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再兴专利>正文

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17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其使臭氧混合装置于水龙头的出水管外设有臭氧导管,且对应该臭氧导管外罩设有臭氧导管外壳,利用固定座与混合座将臭氧导管外壳连同臭氧导管与出水管进行固定,于固定座设有供臭氧导管一端穿设的臭氧导入孔,而于混合座内设有与出水管的出水端组接结合的混合出水头,并于混合出水头设有供与臭氧导管另一端连接导通的臭氧连通孔;借此,以使臭氧混合装置与水龙头的出水管进行组装结合时,不需破坏该出水管的完整性即能进行组装,使其在组装结合上极为简易方便,使得其不仅能随着该水龙头于出厂时一并组装结合出厂,且也能方便供消费者另行购买自行组装,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The structure of the water faucet combined with the ozone un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ozone water tap structure, the ozone mixing device in water outlet pipe outside the ozone and ozone on the catheter, catheter should be covered with the ozone tube shell, use fixed seat and seat will be mixed together with ozone ozone tube shell pipe and outlet pipe are fix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zone hole for ozone one end of the catheter inserted in the fixed seat, a head and a mixed water mixing seat and outlet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end, and a head with ozone and ozone for the other end of the catheter connected with the communicating hole to take, in order to make the water mixing; ozone mixing device and water tap assembly when combined integrity without damage to the outlet pipe can be assembled in the assembly with very simple and convenient, which can not only with the tap on When it comes to the factory, the assembly is combined with the factory, and it can also be convenient for consumers to buy their own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使臭氧混合装置与水龙头的出水管进行组装结合时,不需破坏该出水管的完整性即能进行组装,使其在组装结合上极为简易方便,使得其不仅能随着该水龙头于出厂时一并组装结合出厂,且也能方便供消费者另行购买自行组装,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臭氧(O3)为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于常温下,臭氧(O3)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由于臭氧(O3)反应活性强、极易分解、很不稳定,使得其在常温下会逐渐分解为氧气(O2),其性质比氧活泼,比重为一般空气的1.7倍。而在臭氧(O3)分解为氧气(O2)的过程中,氧原子会游离出来,游离出来的氧原子氧化性极为活泼、反应性极高,氧化力仅次于氟,其氧化力为氯的3000倍,使得在氧的还原过程中能具有杀菌、除臭、解毒、净化的功能。而也因为臭氧(O3)在使用上能具有杀菌、除臭、解毒、净化等功效,使得即有业者研发出臭氧产生机,将该臭氧产生机所产生的臭氧(O3)以排气管连接导通至一蓄水容器内,以让臭氧(O3)于该蓄水容器中与自来水混合,而可用来清洗各种物品。其中,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于2016年2月1日的第M516676号「结合臭氧之壁式水龙头」,其包含有:一龙头本体、一出水管与一臭氧导管,其中,龙头本体是固定在墙壁上,俾用来衔接冷、热水源,龙头本体下方枢组有一往前伸出的出水管,内部设有一控水阀,并以控水阀往上接设有一龙头把手,出水管具有一枢接端与一出水端,内部形成有一水流通道,以该枢接端将出水管枢组在龙头本体下方,再利用枢接端、水流通道与出水端的连接导通,系令送入于龙头本体内的冷、热水,能经由龙头把手的操作,从出水端单独控制流出,或混合成温水后再一起流出,其中:出水管的枢接端上设有一贯入水流通道中的进气孔,臭氧导管一端是连接臭氧产生器,另一端从进气孔穿入出水管内部,让臭氧导管能先在进气孔处获得固定后,再沿着水流通道往出水端做牵设者。