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083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风扇,包含一轴座、一线圈基板及一扇轮。该轴座与该线圈基板结合;该线圈基板具有一基板部及一线圈组,该基板部一体结合该线圈组,且该基板部设有与该线圈组电连接的一驱动电源连接埠;该扇轮可旋转地结合该轴座。借此,该驱动电源连接埠可供一驱动电路电连接,确保该线圈基板不再设有该驱动电路的数个电子元件,用以减少该散热风扇的整体轴向高度及精简结构复杂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散热风扇,尤其是一种可减少整体轴向高度及縮减体积的微型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产品普遍已朝向微型化趋势等方向研发设计,但是就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散热风扇而言,大致包含有扇框、定子及扇轮等构件,其中定子一般由定子铁心、线圈组及电路板所构成;因此,受限于该定子铁心、线圈组及电路板(含驱动电路)共同结合所形成的结构,造成现有散热风扇难以再进一步縮减整体轴向高度,也相对限制将现有散热风扇设计成更轻薄短小化的可行性,导致现有散热风扇难以安装于微小型的电子装置或电子仪器。 为此即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尝试縮减现有定子的轴向高度及体积,以便有效縮减现有散热风扇的整体轴向高度,然而,其成效仍不显著。如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M291024号《散热风扇》新型专利,该现有散热风扇80具有一外壳81、一控制单元82、一定子83及一扇轮单元84。该外壳81设有一固定座811及一支撑轴管812 ;该控制单元82具有形成在该固定座811表面上的控制电路板821 ;该定子83环设于该支撑轴管812外侧并与该控制电路板821电连接;该扇轮单元84可转动地设于该支撑轴管812上。借此,该现有散热风扇80可通过该控制单元82的控制电路板821形成于该外壳81的固定座811表面上,用以达到降低轴向高度的目的。 然而,该现有散热风扇80虽将该控制电路板821直接整合于该固定座811的表面,但是该控制电路板821表面具有〃 驱动电路〃 的设计,而一般驱动电路包含有数个电子元件,受限于各该电子元件本身所具有的高度,也导致该固定座811仍具有一定的轴向高度;另外,由于该外壳81的固定座811必须提供该控制电路板821进行结合,也造成该外壳81的结构较为复杂;再者,该现有散热风扇80的定子83仍具有如定子铁心等构件,因此,结合有该定子83的散热风扇80的轴向高度仍无法进一步縮减。整体而言,现有散热风扇80虽借助将该控制电路板821形成于该固定座811表面,以期縮减其轴向高度,但成效仍相当有限。 又,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为中国公开第200610072272. 8号《薄型散热机构》专利技术专利,该另一种现有散热风扇90包含一框体91,该框体91具有一容置空间911,该容置空间911内具有一基座912,该基座912可供设置一电路板92及一线圈93,且该基座912中央突设一轴管913,该轴管913可供一转子94结合于该框体91的容置空间911。借此,该现有散热风扇90可省略如传统定子铁心等构件,用以降低轴向高度。 然而,由于该现有散热风扇90的电路板92同样具有〃 驱动电路〃 的设计,在受限于各该电子元件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的条件下,也造成该电路板92仍具有一定的轴向高度,当该电路板92组装于该框体91的基座912时,仍会导致该现有散热风扇90的轴向高度无法进一步縮减;再者,该现有散热风扇90虽然将该线圈93予以整合于该电路板92表面,但是该线圈93凸出设置于该电路板92的表面,导致该线圈93及该电路板92两者仍共同形成一定的轴向高度,因此,也相对限制现有散热风扇90设计朝向更轻薄短小化的可行性,而难以安装于微小型的电子装置或电子仪器,故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的专利技术目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用以解决前述各现有散热风扇不易朝向微型化方向设计的问题。 —种散热风扇,包含一轴座、一线圈基板及一扇轮。该轴座与该线圈基板结合;该线圈基板具有一基板部及一线圈组,该基板部一体结合该线圈组,且该基板部设有与该线圈组电连接的一驱动电源连接埠;该扇轮包含一轮毂及一永久磁铁,该轮毂设有一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该轴座的枢接部,该永久磁铁结合该轮毂并与该线圈组相对,且该永久磁铁与该线圈组之间具有一气隙。 所述轴座具有一固定部及一枢接部,该枢接部设于该固定部的一侧,该中心轴结合该轴座的枢接部,该线圈基板的基板部具有一表层,该线圈组形成于该表层的一侧面,该线圈组位于该表层与该轴座的固定部之间。 所述线圈基板的基板部具有相对的一表层及一底层,该线圈组位于该表层及该底层之间。 所述扇轮另包含一外环部,该外环部环绕结合该轮毂,该外环部与该轮毂之间形成一进风口及一出风口。 所述轴座另结合一扇框,该扇框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结合该轴座,且该扇框设有一进风口及一出风口 ,该进风口及该出风口连通该容置空间。 所述线圈基板另结合一框体,该框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线圈基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线圈基板与该框体之间结合数个连接件,该框体另设有一进风口及一出风口 ,该进风口及该出风口连通该容置空间。 所述扇框或框体分别具有供该接线穿伸的一缺槽,该缺槽连通该容置空间,且该缺槽结合一定位块,该定位块压抵该接线。 