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珍专利>正文

喇叭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931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喇叭组合结构,包括:两个喇叭主体,可相互分离摆设及可相互对组,所述两个喇叭主体在其中一端部各突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片体;以及两个定位体,分别设于该两个喇叭主体上并与该固定片体位于同一端部方向上;其中,该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该两个喇叭主体上的定位体彼此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的固定片体间。当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分离时,即可直接使用两个喇叭主体;当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则两个喇叭主体上的定位体可彼此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的固定片体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分离/收纳操作简单、组合后不占用空间,且利于方便携带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喇叭,特别是指一种可相互组合成一体的喇叭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数字科技的进步,一般大众已越来越依赖计算机来处理工作或寻找信 息、提供娱乐等,故使计算机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产品。并且伴随着消费者的需求, 各种计算机接口设备如打印机、喇叭、视讯装置或鼠标等,已成为选购计算机时的基本接口 设备。 然而,一般桌上型的计算机因长期固定置于一定点上使用,故其接口设备的喇叭 并无收纳上的必要性,但笔记型计算机因具有携带方便的特性,故其所属的接口设备即需 考虑方便携带的考虑。目前常用的喇叭为两件式,其通过音源讯号线而与笔记型计算机连 接,以供声音讯号的输出,不过目前的喇叭对于收纳上并不方便,往往是两件分开收纳而占 用较大的收纳空间,使用上较为不便。因此消费者大部份仍是依赖笔记型计算机内建的扬 声器,然内建的扬声器毕竟音效输出上的效果较差,对于习惯通过外接喇叭输出或要求较 佳音效、音量的消费者而言,外接式的喇叭仍具有极高的需求性。因此,如何能提供与笔记 型计算机搭配的,具有方便收纳而不占用空间的喇叭,即是相关设计人员所欲解决的问题 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收纳操作简单、组合后不占用空间,而 利于方便携带的喇叭组合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喇叭组合结构,包括 两个喇叭主体,可相互分离摆设及可相互对组,所述两个喇叭主体在其中一端部 各突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片体;以及 两个定位体,分别设于该两个喇叭主体上并与该固定片体位于同一端部方向上; 其中,该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时,该两个喇叭主体上的定位体彼此对插于对方 的喇叭主体的固定片体间。 优选的,该固定片体自该喇叭主体的端部一体向外延伸而成。 优选的,该两个定位体固定的连接于该喇叭主体上。 优选的,该两个定位体分别可活动的组设于该两个喇叭主体上,以分别可位于一 张开及一收合的位置间活动;其中,该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分离时,该两个定位体可位于该张 开的位置,使该两个喇叭主体直立设置在工作面上;该两个定位体位于该收合的位置,且该 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时,该两个喇叭主体上的定位体彼此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的固定 片体间。 优选的,该两个定位体分别枢设于该两个喇叭主体上。 优选的,该定位体设有第一枢部,该喇叭主体设有与该第一枢部相枢接的第二枢部。 优选的,该第一枢部为枢柱及枢孔的其中之一,该第二枢部为对应枢接的枢孔及 枢柱的其中之一。当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分离时,则可直接使用两个喇叭主体;当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则两个喇叭主体上的定位体可彼此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的固定片体间。本技术具有的效果经由在喇叭主体设有固定片体与定位体,当欲使用时,即可将喇叭主体分离而使用。当欲组合时,即可将定位体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的固定片体中,而将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与固定。