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镇永专利>正文

新型两用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17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特别是一种新型两用锅,其包括锅体本体1和用于托起食物的托盘结构,托盘结构包括托盘本体2和提手,提手与托盘本体2垂直设置,托盘本体2设置为可放置在锅体本体1底部且覆盖锅体本体1底部的托盘本体2,提手设置为用手拽着提手可以将托盘本体2上提的提手;托盘本体2设置有垂直贯通孔11;锅体本体1侧壁对称设置有格挡结构4;而托盘本体2边缘设置有与格挡结构4相应的豁口5,豁口5形状与格挡结构4相应,但是大小大于格挡结构4;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优化且操作简单的新型两用锅。

A new dual-purpose cook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oker,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dual-purpose cooker, which comprises a body pot body 1 and a tray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the food tray, which comprises a tray body structure 2 and a handle, handle and a tray body 2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tray body 2 is provided with a tray body can be placed in the bottom of a pot body 1 body and cover body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1 is set to 2, a pulling handle can be provided on the tray body 2 handle by hand; the tray body 2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through hole 11; the pot body 1 side wall body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4 block structure; and the tray body 2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of the dative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4 block gap 5, 5 and 4 in the shape of retaining structure, but the size of more than 4 block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ovel dual-purpose po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两用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特别是一种新型两用锅。
技术介绍
火锅是人们爱吃的烹饪方式,但是由于火锅的锅底不是清澈的,而且在放入食物后,清汤锅底也会变得浑浊,这样人们很难捞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尤其是所剩食物不多时,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火锅用锅,能够方便人们将剩余不多的食物捞出;并且对于家庭而言火锅并不是经常使用的,因此火锅锅体的利用率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能用于其他用途的火锅锅体也是很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优化且操作简单的新型两用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设计一种新型两用锅,其包括锅体本体和用于托起食物的托盘结构,托盘结构包括托盘本体和提手,提手与托盘本体垂直设置,托盘本体设置为可放置在锅体本体底部且覆盖锅体本体底部的托盘本体,提手设置为用手拽着提手可以将托盘本体上提的提手,在实际使用中,将托盘本体放置在锅体本体底部,提手向上伸出锅体本体,向锅体本体内加汤,加入食物,则食物都置于托盘本体上,而提手露出汤面,当需要夹菜时,用手提住提手将托盘本体提出汤面,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锅内的食物。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向上提出托盘本体时,汤汁洒出,托盘本体设置有垂直贯通孔,其原理相当于火锅中常用的漏勺,这样在将托盘本体提出时,汤会顺着垂直贯通孔漏回锅体本体中,不会洒出锅外。进一步的,为了本专利技术能够一锅两用,不仅能够用作火锅,也可以用做蒸锅,锅体本体侧壁对称设置有格挡结构,用于将托盘本体悬空架设在锅体本体上部,这样变成一个传统的蒸锅,在托盘本体下方可以加水,托盘本体上可以放置包子等食物;而托盘本体边缘设置有与格挡结构相应的豁口,豁口形状与格挡结构相应,但是大小大于格挡结构,当本专利技术用于火锅时,将托盘本体的豁口对准格挡结构,则可以轻松将托盘本体放置于锅体本体底部,而本专利技术用于蒸锅时,将托盘本体旋转,豁口不对准格挡结构,则格挡结构架设住托盘本体,相当于传统的蒸锅;豁口和格挡结构的设置不仅能够达到一锅两用的技术效果,而且在吃火锅时,将托盘本体用提手提起后,也可以旋转一下,架设在格挡结构上,这样可以既防止食物煮的太久,又可以保温,也方便夹取。进一步的,提手设置为杆状,与托盘本体垂直。进一步的,托盘本体设置有提手安装孔,提手底部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与提手安装孔卡接。进一步的,所述提手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并且提手底部设置有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的提手安装结构,提手安装结构与提手底部构成螺纹连接,托盘本体设置有提手安装孔,提手穿过提手安装孔,提手安装结构从托盘本体下方与提手底部构成螺纹连接,从而使提手能够提起托盘本体。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手提,提手顶部设置有握持结构。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手提,提手顶部设置的握持结构为拉环。进一步的,提手顶部设置的握持结构为叶片状。