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7138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和位于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之间的漏斗和输送泵,第一珠磨机生产能力与第二珠磨机生产能力相匹配,漏斗包括漏斗本体、设置在漏斗本体上端的漏斗进料口和设置在漏斗本体下端的漏斗出料口,第一珠磨机的出料口与漏斗进料口连接,漏斗出料口与输送泵的进料口连接,输送泵的出料口与第二珠磨机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漏斗和输送泵串联两台珠磨机进行固体油墨原料分散,充分发挥珠磨机节能高效的特点,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分散比较,节约能源40%;采用两台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珠磨机,实现同步联系生产,效率提高30%。(*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墨分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油墨分散是油墨生产制造过程中将固体油墨原料进行破碎、研磨的重要工序,即 通油墨分散设备对固体油墨原料进行挤压、剪切、碰撞、摩擦,从而达到粉碎、研磨、分散的 目的。 现有油墨生产工艺通常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油墨分散,由于三辊研磨机研磨固体油墨原料需要重复进行至少三遍,才能达到油墨生产对油墨分散的粒径要求,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因而出现了珠磨机联带三辊机的油墨分散装置。 珠磨机联带三辊机进行油墨分散,虽然减少了对固体油墨原料的重复研磨次数,降低了耗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1、珠磨机与三辊研磨机出料速度快慢不一,生产速度不一致,因此很难实现生产 工艺的连贯; 2、生产效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克服现有技术 存在的生产工艺不连贯、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和位于该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之间的漏斗 和输送泵,所述第一珠磨机生产能力与所述第二珠磨机生产能力相匹配,所述漏斗包括漏 斗本体、设置在该漏斗本体上端的漏斗进料口和设置在该漏斗本体下端的漏斗出料口,所述第一珠磨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漏斗进料口连接,所述漏斗出料口与所述输送泵的进料口连 接,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珠磨机的进料口连接。 在本技术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中,所述漏斗包括连接在所述漏斗本体上的漏 斗支架。 在本技术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中,所述漏斗包括油墨检测孔。 在本技术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中,所述油墨检测孔位于所述漏斗本体上端。 在本技术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中,所述油墨检测孔位于所述漏斗本体下端,所述漏斗包括关闭所述油墨检测孔的孔门。 在本技术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中,所述漏斗包括设置在所述漏斗出料口的阀 门。实施本技术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通过漏斗和输送泵串联两台珠磨机进行固体油墨原料分散,充分发挥珠磨机节能高效的特定,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分散比较,节约能源40% ; 2.采用两台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珠磨机,实现同步联系生产,效率提高30%。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油墨高效分散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珠磨机1、珠磨机6和位于珠磨机1、珠磨机6之间的漏斗4和输送泵5,珠磨机1生产能力与珠磨机6的生产能力相匹配,以满足分散装置连续生产的要求。 漏斗4包括漏斗本体42、设置在漏斗本体42上端的漏斗进料口 41和设置在漏斗本体42下端的漏斗出料口 43。 珠磨机1研磨腔2的出料口通过管道3与漏斗进料口 41连接,漏斗出料口 43通过管道3与输送泵5的进料口连接,输送泵5的出料口通过管道3与珠磨机6的进料口连接,分散合格后的油墨经珠磨机6研磨腔7的出料口通过管道3进入容器8。 在本实施例中,在漏斗4上设置连接在漏斗本体42上的漏斗支架44,以便漏斗4的安装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漏斗本体42或管道3来固定漏斗4,也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 为了方便对固体油墨原料经珠磨机1分散后的数据的检验,在漏斗上设置油墨检测孔(图中未示出)。油墨检测孔可以设置在漏斗本体42的上端,也可以设置在漏斗本体42的下端,油墨检测孔设置在漏斗本体42的下端时,设置关闭油墨检测孔的孔门,以防止分散后的油墨漏出。油墨检测孔设置在漏斗本体42的上端时,可设置关闭油墨检测孔的孔门,也可以不设置。 不设置油墨检测孔,需要通过调试来满足对最终油墨粒径的要求,但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 为了方便检修连接漏斗出料口 43的设备,在漏斗4的漏斗出料口 43处设置阀门(图中未示出),当输送泵5故障需要检修时,关闭阀门,方便输送泵5的检修。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漏斗4的漏斗出料口 43处不设置阀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权利要求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和位于该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之间的漏斗和输送泵,所述第一珠磨机生产能力与所述第二珠磨机生产能力相匹配,所述漏斗包括漏斗本体、设置在该漏斗本体上端的漏斗进料口和设置在该漏斗本体下端的漏斗出料口,所述第一珠磨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漏斗进料口连接,所述漏斗出料口与所述输送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珠磨机的进料口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包括连接在所述漏 斗本体上的漏斗支架。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包括油墨检测孔。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检测孔位于所述漏 斗本体上端。5. 如权利要求3述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检测孔位于所述漏斗 本体下端,所述漏斗包括关闭所述油墨检测孔的孔门。6.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包括设置 在所述漏斗出料口的阀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和位于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之间的漏斗和输送泵,第一珠磨机生产能力与第二珠磨机生产能力相匹配,漏斗包括漏斗本体、设置在漏斗本体上端的漏斗进料口和设置在漏斗本体下端的漏斗出料口,第一珠磨机的出料口与漏斗进料口连接,漏斗出料口与输送泵的进料口连接,输送泵的出料口与第二珠磨机的进料口连接。本技术通过漏斗和输送泵串联两台珠磨机进行固体油墨原料分散,充分发挥珠磨机节能高效的特点,与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分散比较,节约能源40%;采用两台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珠磨机,实现同步联系生产,效率提高30%。文档编号B01F3/14GK201437077SQ20092013236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许新, 郭德义 申请人:深圳市颖博油墨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墨高效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和位于该第一珠磨机、第二珠磨机之间的漏斗和输送泵,所述第一珠磨机生产能力与所述第二珠磨机生产能力相匹配,所述漏斗包括漏斗本体、设置在该漏斗本体上端的漏斗进料口和设置在该漏斗本体下端的漏斗出料口,所述第一珠磨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漏斗进料口连接,所述漏斗出料口与所述输送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珠磨机的进料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新郭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颖博油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