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缘效应的96孔酶标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9091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学中酶联免疫使用的酶标板,尤其是:一种无边缘效应的96孔酶标板,是由:上盖、酶标板和酶标板孔组成;其特征在于:酶标板上有96个酶标板孔,酶标板孔为8×12分布,每个孔为大小、形状均相等的正圆形或方形,底端封闭,上端敞开便于培养液加入,周边有侧壁围绕孔的周围;酶标板孔的高度稍高于侧壁形成的平面;在最外一圈孔与酶标板侧围之间存在槽的结构;上盖平坦,与酶标板上面孔形成的平面平行,有裙边,与酶标板之间存在缝隙;孔的分布为矩阵形,每个孔的中心距相等;其中在96孔酶标板的外周孔的外侧增加了新的槽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在ELISA实验时减少内、外孔之间的热动力不平衡问题,使数据均一性提高,从而消除边缘效应,减少实验系统误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学中酶联免疫实验使用的酶标板,尤其是一种无边缘效应的96孔酶标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物学中酶联免疫实验使用的酶标板,在酶联免疫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边缘效应,酶联免疫检测(ELISA)中的边缘效应是指在使用96孔酶标板检测样品时,周边孔的数值总是会高于中间孔的数值,外周孔显色较中心孔深,表现为酶标板读数在均一的实验条件下外周孔的读数高于中间孔;这种现象在实验中常用的96孔板中十分明显;而边缘孔的数量占到总数的1/3,这就意味着因为此误差所导致的影响相当巨大。 产生这种"边缘效应"的原因为96孔板周边孔与中心孔表面热力学特征的不同;但有研究证实在温育中的热力学梯度可能是根本原因之所;聚苯乙烯本身为不良热导体,在实验室的常规ELISA测定中,将酶标板从室温(通常在25t:左右)置于37t:温箱,酶标板也升温时,在外周孔与中心孔之间存在一热力学梯度;酶标板上产生的温度差影响被包被物(如抗原或抗体等)与酶标板的结合以及抗原、二抗或酶标记抗体与被包被物结合的效率,造成温育时间的相对不平衡,从而产生外周孔显色较中心孔深的现象。 为了避免边缘效应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尽量采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边缘效应的96孔酶标板,是由上盖、酶标板和酶标板孔组成;其特征是:孔呈8×12矩阵分布,每个孔为大小、形状均相等的正圆形或方形,底端封闭,上端敞开便于培养液加入,周边有侧壁围绕孔的周围;酶标板孔的高度稍高于侧壁形成的平面;在最外一圈孔与酶标板侧围之间存在槽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耐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