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116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蓄电池具有,至少具备一个电池室的电槽和覆盖该电槽上部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盖体(2),且所述盖体上面形成有向下方的凹陷的凹部并具有盖住该凹部的上盖(9),在该盖体的一边侧且在该边的长尺寸方向两端部分别埋设正、负极各端子(4)的下侧部分,并突出设置上侧部分。一直以来,制造所述蓄电池时,当通过嵌件成型向盖体埋入端子部的一部分时,由于埋入端子部的部分的收缩率与外露端子部的部分的收缩率不同,存在盖和电槽间的嵌合变得困难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蓄电池的所述盖体的、突出设置各端子(4)的上侧部分之处或该处的附近处或在这两处形成突起部(6T、7T)等方法,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是关于适用于自动二轮车或汽车等车辆的蓄电 池。
技术介绍
所述蓄电池包括具有电池室的电槽及覆盖该电槽上部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盖体, 所述盖体上设有插入并熔接极柱的衬套,该极柱从容纳于电池室的极板群延伸,形成于 该盖体上面的一部分的切槽部具有连接在所述衬套的板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2003-77454号公报(参照图2_图4)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2009-43441号公报(参照图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的蓄电池存在以下问题除在衬套熔接极柱的操作 之外,还需将板端子一端的垂直板部嵌合到设在盖上面的凹部并固定的操作,使衬套嵌 合并熔接于板端子另一端的水平板部的贯通孔的操作,因此制造所需的工作量增大。对此,申请人提出了如下的盖部结构盖体上具有衬套及端子,导通部与衬套 及端子一体成形而形成端子部,所述导通部用于在所述衬套上连接所述端子,通过嵌件 成型(insert molding)将所述端子部的一部分埋入盖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所述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若温度从刚进行嵌件成型之后 的高温状态下降,则埋入有端子部的盖的内侧收缩率与外露端子部的盖的外侧收缩率不 同,因而盖外侧变形成凸状,盖内侧变形成凹状,使得盖和电槽间的嵌合变得困难。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情况,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抑制将端子部嵌件成型得到的 盖体的变形,顺利地进行蓄电池的制造。解决课题的方法为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具有至少具备一个电池室的电槽和覆盖该电 槽上部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盖体,且在所述盖体上面形成有向下方的凹陷的凹部,并具有 盖住该凹部的上盖,在该盖体的一边侧且在该边的长尺寸方向两端部分别埋设正、负极 各端子的下侧部分,突出设置正、负极各端子的上侧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 的、突出设置各端子的上侧部分之处或该处的附近处或在这两处形成突起部。如上所述,通过在突出设置所述各端子的上侧部分之处或该处的附近处或这两 处形成突起部,能够抑制伴随嵌件成型后温度的下降,埋入端子部的盖体内侧的树脂部 分变形为凹状、外露端子部的盖体外侧的树脂部分变形为凸状的现象。优选地,在所述电池室容纳极板群,且所述盖体具有衬套和端子,该衬套用于插入并熔接从所述极板群延伸的极柱,且用于连接所述衬套和所述端子的导通部与衬套 及端子一体成形而形成端子部,并且,所述端子部中至少衬套的下侧部分和所述导通部 通过嵌件成型被埋入于盖体。如上所述,在端子部的衬套的下侧部分、所述导通部及端子的下侧部分通过嵌 件成型被埋入盖体中的情况下,随嵌件成型后温度的下降,埋入端子部的盖体内侧的树 脂部分容易变形为凹状、外露端子部的盖体外侧的树脂部分容易变形为凸状,但是能够 通过权利要求1的突起部抑制该变形。优选地,粘附用于覆盖熔接于所述衬套的极柱的端缘和埋入于盖的衬套的端缘 的合成树脂。通过设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起部,能够使将导通部及端子的下侧部分向盖 体嵌入的嵌件成型,不使盖体产生变形而实现,即使在衬套插入并熔接极柱后盖体收缩 (熔接后的温度下降等)而使极柱和衬套之间产生微细间隙,也能通过粘附的合成树脂阻 止上移到衬套界面的电解液向外部的漏出。