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再兴专利>正文

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9829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其用以衔接该臭氧杀菌器中的臭氧产生装置与混合装置。该衔接装置包含一内有容室的壳体、一进气管以及一出气管,该进气管、出气管分别连通壳体的容室,该进气管通往壳体容室处具有一进气口,该出气管通往壳体容室处具有一出气口,且该进气口的位置高于该出气口,其中,该混合装置中残留的水会流入该衔接装置的壳体中,且该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设计的高度差,让壳体内的水无法进一步由该进气口流入该臭氧产生装置,发挥保护该臭氧产生装置的功效,达到提升该臭氧杀菌器的使用寿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衔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臭氧杀菌器中,并 可衔接管线及提儉床护功效的衔接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5所示,人们为了提高水的干净度,会于使用的出水管路80 (如 水龙头等)上设置一臭氧杀菌器80。该臭氧杀菌器80包含有一臭氧产生装 置91、 一混合装置94及一连接管99。该臭氧产生装置91可以产生臭氧,且 具有一可供臭氧流经的气道92,并在该臭氧产生装置91上形成一出气口 93。该混合装置94包含有一上容室951、 一混合室95、 一进水口 96、 一出 水口 97及一进气口 98。该进水口 96与该上容室951相连通,该上容室951 是渐缩口径地与该混合室95相连通,该出水口 97位于该混合室95下方,该 进气口 98与该上容室951及混合室95相连通,且该混合装置94藉由该进 水口 96与该出水管路80连接,该连接管99是一中空管体,其两侧端分别 连接该出气口 93与进气口 98,使该臭氧产生装置91所产生的臭氧可以经 由该出气口 93流入该连4妄管99中,进而自该进气口 98流入该混合室95 中,而出水管路80的水可自该混合装置94的进水口 96,流入该上容室951 至该混合室95,并至该出水口97流出,其中该混合室95供臭氧和水充分 混合,而产生臭氧水。然上述装置中,水自该进水口 96流入该混合室95的过程中,因该上 容室951的口径渐缩,4吏流入该混合室95中的水流速度快,在该混合室95 中造成气压差,使臭氧产生装置91产生的臭氧气体因气压差而流入该混合 装置94的混合室95中,若该出水管路80未确实关好或漏水,该混合装置 94的上容室951会残留水,且残留的水会从该进气口 98流入该连接管99 中,进一步流入该臭氧产生装置91中,并对臭氧产生装置91中的线3各造 成影响,使得该臭氧产生装置91容易损坏,同时降#<该臭氧杀菌器80的 使用寿命,故使用上并不理想。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 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 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 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 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用于臭氧杀菌器之衔接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 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 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使其藉由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设计的高度差,让壳体内的水无法进 一步由该进气口流入该臭氧产生装置,发挥保护该臭氧产生装置的功效,非 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其包含一内 有容室的壳体、 一进气管以及一出气管,该进气管、出气管分别连通壳体 的容室,该进气管通往壳体容室处具有一进气口,该出气管通往壳体容室 处具有一出气口,进气口的位置高于出气口。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一供该进 气管组接的进气部及一供该出气管组接的出气部,且该进气口位于该进气 部外伸于该容室的一侧端,该出气口位于该出气部伸入该容室的 一侧端。前述的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上凸设有中空且 连通该容室的一进气部及一出气部,该进气口位于该进气部末端处,且该 进气部供该进气管組设,该出气口位于该出气部末端处,且该出气部供该 出气管組设。由上述可以得知,该衔接装置用于连接该臭氧杀菌器中的臭氧产生装 置与混合装置,其中,该混合装置是连接该出水管路,且该混合装置中残 留的水会流入该出气管至该壳体的容室中,因该衔接装置的进气口是相较 高于该出气口 ,所以该壳体内的水无法经由该进气口流入该进气管与该臭 氧产生装置中,达到保护该臭氧产生装置的功效,以及提高该臭氧杀菌器 的使用寿命,且该出水管路的水流入该混合装置时,会在该混合装置中产 生低压带,使该壳体内的水因虹吸原理流入该混合装置中,且臭氧产生装 置所产生的臭氧气体接着流入该混合装置中,并与水混合产生臭氧水,因 此该衔接装置不需要担心该壳体的容室满水位的情形,故该衔接装置可以 有效解决现有习用臭氧杀菌器中该混合装置残留水而影响臭氧产生装置运 作的问题,并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用于臭氧杀菌器之衔接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利用该壳体的设计,搭配该进、出气口高度差的设计,解决以往该混合装置中残留的 水流至该臭氧产生装置而破坏电路的问题,故该衔接装置确实达到保护该 臭氧产生装置的目的,同时提高该臭氧杀菌器的使用寿命,且更符合经济 效益与实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兌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 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衫f接装置装配于臭氧杀菌器的一 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装配于臭氧杀菌器的一 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JU新型用于臭氧杀菌器的游t接装置装配于臭氧杀菌器的另 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现有习用臭氧杀菌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1:臭氧杀菌器2:出水管路10:臭氧产生装置11:气道20:混合装置30衔接装置31:壳体32容室33进气口34 出气口35进气部36: 出气部37,进气管38 出气管33a:进气口34a:出气口35a:进气部36a:出气部80出水管路90:臭氧杀菌器91臭氧产生装置92. 气道93出气口94: 混合装置95混合室96. 进水口97, 出水口98进气口99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用于臭氧杀菌 器的衔接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本技术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的 一较佳实施例,其^设置于一连接出水管路2的臭氧杀菌器1中,且该臭 氧杀菌器1尚包含有一可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产生装置10,以及一供臭氧 气体与水相混合的混合装置20,该衔接装置30是用以连接该臭氧产生装置 IO与该混合装置20。如图1、图2所示,该衔接装置30包含有一壳体31,该壳体31内设 有一可供水容置的容室32。该衔接装置30在该壳体31设有一进气部35及 一出气部36。该进气部35 —侧端设有一进气口 33,且另一侧端用以装设 一连接该臭氧产生装置10的进气管37,该出气部36 —侧端设有一出气口 34,且另一侧端装设一连接该混合装置20的出气管38,其中,该进气口 33与出气口 34皆伸入该容室32中,并与该容室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臭氧杀菌器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内有容室的壳体、一进气管以及一出气管,该进气管、该出气管分别连通该壳体的该容室,该进气管通往该壳体的该容室处具有一进气口,该出气管通往该壳体的该容室处具有一出气口,该进气口的位置高于该出气口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再兴洪蜂富
申请(专利权)人:郑再兴洪蜂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