通过所述设计,而达到具有结构简易化且利于生产制造,使用者分离/收纳操作简单、组合后不占用空间、利于方便携带的目的,故特别适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喇叭组合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技术喇叭组合结构第一实施例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喇叭组合结构第一实施例相组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喇叭组合结构第一实施例相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喇叭组合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喇叭主体 11 第二枢部定位体 21 第一枢部固定片体 4 笔记型计算机12、2, 3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元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从而使熟悉 所述项领域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先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喇叭组合结构,其包括两个喇叭主体1及 两个定位体2。 喇叭主体1乃具有如外壳与设于外壳的扬声器等的构件所组成,然而相关构件的 组成并非是本技术的重点,故本技术并不加以限制与赘述,并且喇叭主体1的外 型可呈一四方扁型体,但不以此为限,亦可设计为其它外型。在本技术中在两个喇叭主 体1的其中一端部各突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片体3,固定片体3可为独立的构件,而分 别结合于喇叭主体1的端部,本技术中固定片体3自喇叭主体1的端部一体向外延伸 而成。 定位体2分别设于两个喇叭主体1上而与固定片体3位于同一端部方向上。在本 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定位体2分别可活动的组设于两个喇叭主体1上,从而分别 可位于一张开及一收合的位置间活动,可用枢接的方式枢接于喇叭主体1上,亦或者可用 滑接的方式组接于喇叭主体1上。具体实施例中,定位体2枢接于喇叭主体1上,换言之, 定位体2设有第一枢部21,而喇叭主体1设有供与第一枢部21相枢接的第二枢部11,第一枢部21可为枢柱,相对第二枢部11则为对应枢接的枢孔,亦可第一枢部21为枢孔,第二枢 部11则为对应枢接的枢柱,通过第一枢部21与第二枢部11相枢接,从而而具有能旋转至 任意角度的功能,使得定位体2能在张开及收合的位置间活动,从而能成为喇叭主体1的脚座。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两个喇叭主体1可相互分离摆设及可相互对组。如图2 所示,当两个喇叭主体1相互分离时,则可将本实施例的两个定位体2调整至张开的位置, 定位体2可置放在一工作面(如桌面)上,使得两个喇叭主体1直立设置在工作面上,从而 能与一笔记型计算机4相连接,从而提供声音讯号的输出,而音源线5可整合直接连接于喇 叭主体1上,再插接于笔记型计算机4的音源孔(未图示)中,亦或者可在喇叭主体l上设 置有音源孔(未图示),再以外接音源线5的方式插接于喇叭主体1上的音源孔而与笔记型 计算机4连接。再如图3与图4所示,当欲将两个喇叭主体1相互对组时,则可先将本实施 例的定位体2调整至收合的位置,之后再将喇叭主体1上的定位体2对准于对方的喇叭主 体1的固定片体3,然后将定位体2滑入对方的固定片体3中,最后使两个喇叭主体1上的 定位体2彼此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1的两固定片体3间,由固定片体3扣合住定位体2, 以使两个喇叭主体1达成相互对组与固定的目的。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处在 于定位体2'固定的连接于喇叭主体1上,可一体自喇叭主体1的端部突伸而成,亦可用组 接的方式设在此端部上。同样地,本实施例的定位体2'也可插设于对方的喇叭主体1的固 定片体3中,使两个喇叭主体1达成相互对组与固定的目的。 综合上述的说明,本技术通过在喇叭主体设有固定片体与定位体,当欲使用 时,即可将喇叭主体分离而使用。当欲组合时,即可将定位体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的固定 片体中,从而将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与固定。通过所述方案从而达到具有结构简易化且 利于生产制造,使用者分离/收纳操作简单、组合后不占用空间,利于方便携带的目的,故 特别适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者。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技术做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有在相同的精神下所作有关的任何修饰或变更,都应包括在本 技术意图保护的范畴内。权利要求一种喇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喇叭主体,可相互分离摆设及可相互对组,所述两个喇叭主体在其中一端部各突设有两个间隔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喇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喇叭主体,可相互分离摆设及可相互对组,所述两个喇叭主体在其中一端部各突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片体;以及  两个定位体,分别设于该两个喇叭主体上并与该固定片体位于同一端部方向上;  其中,该两个喇叭主体相互对组时,该两个喇叭主体上的定位体彼此对插于对方的喇叭主体的固定片体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珍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