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58292 阅读:4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其是由刹车组件、电磁驱动器以及释放组件所组成,刹车组件与电磁驱动器组设在马达,刹车组件的刹车盘是与马达的转轴连结,而刹车盘设置在底板与刹车板之间,常态下是由弹簧推顶刹车板,使刹车板与底板夹紧刹车盘而使马达处于刹车状态,而释放组件是以可转动的形式套设,且环体是与刹车板连动,而环体的一面及其邻接的构件的一面,分别设有数个凸出件与对应的数个楔形面,使环体转动时,能凭借所述的楔形面与所述的凸出件的相互推顶使环体带动刹车板位移使刹车盘被释放。(*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刹车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手动释放刹车以供检修的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般马达为了使其在停机状态下,其心轴不会随意转动,因此在马达上设置电磁 刹车装置,凭借电磁刹车装置对马达进行刹车动作,使其在停机状态下的心轴不会转动。 然而,当马达要进行检修时,必须转动心轴,因此在电磁刹车装置上设有手动将马 达心轴在停机状态下进行释放的结构,使马达在检修时,不需将马达刹车装置进行拆卸即 可作业。 现有的马达刹车装置,其设置有一马达,以及装设在马达的电磁刹车装置,其中 电磁刹车装置在顶部设有一组装面,并在组装面上方设有一与马达心轴连结的刹 车片;电磁刹车装置设有一 电磁驱动器,设置在刹车片上方并在相对两侧各设有一凹部,在 电磁驱动器底部设有一可朝刹车片进退并用于刹车作用的刹车压板,在各凹部处抵靠设有一n型扳动杆,以其两端抵靠在各凹部,并分别朝下伸设一穿设于电磁驱动器两侧的拉杆,在扳动杆中间部位并朝外伸设一动作杆。 当马达在停机状态下且须进行检修时,是将动作杆朝上扳动,使扳动杆以杠杆作 用通过两侧的拉杆将刹车压板朝上拉动,使刹车压板离开并释放刹车片,如此,马达的刹车 片与心轴能够旋转,以进行检修的动作。 然而,上述构造虽可达到马达在停机状态下,释放心轴的功效,却由于操作时需要 持续地将拉杆朝上拉动,以使刹车压板保持离开刹车片的状态,因此,造成检修时的操作不 方便,费力的定位方式也造成施力操作的困难。 另外,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308564号,其揭示一种马达刹车拨杆装置, 其设有一马达,在马达顶面设有一底部具刹车压板的电磁驱动器,在刹车压板与马达顶面 之间设有一连结马达心轴的刹车片,电磁驱动器并设有一释放刹车片作用的的扳动杆,在 马达顶面枢设一顶撑柱,其顶面形成一环状且高度由低至高的顶撑斜面,以顶撑斜面顶靠 在扳动杆;当马达停机又需要释放刹车片以使心轴转动时,是转动顶撑柱以顶撑斜面较高 位置顶靠扳动杆向上动作并释放刹车片。 即使上述结构以较省力的方式进行定位,仍是必须使用到扳动杆,结构仍是较复 杂;且顶撑柱的顶撑斜面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造成顶撑斜面的磨损,而致使顶撑的作用 渐渐地不明显,也容易造成转动顶撑柱的施力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易地转动释放组件即可将马达刹车装置予以释放进行检修,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的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3 —种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具有一刹车组件、一电磁驱动器以及一释放组件,所 述的刹车组件与电磁驱动器组设在马达上,所述的刹车组件的刹车盘与马达的转轴连结, 而刹车盘设置在底板与刹车板之间,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作动时会磁吸刹车板,而使刹车 盘被释放,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未作动时,则凭借弹簧的推顶,使煞片板与底板夹紧刹车盘 而使马达处于刹车状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释放组件具有一环体,所述的环体外缘凸伸有一连结部以供一手柄部结 合,所述的环体以可转动的形式套设于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且所述的环体是以数个连结件 与所述的刹车板连动,而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与所述的环体在相邻接的一面,其中一者嵌设 有数个凸出件,而另一者则对应设有数个楔形面,使所述的环体与所述的电磁驱动器相对 转动时,能凭借所述的楔形面与所述的凸出件的相互推顶,使所述的环体带动所述的刹车 板位移使所述的刹车盘被释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种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具有一刹车组件、一电磁驱动器以及一释放组件,所 述的刹车组件与电磁驱动器组设在马达上,所述的刹车组件的刹车盘与马达的转轴连结, 而刹车盘设置在底板与刹车板之间,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作动时会磁吸刹车板,而使刹车 盘被释放,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未作动时,则凭借弹簧的推顶,使煞片板与底板夹紧刹车盘 而使马达处于刹车状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释放组件具有一环体,所述的环体供一手柄部结合,所述的环体以可转动 