优选地,盖住盖体上面凹部的上盖在内面设有肋材,且与该肋材对置而在盖体 上面设置的肋材以包围衬套周缘的部分或全部的方式设置。通过设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起部,能够使将导通部及端子的下侧部分向盖体 嵌入的嵌件成型,不使盖体产生变形而实现,且上盖内面的肋材和盖体上面的肋材能够 无间隙地接合,因而能够阻止从极柱和衬套的间隙上移的电解液向有注液口的盖体上面 的移动。优选地,所述衬套形成为其上侧部分的内径小于下侧部分内径的锥形状,并且 极柱形成为其下端侧的外径比上端侧的外径大的锥形状。通过设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起部,能够使将导通部及端子的下侧部分向盖体 嵌入的嵌件成型,不使盖体产生变形而实现,且通过衬套形成为其上侧部分的内径小于 下侧部分内径的锥形状,并且极柱形成为其下端侧的外径比上端侧的外径大的锥形状, 不仅使极柱容易穿通衬套,而且使得向衬套插入极柱时难以产生位置偏差,并使得在衬 套上侧部分衬套和极柱间的间隙变小,从而使该部分的熔接变得容易,能够使沿极柱表 面上移的电解液无法从衬套上侧部分向空间内移动。由于所述的变形抑制效果,能够顺 利地将极柱插入衬套。优选地,使所述盖体及所述上盖的其中一个具有被卡止部,且使另一个具有卡 止于该被卡止部的卡止部,所述被卡止部由一对孔构成,使所述一对孔中的一个孔以阻 止卡止于该孔的卡止部向水平方向移动的大小形成,并且使另一个孔形成为在一对孔对 置的方向上长的长孔。根据所述结构,在对盖体安装上盖时,通过在一对孔上卡止一对卡止部,且从 其卡止状态移动盖体和上盖使其接近,完成向盖体安装上盖的步骤。而且,由于使另一 个孔形成为在一对孔对置的方向上长的长孔,即使上盖和盖体因成型后的收缩率的不同 或成型后的温度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等而使定位困难的情况下,也能由长孔很好地吸收。 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一对卡止部的对置方向上的距离发生变化,但在与一对卡止 部的对置方向直交的方向上位置关系不变,因而通过形成在一对孔对置的方向上长的长 孔,能够可靠地进行在与一对卡止部的对置方向直交的方向上的定位,而且能够通过只形成在一侧的一对卡止部的对置方向上的长的长孔吸收上盖伸缩。作为接合所述盖体的 突出部和上盖的接合部并将其一体化的方法,除了热熔敷之外,可以使用粘着剂。通 过设置权利要求1所述突起部,能够使将导通部及端子的下侧部分向盖体嵌入的嵌件成 型,不使盖体产生变形而实现,即使因制造环境的不同(室温)等而盖体产生变形的情况 下,通过使另一个孔在一对孔的对置方向上形成为长的长孔,就能够顺利地进行向盖体 安装上盖的步骤。优选地,所述突起部具有突出设置所述各端子的上侧部分之处的周缘的第1 凸部;第2凸部和第3凸部,位于该第1凸部附近的长尺寸方向两侧,且比该第1凸部更 向上方突出;在所述端子上,于所述第2凸部侧端或第3凸部侧端形成可以插入螺母的开 口,将所述开口的底面设置成低于所述第2凸部或第3凸部的上面。如上所述,通过在各端子设置第1凸部,能够抑制埋入端子下侧部分的盖体外 侧部分变形为凸状、其内侧部分变形为凹状。而且,通过于所述第2凸部侧端或第3凸 部侧端形成可以插入螺母的开口,且将所述开口的底面设置成比所述第2凸部或第3凸部 的上面低,能够防止插入的螺母的脱落,而且当在第2凸部或第3凸部的上面配置螺母使 其滑动落入比端子开口更内侧的内部而插入时,能够避免因上述变形而难以插入螺母的 问题。优选地,至少一侧所述端子部的导通部以其一部分上没被设置嵌件成型的合成 树脂层,或其一部分的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薄的方式设置。如上所述,在将导通部以其一部分上没被设置嵌件成型的合成树脂层,或其一 部分的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薄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由于即使持续通过过电流而导通 部发热使其软化,导通部的构成材料从其软化的部分向外部流出,而不会流入蓄电池 内,因而能够防止蓄电池内部短路这样问题的发生。而且,嵌件成型后的导通部部分没 被设置合成树脂层的部分或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具有至少具备一个电池室的电槽和覆盖该电槽上部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盖体,且在所述盖体上面形成有向下方的凹陷的凹部,并具有盖住该凹部的上盖,在该盖体的一边侧且在该边的长尺寸方向两端部分别埋设正、负极各端子的下侧部分,突出设置正、负极各端子的上侧部分,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的、突出设置各端子的上侧部分之处或该处的附近处或在这两处形成突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恭秀北条英次梅谷博文盐田匡史大崎信江上新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