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9584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工装、下工装,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均为方形环氧树脂板,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将电池片沿着激光划线夹与两者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除在建立电站及屋顶使用的独立与并网发电系统中应用外,还广 泛应用于太阳能交通指示牌、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玩具等领域。所以在组件设计定型中需 要根据用途制作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的组件,其中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玩具、太阳能交通指 示牌等领域所用的小规格组件的生产,需要将103*103、125*125、156*156mm系列完整电池 片分割成原面积1/2、1/5、1/10等不同规格的小电池片,然后再封装成3、6、9、10、20W等规 格的小组件进行使用。目前小规格电池片是通过激光划片机将完整电池片切割后,分片人员用手指沿激 光划线两边进行分离,完整分离的成功率与分选人员熟练度、力度、电池片面积大小紧密相 关。电池片自身脆而易碎,同时受手指长度限制,在分离125*125、156*156mm尺寸电池片 时,手指不能准确定位在激光划线两边,再加上近几年电池片厚度由原来的0. 27 0. 28mm 一直下降到0. 18 0. 2mm等因素影响,在分离小规格片过程中存在很高的破碎率,且分离 工作时间稍长就容易造成手指酸痛麻木,更不利于保证分离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易于操作、 实用性强的电池片的分离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工装、下工装,所述的上工装、 下工装均为方形环氧树脂板,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将电池片沿着激光划线夹与两者之间。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的厚度为1. 5 2. 5mm之间。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的面积大于电池片2 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操作无论新老员工,只需将所分离电池片置于两片环氧树脂板之间,适度 用力即可完整分离,分离成功率与分片人员的工作时间长短及分离熟练程度之间的关联度 降低。2、实用性强本方法所用工装为费用低廉且不易损坏的环氧树脂板,使用时只需 两片环氧树脂板夹住电池片,解决了原分离电池片时只能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且工作时 间稍长容易造成手指疼痛酸软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分离125*125、156*156mm等大尺寸电 池片时,因手指短而不能准确固定在激光划线两边的不足。3、节约成本电池片价值所占组件总成本比例的90%以上,使用本方法分离中环 氧树脂板与电池片为平面接触,分离过程中电池片激光划线处均勻受力,解决了原分离过 程中只能依靠手指指尖固定,且因受力不均勻造成的大量碎片、分离片截面呈锯齿装、电池片未分离部分激光划线处断裂等碎片现象。据统计本方法与原方法相比可降低碎片率50%以上,既而大大节约了组件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工装1、下工装2,所述的上工 装1、下工装2均为方形环氧树脂板,所述的上工装1、下工装2将电池片3沿着激光划线4 夹与两者之间,露出需要分离的部分,使电池片3断面均勻受力,然后适度用力即可完整分 离。所述的上工装1、下工装2的厚度为1.5 2. 5mm之间。所述的上工装1、下工装2的 面积大于电池片2 3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工装、下工装,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均为方形环氧树脂板,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将电池片沿着激光划线夹在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池片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工装、下工装,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均为方形环氧树脂板,所述的上工装、下工装将电池片沿着激光划线夹在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兮张军涛李淳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