的形式套设在所述的刹车盘外围,且位于所述的煞片板与底板之间,而所述的刹车板与所 述的环体在相邻接的一面,其中一者嵌设有数个凸出件,而另一者则对应设有数个楔形面, 使所述的环体与所述的刹车板相对转动时,能凭借所述的楔形面与所述的凸出件的相互推 顶,使所述的环体带动所述的刹车板位移使所述的刹车盘被释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据此,当使 用者由所述的手柄部转动所述的环体时,会由凭借所述的楔形面与所述的凸出件的相互推 顶,而使所述的环体带动所述的刹车板位移,进而使刹车盘被释放,以达到结构简单且便于 操作的效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刹车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在停机刹车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在释放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部份分解图; 图6是本技术一第二实施例在停机刹车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一第二实施例在释放状态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la-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2_马达; 21-马达本体;22-转轴;23-螺孔;3_刹车组件;31_刹车板;311_上表面;312_下表面;314-定距孔;315-第一释放孔;32-刹车盘;321-通孔;33-底板;34-六角形轮毂;4-电磁 驱动器;41-环槽;42-凹槽;43-穿孔;44-第二释放孔;45-压縮弹簧;46钢珠;5-释放组件;51-环体;511-楔形面;52-连结部;52卜第一支臂;522_第二支臂;53_手柄部;54-第三释放孔;55-钢珠;6-定距环;Bl-螺栓;B2_螺栓;B3_螺栓;C-线圈。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技术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兹以下列实施型态配合图示在下文作详细说明,以令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之。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5,其中,图1是表示本技术一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 2是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刹车组件的分解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在停机刹车 状态时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在释放状态时的剖视图,以及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 型第一实施例的部份分解图。本实施例的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1是实施安装在一马达2 上,其是包括一刹车组件3、电磁驱动器4以及一释放组件5。 马达2具有一马达本体21以及一转轴22,转轴22是穿设于马达本体21的轴心 处,而马达本体21的端面周缘等角度间隔设置有数个螺孔23,本实施例是以三个螺孔为例 绘示说明,但不以此为限。 刹车组件3具有一刹车板31 (电枢片)、一刹车盘32以及一底板33,转轴22是穿 经环状的刹车板31以及底板33,且转轴22邻近马达2连接处设置有一多角形轮毂,本实施 例是以六角形轮毂34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转轴22上的多角形轮毂是穿经刹 车盘32的轴心处,底板33以螺栓B1螺设在各个螺孔23而固定在马达本体21的端面,刹 车盘32设置在底板33与刹车板31之间且其中心形成有一相对应多角形轮毂形状的通孔 321,且刹车板31具有一上表面311以及一下表面312,且其周围等角度间隔分别设置有三 个定距孔314以及两个第一释放孔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刹车手动释放装置,具有一刹车组件、一电磁驱动器以及一释放组件,所述的刹车组件与电磁驱动器组设在马达上,所述的刹车组件的刹车盘与马达的转轴连结,而刹车盘设置在底板与刹车板之间,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作动时会磁吸刹车板,而使刹车盘被释放,在所述的电磁驱动器未作动时,则凭借弹簧的推顶,使煞片板与底板夹紧刹车盘而使马达处于刹车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放组件具有一环体,所述的环体外缘凸伸有一连结部以供一手柄部结合,所述的环体以可转动的形式套设于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且所述的环体是以数个连结件与所述的刹车板连动,而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与所述的环体在相邻接的一面,其中一者嵌设有数个凸出件,而另一者则对应设有数个楔形面,使所述的环体与所述的电磁驱动器相对转动时,能凭借所述的楔形面与所述的凸出件的相互推顶,使所述的环体带动所述的刹车板位移使所述的刹车盘被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丰
申请(专利权)人:产华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