然而,上述「结合臭氧之壁式水龙头」虽可达到使水龙头所流出的水含有臭氧的预期功效,但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发现,该结构需于出水管的枢接端上另行开设有一贯入水流通道中的进气孔,以令臭氧产生器所连接的臭氧导管另一端与该进气孔连接,造成其在组装设置过程中需破坏该出水管的完整性,导致其于组装设置上显得较为不具便利性,致使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于是,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其能使臭氧混合装置与水龙头的出水管进行组装结合时,不需破坏该出水管的完整性即能进行组装,使其在组装结合上极为简易方便,使得其不仅能随着该水龙头于出厂时一并组装结合出厂,且也能方便供消费者另行购买自行组装,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其设有臭氧混合装置;其中:该臭氧混合装置,其于该水龙头的出水管外设有臭氧导管,且对应该臭氧导管外罩设有臭氧导管外壳,该臭氧导管外壳于对应该水龙头与该出水管衔接处设有固定座,且于该臭氧导管外壳对应该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混合座,该固定座与该混合座能将该臭氧导管外壳连同该臭氧导管与该出水管进行固定,于该固定座设有供该臭氧导管一端穿设的臭氧导入孔,而于该混合座内设有与该出水管的出水端组接结合的混合出水头,并于该混合出水头设有供与该臭氧导管另一端连接导通的臭氧连通孔。本技术的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臭氧混合装置供设置于具有双水源进行混合的该水龙头的该出水管上。本技术的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臭氧混合装置供设置于单一水源的该水龙头的该出水管上。通过以上所述,由本技术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能使臭氧混合装置与水龙头的出水管进行组装结合时,不需破坏该出水管的完整性即能进行组装,使其在组装结合上极为简易方便,使得其不仅能随着该水龙头于出厂时一并组装结合出厂,且也能方便供消费者另行购买自行组装,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局部放大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水龙头11出水管2臭氧混合装置21臭氧导管22臭氧导管外壳23固定座231臭氧导入孔24混合座25混合出水头251臭氧连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所运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图式及图号: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及图2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于水龙头1的出水管11设有臭氧混合装置2;其中:该臭氧混合装置2,其于该水龙头1的该出水管11外设有臭氧导管21,且对应该臭氧导管21外罩设有臭氧导管外壳22,该臭氧导管外壳22于对应该水龙头1与该出水管11衔接处设有固定座23,且于该臭氧导管外壳22对应该出水管11的出水端设有混合座24,该固定座23与该混合座24供将该臭氧导管外壳22连同该臭氧导管21与该出水管11进行固定,于该固定座23设有臭氧导入孔231供该臭氧导管21一端穿设,而于该混合座24内设有混合出水头25与该出水管11的出水端组接结合,并于该混合出水头25设有臭氧连通孔251供与该臭氧导管21另一端连接导通(请再一并参阅图3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所示)。如此一来,使得本技术于操作使用上,其使该臭氧混合装置2的该臭氧导管21于由该固定座23的该臭氧导入孔231穿设后与臭氧机相连接,使得于开启该水龙头1使水流由该出水管11流出的同时,即可使该臭氧机由该臭氧导管21导入臭氧,使得所导入的臭氧即能由该臭氧导管21导引至该混合座23内的该混合出水头25中,而让臭氧能于该混合出水头25内与该出水管11流出的水流进行混合(请再一并参阅图4本技术的局部放大使用状态示意图所示),以达到在该出水管11所流出的水流中确实混合有臭氧的目的。另,本技术的该臭氧混合装置2可供设置于具有双水源进行混合的该水龙头1的该出水管11上,且请再一并参阅图5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所示,亦可使该臭氧混合装置2设置于单一水源的该水龙头1的该出水管11上,而同样皆能达到于该出水管11所流出的水流中确实混合有臭氧的目的。通过以上所述,由本技术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能使臭氧混合装置与水龙头的出水管进行组装结合时,不需破坏该出水管的完整性即能进行组装,使其在组装结合上极为简易方便,使得其不仅能随着该水龙头于出厂时一并组装结合出厂,且也能方便供消费者另行购买自行组装,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设有臭氧混合装置;其中:该臭氧混合装置,其于该水龙头的出水管外设有臭氧导管,且对应该臭氧导管外罩设有臭氧导管外壳,该臭氧导管外壳于对应该水龙头与该出水管衔接处设有固定座,且于该臭氧导管外壳对应该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混合座,该固定座与该混合座能将该臭氧导管外壳连同该臭氧导管与该出水管进行固定,于该固定座设有供该臭氧导管一端穿设的臭氧导入孔,而于该混合座内设有与该出水管的出水端组接结合的混合出水头,并于该混合出水头设有供与该臭氧导管另一端连接导通的臭氧连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臭氧装置的水龙头结构设有臭氧混合装置;其中:该臭氧混合装置,其于该水龙头的出水管外设有臭氧导管,且对应该臭氧导管外罩设有臭氧导管外壳,该臭氧导管外壳于对应该水龙头与该出水管衔接处设有固定座,且于该臭氧导管外壳对应该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混合座,该固定座与该混合座能将该臭氧导管外壳连同该臭氧导管与该出水管进行固定,于该固定座设有供该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再兴洪蜂富
申请(专利权)人:郑再兴洪蜂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