进一步的,为了本专利技术用做蒸锅时,由于没有提手,托盘不能较为方便的提出,因此所述托盘本体设置有手提孔,手提孔的直径设置为1.5cm~2cm,手提孔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手指插入手提孔,将托盘提起。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用作火锅的时候从手提孔漏出食物,所述托盘本体设置有手提孔卡接盖,手提孔卡接盖与手提孔构成卡接连接。进一步的,家用锅的锅体提手通常通过铆钉固定在锅体上,锅体设置有安装孔,锅体提手穿过锅体,并用铆钉在锅体内部固定锅体提手,则为了使托盘本体能够配合家中常用的其他锅体使用,使本专利技术的适应性更强,并减少本专利技术的部件,所述格挡结构设置为家用锅现有的用于固定锅体提手的铆钉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优化且操作简单的新型两用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锅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托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托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提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2的提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2的托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体本体;2、托盘本体;3、提手;4、格挡结构;5、豁口;6、卡接部;7、提手安装孔;8、握持结构;9、铆钉结构;10、手提孔;11、垂直贯通孔;12、提手安装结构;13、锅体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两用锅,其包括锅体本体1和用于托起食物的托盘结构,托盘结构包括托盘本体2和提手3,提手3与托盘本体2垂直设置,托盘本体2设置为可放置在锅体本体1底部且覆盖锅体本体1底部的托盘本体2,提手3设置为用手拽着提手3可以将托盘本体2上提的提手3,在实际使用中,将托盘本体2放置在锅体本体1底部,提手3向上伸出锅体本体1,向锅体本体1内加汤,加入食物,则食物都置于托盘本体2上,而提手3露出汤面,当需要夹菜时,用手提住提手3将托盘本体2提出汤面,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锅内的食物。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向上提出托盘本体2时,汤汁洒出,托盘本体2设置有垂直贯通孔11,其原理相当于火锅中常用的漏勺,这样在将托盘本体2提出时,汤会顺着垂直贯通孔11漏回锅体本体1中,不会洒出锅外。进一步的,为了本专利技术能够一锅多用,不仅能够用作火锅,也可以用做蒸锅,锅体本体1侧壁对称设置有格挡结构4,用于将托盘本体2悬空架设在锅体本体1上部,这样变成一个传统的蒸锅,在托盘本体2下方可以加水,托盘本体2上可以放置包子等食物;而托盘本体2边缘设置有与格挡结构4相应的豁口5,豁口5形状与格挡结构4相应,但是大小大于格挡结构4,当本专利技术用于火锅时,将托盘本体2的豁口5对准格挡结构4,则可以轻松将托盘本体2放置于锅体本体1底部,而本专利技术用于蒸锅时,将托盘本体2旋转,豁口5不对准格挡结构4,则格挡结构4架设住托盘本体2,相当于传统的蒸锅,豁口5和格挡结构4的设置不仅能够达到一锅两用的技术效果,而且在吃火锅时,将托盘本体2用提手3提起后,也可以旋转一下,架设在格挡结构4上,这样可以既防止食物煮的太久,又可以保温,也方便夹取。进一步的,提手3设置为杆状,与托盘本体2垂直。进一步的,所述提手3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并且提手3底部设置有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的提手安装结构12,提手安装结构12与提手3底部构成螺纹连接,托盘本体2设置有提手安装孔7,提手3穿过提手安装孔7,提手安装结构12从托盘本体2下方与提手3底部构成螺纹连接,从而使提手3能够提起托盘本体2。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手提,提手3顶部设置有握持结构8。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手提并且美观,提手3顶部设置的握持结构8为叶片状。进一步的,为了本专利技术用做蒸锅时,由于没有提手3,托盘不能较为方便的提出,因此所述托盘本体2设置有手提孔10,手提孔10的直径设置为1.5cm~2cm,手提孔1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手指插入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两用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两用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锅体本体(1)和用于托起食物的托盘结构,托盘结构包括托盘本体(2)和提手(3),提手(3)与托盘本体(2)垂直设置,托盘本体(2)设置为可放置在锅体本体(1)底部且覆盖锅体本体(1)底部的托盘本体(2),提手(3)设置为用手拽着提手(3)可以将托盘本体(2)上提的提手(3);托盘本体(2)设置有垂直贯通孔(11);锅体本体(1)侧壁对称设置有格挡结构(4);而托盘本体(2)边缘设置有与格挡结构(4)相应的豁口(5),豁口(5)形状与格挡结构(4)相应,但是大小大于格挡结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两用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锅体本体(1)和用于托起食物的托盘结构,托盘结构包括托盘本体(2)和提手(3),提手(3)与托盘本体(2)垂直设置,托盘本体(2)设置为可放置在锅体本体(1)底部且覆盖锅体本体(1)底部的托盘本体(2),提手(3)设置为用手拽着提手(3)可以将托盘本体(2)上提的提手(3);托盘本体(2)设置有垂直贯通孔(11);锅体本体(1)侧壁对称设置有格挡结构(4);而托盘本体(2)边缘设置有与格挡结构(4)相应的豁口(5),豁口(5)形状与格挡结构(4)相应,但是大小大于格挡结构(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设置为杆状,与托盘本体(2)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托盘本体(2)设置有提手安装孔(7),提手(3)底部设置有卡接部(6),卡接部(6)与提手安装孔(7)卡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并且提手(3)底部设置有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的提手安装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镇永
申请(专利权)人:郑镇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