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7123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包括前导轨,后导轨、安装板、直线电机定子、直线电机动子导轨、导轨宽度调整电机、直线电机第一动子、直线电机第二动子、前导轨移动导轨、同步齿形带、调整螺杆,在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安装气动夹手,在后导轨上同一高度的侧面上开有互不贯通的平行于后导轨料条支承面的料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IC料条输送装置,比传统的料条输送装置高30~60%。(*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打标机
,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全自动激光打标机IC料条输送的装置,最好最新的莫过于如图1所 示的输送装置。这种料条输送装置在输送料条时,是靠设置于后导轨一侧的料条输送主动 传动系统带动的13个滚轮和其相应的压轮组实现的。料条输送主动传动系统由四个AC直 流电机分别带动的四组滚轮(共13个)组成,前面三组各由三个滚轮组成,第四组由四个 滚轮组成。所有滚轮均均匀安装在后导轨的台阶面上并通过滚轮轴与传动系统相连。与料 条输送主动传动系统的四组滚轮相对应,其上方也有四组对应的压轮,它们始终与滚轮接 触而输送料条。 料条在输送过程中的间歇定位是靠设置于前、后导轨之间的四个料条定位挡块来 实现的。四个挡块均由与PC机电连的四个气缸相连,实现挡块的升降,上升是挡住料条定 位,下降是放开料条进行输送。第一挡块实现料条方向检测,第二挡块实现料条批号检测, 第三挡块实现料条打标,第四挡块实现料条标后质量检测。 以上可知,这种料条输送装置的激光复杂,动作速度受限,生产效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 料条输送装置。 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能将前级工位送入的料条,依次、有序、间歇输送,为方向检 测、产品批号检测、激光打标,打标质量检测提供加工工位的一种新型IC料条输送装置。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型IC料条输送装置。 本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在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安装气动夹手,夹手夹住料条后,利用直线电机动子的往 返移动带动料条移动,实现料条的定向输送。 2.料条在输送过程中的间歇定位输送是靠直线电机接受到规定输入信号控制动 子来实现的。 3.在后导轨上同一高度的侧面上开有互不贯通的平行于后导轨料条支承面的料 条槽,分别做为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的下指的反复移动通道。 4.用同一直线电机带动的两个动子分段移动,使两个夹手夹住料条做接力输送。夹手由上指和下指组成,夹手的上指处在该料条被夹边的上方,而夹手的下指则处在该料条被夹边的下方,夹手的下指是在后导轨的下指移动槽中做往复移动的。 5.当料条的规格尺寸变化时,可通过前后导轨间宽度调整电机、同步齿形带和调整螺杆等来调整前后导轨间距,以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料条加工要求。 —种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包括前导轨,后导轨、安装板、直线电机定子、直线电机动子导轨、导轨宽度调整电机、直线电机第一动子、直线电机第二动子、前导轨移动导轨、同步齿形带、调整螺杆,在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安装气动夹手,在后导轨上同一高度的侧面上开有互不贯通的平行于后导轨料条支承面的料条槽。 所述在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安装气动夹手分别为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 所述第一夹手安装在由直线电机第一动子、第一连接板,第一夹手气缸组成的机构上。 所述第二夹手安装在由直线电机第二动子、第二连接板,第二夹手气缸组成的机 构上。 所述在后导轨上同一高度的侧面上开有互不贯通的平行于后导轨料条支承面的料条槽,分别为第一夹手下指移动槽和第二夹手下指移动槽的反复移动通道。 所述前导轨、后导轨两条输送导轨平行安装在安装板上,前导轨由前导轨和后导轨导轨间宽度调整装置调整而相对后导轨作平行移动,前导轨、后导轨的上边缘各有一台阶,共同组成一台阶槽。 所述导轨间宽度调整装置为前后导轨间宽度调整电机、同步齿形带和调整螺杆, 调整前后导轨间距。 