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786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该结构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及一反射杯。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产生多个光源。反射杯底部为一承载平面,此承载平面承载这些发光二极管晶粒,反射杯反射这些光源以产生多个光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置于同一平面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藉此可叠加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所产生的光形,以产生相异于圆形的光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多个发光二极 管晶粒封装于同一反射杯的承载平面中,藉以发出可叠加多个光形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封装技术中,将单一晶粒设置于一反射杯中,并设置一树脂屏 蔽包覆晶粒及反射杯。此种封装方式所产生的光形仅为单一的圆形。若需要其它不同形状 的光形,现行作法是改变树脂屏蔽的形状,使单一晶粒所发出的光源,经由不同的光学作用 产生一不同于圆形的光形。此外,在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技术中,另一种已知的封装技术是利用表面接着组件 (Surface Mount Device, SMD)技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一基座上,再加以封装。 此种方式虽可提高发光二极管整体的亮度,但其发光区域内的亮度并不均勻,仅有个别区 域具有较高亮度,无法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图1A显示一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其包括一固着基板20,此固着基板具有一非平面型表面21,此非平面型表面具有复数个次 表面22 ;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粒23,每一发光二极管晶粒23设置于固着基板20的次表面 22上;及一透光性材料24,形成于固着基板20上以包覆发光二极管晶粒23。图1B所示另 一种现有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将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晶粒30贴附于发光二极管的金属 接脚31上。图1A及图1B所示的封装技术虽可提高发光二极管整体的亮度,但仍未解决发 光区域中,亮度均勻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 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可改变光形并具有均勻的亮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 及一反射杯,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产生多个光源;反射杯底部为一承载平面,此承载平面承 载发光二极管晶粒,反射杯反射这些光源以产生多个光形。这些复数个光形可相互叠加以 形成一相异于圆形的光形,并具有均勻的亮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包含一反射杯、一第一发 光二极管晶粒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该反射杯具有一承载平面,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 设置于承载平面上,此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发出一第一光源,第一光源经该反射杯反射以 产生一第一独立光形;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承载平面上,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发出 一第二光源,第二光源经该反射杯反射以产生一第二独立光形。此第一独立光形与第二独 立光形叠加以产生一具有均勻亮度且相异于圆形的光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具有下述优点(1)此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具有设置于同一平面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藉此 可叠加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所产生的光形,产生具有较佳均勻亮度的光形。(2)此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具有设置于同一平面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藉此 可叠加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所产生的光形,以产生相异于圆形的光形。附图说明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 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A及图1B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显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包含一 反射杯120、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此发光二极管的封 装结构还包含一基座130,此基座130承载反射杯120。基座130周围环设一透明体140,其 包覆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第二发光二极管111及反射杯120。反射杯120中央具有一承载平面121,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 晶粒111设置于此承载平面121上。基座130连接二金属接脚131,用于接收一电流以驱动 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 ;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接收电流 后发出一第一光源,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接收电流后发出一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及第 二光源射至反射杯120,并经由反射杯120反射以形成一第一独立光形100及一第二独立光 形101,第一独立光形100及第二独立光形101由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及第二发光二 极管晶粒111经二次光学产生;也就是说,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 111所发出的光源经反射杯120的反射面122反射,此为一次光学;而后再经由透明体140 折射至外部,此为二次光学;故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所发出 的光经由反射及折射两种光学现象产生第一独立光形100及第二独立光形101。此第一独 立光形100与第二独立光形101相互叠加以形成一混合光形103,故具有混光作用,不仅提 升混合光形103的亮度,亦提升混合光形103的亮度均勻度。而且,因为混合光形103由第 一独立光形101与第二独立光形101相互叠加产生,故其整体形状为第一独立光形100及 第二独立光形101相加,使混合光形103为一椭圆形。详言之,本实施例藉由第一独立光形 100与第二独立光形101相互叠加以产生一具有均勻亮度,且相异于圆形的混合光形103。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为同色光,藉以达到较佳 的混色效果。此外,反射杯的承载平面亦可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藉以将多个光形叠加以 产生形状不同及亮度较均勻的混合光形。图3显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图中,发光 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包含一反射杯120、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 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晶粒112,其均设置于反射杯120的承载平面121上。第一发光二极管 晶粒110、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晶粒112所发出的光源,经由反射杯 120反射后即发射至透明体140外,并产生第一独立光形100、第二独立光形101及第三独 立光形102。这三种光形相互叠加以形成混合光形103。因为此混合光形103由第一独立光形100、第二独立光形101及第三独立光形102三种光形叠加,故其具有混光作用,不仅提 升混合光形103的亮度,亦提升混合光形103的亮度及均勻度。由于混合光形103由三种 光形相互叠加产生,故其整体形状为第一独立光形100、第二独立光形101及第三独立光形 102相加,因此混合光形103为一长椭圆形。详言之,本实施例藉由多种光形相互叠加以产 生一具有均勻亮度,且相异于圆形的混合光形103。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10、 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粒111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晶粒112为同色光,藉以达到较佳的混色效果。本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为奇数或偶数。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而非起限制作用。任何未脱离本技术精神与范畴, 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产生光源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以及一反射杯,其底部为一承载平面,用于承载上述发光二极管晶粒,该反射杯反射所述光源以产生多个光形,这些光形相互叠加形成一混合光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产生光源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以及一反射杯,其底部为一承载平面,用于承载上述发光二极管晶粒,该反射杯反射所述光源以产生多个光形,这些光形相互叠加形成一混合光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承载该反射杯 的基座,该基座连接二个接收一电流以驱动这些发光二极管晶粒的金属接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承载该反射杯 的基座,该基座周围环设一包覆这些发光二极管晶粒及反射杯的透明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光形由所述 反射杯反射和透明体折射后叠加产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这些发光二极管的数量 为奇数或偶数。6.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反射杯,具有一承载平面;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该承载平面上,该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富尧李宗霖
申请(专利权)人:旭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