筒和挤压针 10c温度较高, 一般为400°C 450°C ,所述挤压筒内套10a损伤较严重,其测量环境恶劣,使 得传统的巻尺或钢板直尺测量间隙值的误差比较大、精确度很低,而且其测量时间较长。因 此,很难保证挤压筒与挤压针的对中性调整的准确性。 因此,如何简便、快速地为准确调整挤压针的对中性提供准确数据,提高调整挤压 针对中性的准确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 能够简便、快速地为准确调整挤压针的对中性提供准确数据,提高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准 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呈圆环盘形,其内径大于待测挤压针针头部位的直径;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外径圆周方向设置至少3个锥度齿;所有所述锥度齿顶点形成的圆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同圆心,且其外径与待测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底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锥度齿的锥度与所述待测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锥度相同; 所述锥度齿的锥度指当所述辅助测量装置水平放置时,所述锥度齿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锥度齿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外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辅助测量装置上设有至少2个把手。 优选地,所述辅助测量装置的圆环面上开有至少2个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减重孔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辅助测量装置由薄钢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所述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呈圆环盘形,其内径大于待 测挤压针针头部位的直径;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外径圆周方向设置至少3个锥度齿;所有 所述锥度齿顶点形成的圆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同圆心,且其外径与待测挤压筒的内套锥度 口底径相同。 采用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进行测量时,只需将所述锥度齿与所述挤压筒的内套锥度 口靠近,所述锥度齿与所述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相契合,使所述锥度齿的顶点形成的圆与 所述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的圆心快速重合,由此保证了所述辅助测量装置与所述挤压筒的 对中性。此时,因此,只需保证所述挤压针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之间的对中性,即可实现挤 压针与挤压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挤压针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之间的对中性,可以通过 测量二者之间的间隙值来调整。 由于现场环境比较恶劣,挤压筒内套口很容易受到损坏,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直接 测量所述挤压筒内套筒与所述挤压针之间距离相比,测量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内径与所述挤 压针之间的间隙值要精确的多;而且本技术所述辅助测量装置简单、易用,能够简便、 快速地为准确调整挤压针的对中性提供准确数据,提高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典型的挤压加工设备原理图; 图2为典型的挤压针与挤压筒装配的正视图; 图3为典型的挤压针与挤压筒装配的左视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正视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 能够简便、快速地为准确调整挤压针的对中性提供准确数据,提高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准 确度。 参见图2和图3所示,为典型的挤压针与挤压筒装配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所述挤压筒呈圆环柱体,内部中空。所述挤压筒沿径向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套筒10、中套筒20、以及内套筒30。 所述挤压针的中套筒20的筒口与内套筒30的筒口之间开有具有一定锥度的斜 面,称为内套锥度口 40。所述内套锥度口 40与所述挤压筒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al。 一般所述夹角al为15° (如图2中al所示)。 如图3所示,当所述挤压针50通过挤压轴60推入挤压筒内套筒30内部形成的空 腔中时,为了保证避免挤压针受横向力作用,需要保证所述挤压针50与挤压筒具有较好的 对中性,即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 为了调整所述挤压针50与挤压筒的对中性, 一般是通过测量所述挤压针50与所 述挤压筒内套筒30的筒口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的。如图3中所示,沿挤压针50径向圆周方 向上均匀取4点,分别测量该4点与所述挤压筒内套筒30的筒口之间的径向距离,如图3 中Hl至H4所示。若测量得到的4个值相等,则说明所述挤压针50与所述挤压筒之间具有 极好的对中性。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巻尺或钢板直尺实现对上述径向距离的测量。但是,由于挤 压筒和挤压针处于高温环境,挤压筒内套筒30的筒口一般损伤较严重,致使采用巻尺或钢 板直尺直接测量得到的结果误差比较大,测量进度比较低,因此无法对调整挤压针与挤压 筒的对中性提供精确数据,无法保证二者之间的对中性。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能够简便、快速地为准确调整挤压针的对中性提供准确数据,提高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准确度。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所述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正视图和侧视图。 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呈圆环盘形,其内径大于所述挤压针50针头部位的直径。 为了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与所述挤压筒具有较好的对中性,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 外径圆周方向设置锥度齿70。 参见图4所示,所述锥度齿70的数目为6个。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所述 锥度齿70的个数还可以为3个、4个、5个、或者更多个。 如图5所示,所述锥度齿70呈梯形。当所述辅助测量装置水平放置时,所述锥度 齿70与垂直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a2,称之为锥度齿锥度(如图5中a2所示)。 所述夹角a2与所述挤压筒锥度口 40的锥度角al相同。即所述夹角a2 —般为15度。 为了方便起见,可以设定所述锥度齿70的锥度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相交的点称 为顶点,如图4中Pl至P6所示。 所述锥度齿70可以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外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也可以不均匀设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锥度齿70时,必须使所有所述锥度齿70的顶点形成 一个圆,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呈圆环盘形,其内径大于待测挤压针针头部位的直径;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外径圆周方向设置至少3个锥度齿;所有所述锥度齿顶点形成的圆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同圆心,且其外径与待测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底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呈圆环盘形,其内径大于待测挤压针针头部位的直径;沿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外径圆周方向设置至少3个锥度齿;所有所述锥度齿顶点形成的圆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同圆心,且其外径与待测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底径相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齿的锥度与所述待测挤压筒的内套锥度口锥度相同;所述锥度齿的锥度指当所述辅助测量装置水平放置时,所述锥度齿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挤压针对中性的辅助测量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朱鸣峰张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