所述线圈基板的驱动电源连接埠电连接一驱动电路板,该驱动电路板的表面设有驱动电路及电接点,该驱动电路电连接该电接点。 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包含一轴座、一线圈基板、一扇轮及一驱动电路。该轴座与该线圈基板结合;该线圈基板具有一基板部及一线圈组,该基板部一体结合该线圈组,且该基板部设有与该线圈组电连接的一驱动电源连接埠,该驱动电源的连接埠与一个接线的一端连接;该扇轮包含一轮毂及一永久磁铁,该轮毂设有一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该轴座的枢接部,该永久磁铁结合该轮毂并与该线圈组相对,且该永久磁铁与该线圈组之间具有一气隙;该驱动电路与该接线另一端连接,该驱动电路位于该气隙之外。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驱动电源连接埠可通过一接线供一驱动电路电连接,使该驱动电路位于该气隙之外,确保该线圈基板不再设有该驱动电路的数个电子元件,以达到减少轴向高度及精简结构复杂度等诸多功效;线圈组位于该表层与该轴座的固定部之间,将该线圈组整合于该表层的一侧面,以达到更进一步减少轴向高度5的功效;利用扇框设有一进风口及一出风口,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借此,可达到导引气流及提升驱风效果等功效;利用缺槽连通该容置空间,且该缺槽结合一定位块压抵该接线。借此,可达到定位该接线及防止外力不当拉扯该接线等功效;利用驱动电路板的表面设有驱动电路及电接点,借此,以达到减少该线圈基板的轴向高度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 :现有第一种散热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2 :现有第二种散热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3 :现有第二种散热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图4 :本技术散热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5 :本技术散热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图6 :本技术散热风扇结合扇框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7 :本技术散热风扇结合扇框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8 :本技术散热风扇结合框体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9 :本技术散热风扇结合框体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10 :本技术散热风扇的线圈基板外接驱动电路板时的立体外观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轴座11固定部12枢接部20线圈基板21基板部211表层212底层22线圈组23驱动电源连接埠24驱动电路板241驱动电路242电接点30扇轮31轮毂311中心轴32永久磁铁33外环部331进风口332出风口40驱动电路50接线60扇框61容置空间62承载部63进风口64出风口65缺槽66定位块70框体71容置空间72连接件73进风口74出风口75缺槽76定位块80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轴座;  一个线圈基板,结合该轴座,该线圈基板具有一个基板部及一个线圈组,该基板部结合该线圈组,且该基板部设有与该线圈组电连接的一个驱动电源连接埠;  一个扇轮,包含一个轮毂及一个永久磁铁,该轮毂设有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该轴座,该永久磁铁结合该轮毂并与该线圈组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轴座;一个线圈基板,结合该轴座,该线圈基板具有一个基板部及一个线圈组,该基板部结合该线圈组,且该基板部设有与该线圈组电连接的一个驱动电源连接埠;一个扇轮,包含一个轮毂及一个永久磁铁,该轮毂设有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该轴座,该永久磁铁结合该轮毂并与该线圈组相对。2.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轴座具有一个固定部及一个枢接部,该枢接部设于该固定部的一侧,该中心轴结合该轴座的枢接部,该线圈基板的基板部具有一个表层,该线圈组形成于该表层的一侧面,该线圈组位于该表层与该轴座的固定部之间。3.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基板的基板部具有相对的一个表层及一个底层,该线圈组位于该表层及该底层之间。4. 依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另包含一个外环部,该外环部环绕结合该轮毂,该外环部与该轮毂之间形成一个进风口及一个出风口 。5. 依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轴座另结合一个扇框,该扇框具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一个承载部,该承载部结合该轴座,且该扇框设有一个进风口及一个出风口,该进风口及该出风口连通该容置空间。6. 依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框具有一个缺槽,该缺槽连通该容置空间,且该缺槽结合一个定位块。7. 依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基板另结合一个框体,该框体具有一个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