所述在后导轨的后侧设置有一直线电机,直线电机上设置有两个动子,即直线电机第一动子和直线电机第二动子,两个动子上都通过各自的连接板与夹手相连。 所述每一个夹手由是上指和下指组成,上指在后导轨的上方往复移动,下指在各自的下指移动槽中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夹手在后导轨的前半段往复移动,第二夹手在后导轨的后半段往复移动,共同将料条从导轨的始端输送到其末端。 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结构简单,反映敏捷,输送速 度快,生产效率高,比图1所示传统的料条输送装置高30 60% (视料条规格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料条输送装置图。 图2是本技术的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的传统的料条输送装置。它主要由导轨支撑1、后导轨2、第一定位挡块3、前 级上下移动压轮组4、料条输送主动传动系统5、7、10、12,前后导轨间宽度调整装置电机6、 第二定位挡块8、固定压轮组9、第三定位挡块11、后级上下移动压轮组13、第四定位挡块 14、后级活动压板15、前导轨移动滑轨16、前后导轨间宽度调整装置同步带17、前后导轨间 宽度调整装置螺杆18、前级活动压板19、前导轨安装台20、前导轨21、前、后输送导轨的导 向槽22等组成。 图2的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a)立体图(b)俯视图(c)夹手局部视图(d)夹手局部视图放大图(e)后导轨部分视图 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主要由前导轨1,后导轨2,安装板3,直线 电机定子4,直线电机动子导轨5,导轨宽度调整电机6,直线电机第一动子7,第一连接板8, 第一夹手气缸9,第一夹手10,第一夹手下指移动槽11 ,第二夹手下指移动槽12,直线电机 第二动子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夹手气缸15,第二夹手16,前导轨移动导轨17,同步齿形 带18,调整螺杆19等组成。其中,A为料条 前导轨1、后导轨2两条输送导轨平行安装在安装板3上,前导轨1可由前导轨1和后导轨2导轨间宽度调整装置调整而相对后导轨2作平行移动。通过前后导轨间宽度调整电机6、同步齿形带18和调整螺杆19等来调整前后导轨间距。前导轨1、后导轨2的上边缘各有一台阶,共同组成一台阶槽,用于托住料条并对料条的侧边定位。 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安装气动夹手分别为第一夹手10和第二夹手16。 第一夹手10安装在由直线电机第一动子7、第一连接板8,第一夹手气缸9组成的机构上。 第二夹手16安装在由直线电机第二动子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夹手气缸15组 成的机构上。 在后导轨2的后侧设置有一直线电机,直线电机上设置有两个动子,即直线电机第一动子7和直线电机第二动子13,两个动子上都通过各自的连接板与夹手相连;每一个夹手由是上指和下指组成,上指在后导轨的上方往复移动,下指在各自的下指移动槽中往复移动。第一夹手IO在后导轨的前半段往复移动,第二夹手16在后导轨的后半段往复移动,共同将料条从导轨的始端输送到其末端。 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 如图2所示,当前级推送机构将第一块料条推送如前、后导轨右端的台阶槽时,直 线电机第一动子11立即启动并带动第一夹手10向右移动,与此同时,第一夹手气缸(双向 气缸)9立即将夹手打开处于张开状态,当夹手向着第一块料条的被夹边移动时,夹手的上 指处在该料条被夹边的上方,而夹手的下指则处在该料条被夹边的下方。当夹手达到规定 的夹料位置时,第一夹手10的上、下指在第一夹手气缸9的作用下闭合而夹紧料条。之后, 得到料条夹紧信号的直线电机立即启动,驱动第一动子11带动第一夹手10向左做间歇输 送,以实现料条的各种检测和打标等工艺过程。当第一夹手10夹住料条向左边输送达到规定位置后,第一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IC料条输送装置,包括前导轨(1),后导轨(2)、安装板(3)、直线电机定子(4)、直线电机动子导轨(5)、导轨宽度调整电机(6)、直线电机第一动子(7)、直线电机第二动子(13)、前导轨移动导轨(17)、同步齿形带(18)、调整螺杆(19),其特征在于,在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安装气动夹手,在后导轨上同一高度的侧面上开有互不贯通的平行于后导轨料条支承面的料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宜龙田亮唐召来李霖周冠彬
申请(专利权)人: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