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其像素单元技术

技术编号:507385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其像素单元。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含一像素阵列,其包含多个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像素群,例如红光、绿光及蓝光。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可根据影像的色彩分布,决定特定颜色的OLED像素群缩短发光区间的比例,藉此可有效地延长特定颜色OLED的使用期限。在一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像素单元包含一OLED、一开关及一驱动电路,通过开关来控制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流至OLED与否,以达到上述缩短发光区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缩短特定颜色的OLED 的发光时间的OLED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资讯科技发达,各种平面显示器技术亦越受重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便是其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自发光技术,因此不需要 背光源(Backlight),具有视角广、色彩对比效果好、响应速度快及成本等优点,加上可制作 于可挠曲基材上,是极具未来发展性的显示技术。在OLED显示器中,每一像素通常是由多 个不同颜色的OLED所组成,像素接收驱动信号后控制不同颜色OLED发出对应强度的光,藉 由混光的方式产生适当的颜色。OLED材料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小分子(Small Molecule OLED, SM0LED)和高分子 有机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通过多层堆叠的结构形成发光单元。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传统OLED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中,OLED的结构包含一基层11、 一阳极 12、一电洞传输层(HoleTransporting Layer,HTL) 13、一发光层(Emission Layer, EML)14、一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ETL) 15 及一阴极 16。电洞传输层 13、发光层14、电子传输层15等有机材料夹于阳极12与阴极16之间的三明治构造。当外 加适当的电压17由正极12注入的电洞与由阴极15注入的电子在发光层14进行结合,即 可激发发光层14的有机材料使其产生光18。其中,OLED发光量与流入的电流量呈正比关 系。由于OLED的发光原理是驱动电子与电洞在有机材料内结合以激发出光,所以发 光材料会随发光时间逐渐老化衰减,而且单位时间发光强度越高,发光材料老化衰减的速 度越快。此外,若OLED显示器长时间显示偏向某特定颜色的影像,也容易让显示器中特定 颜色的OLED较快老化,称之为差异性衰减(Differential Aging),其结果使整个OLED显示 器丧失显示功能或是其显示功能严重受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延长OLED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为一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其像素单元在产品 结构、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 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 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 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 其像素单元,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其像素单 元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其像素单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延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使用寿命,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 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一像素单元具有一 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方法包含下列步骤。由 驱动电路接收一资料信号及一包含画框区间的扫描信号。由驱动电路根据扫描信号,在画 框区间内产生一对应资料信号且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电流。接收一控制信号,控制信 号将画框区间定义出一第一区间及一第二区间。根据此控制信号,控制电流使有机发光二 极管在第二区间的发光强度低于在第一区间的发光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其中,此驱动方法还包含分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接收的影像,根据分析结 果决定第一区间及第二区间的比例值。其中,当像素单元的数目为多个且像素单元分成多个像素群时,其中同一像素群 的像素单元对应相同的第一区间及第二区间的比例值。其中,当所述像素单元的数目为多个时,还包含选择位于一特定区域内对应一特 定颜色的所述像素单元;控制所述所选的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第二区间的发光强度 低于在所述第一区间的发光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 一种像素单元,其包含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开关及一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耦接有机发光二 极管及开关,并接收一包含一画框区间的扫描信号以及一资料信号,此驱动电路在画框区 间内产生一对应资料信号的电流至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开关控制电流仅在发光区间的 部分区间流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其中,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及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 接一资料线以接收资料信号,而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一扫描线以接收扫描信号,第二晶 体管的源极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容 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漏极,开关的两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及一第一电 压源。其中,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及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 接一资料线以接收资料信号,而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一扫描线以接收扫描信号,第二晶 体管的源极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而第 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一第一电压源,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第一电压 源,开关的两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及第二电压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 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包含一像素阵列、一信号处理单元、一扫描驱动单元、一 资料驱动单元及一发光控制单元。像素阵列包含多个具有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单元, 且多个像素单元分成多个像素群。信号处理单元接收一影像并根据此影像产生分别对应多 个像素单元的多个资料信号,并决定分别对应多个像素群的多个发光参数。扫描驱动单元 根据多个发光参数及一画框周期产生多个扫描信号,并根据多个扫描信号驱动像素阵列。 资料驱动单元根据多个信号资料驱动多个像素单元。发光控制单元根据多个发光参数产生5多个控制信号以分别控制多个像素群于画框周期内的发光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其中,每一扫描信号包含多个脉冲,而画框区间是介于相邻两个脉冲之间,而每一 发光参数为像素单元在画框区间内一发光区间与一不发光区间之间的比例值。其中,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为前述的像素单元,所述多个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所述多 个像素单元的开关。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其像素单元至 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藉由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关来控制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流至OLED 与否,以达到上述缩短发光区间的效果,能够延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驱动方法、及其像素单 元。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含一像素阵列,其包含多个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像素群,例如红光、绿光及蓝光。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一像素单元具有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含:由所述驱动电路接收一扫描信号及一资料信号,所述扫描信号包含一画框区间;由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在所述画框区间内产生一对应所述资料信号且流过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电流;接收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画框区间定义出一第一区间及一第二区间;以及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流使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第二区间的发光强度低于在所述第一区间的发光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陈郁利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