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浮动安装结构,包括端盖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定位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爪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安装后,具有沿轴承径向方向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后,沿轴承径向方向存在间隙,使设备的一端轴承是浮动的,可以实现自动找正,这样就保证了前、后轴承轴之间很好的直线度及同轴度,使前、后轴承与轴之间摩擦力减小,很小的动力就可起动和工作,电机功率降低了很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浮动安装结构。技术背景现有的电机、电动机、水泵等设备中,用于安装转子的前、后轴 承都是固定安装的,当将转子装入后,由于轴承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 的存在,前,后轴承轴之间很难保正很好的直线度及同轴度,导致轴 承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就需要有更多的无 功功率产生,既电机效率不高,能耗却大,同时由于前、后轴承轴之 间很难保证很好的直线度及同轴度,使轴承及轴的磨损加快,这样就 增加了维修成本,使产品有效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找正的轴承浮 动安装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浮动 安装结构,包括端盖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 承座上设置有定位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爪相对应的定位 孔,所述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安装后,具有沿轴承径向方向的间隙。所述定位爪为在与轴承安装孔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至 少两个,相应的,所述定位孔为与轴承安装孔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均匀 分布的至少两个。所述定位爪的前端设置有倒钩。所述定位爪和定位孔分别为四个。本技术采用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后,沿轴承径向方向存在间 隙,使设备的一端轴承是浮动的,可以实现自动找正,这样就保正了 前、后轴承轴之间很好的直线度及同轴度,使前、后轴承与轴之间磨 擦力减小,很小的动力就可起动和工作,电机功率降低了很多。由于 前、后轴承分别与前、后轴承座之间的配合由线接触变成面接触,因 此耐磨性得到很好的改善,使用寿命大大提搞,不用维护和清洗,使 用成本也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卜面以电容式电机水泵前轴承的安装结构为例,对本技术加 以详细描述。如图1、 2中所示,本技术包括端盖和轴承座,对应于本实 施例中为前端压盖2和前轴承座3,所述前轴承座3上具有用于安装 轴承的轴承安装孔(图中为标示),所述前轴承座3上设置有定位爪 31,所述前端压盖2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爪31相对应的定位孔21, 所述定位爪31为与轴承安装孔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四个, 相应的,所述定位孔为与轴承安装孔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四 个。所述定位爪31与定位孔21配合安装后,具有沿轴承径向方向的 间隙23。所述定位爪31的前端设置有倒钩32。安装时,先将前轴承4嵌入前轴承座3内,然后将前轴承座3压 入前端压盖2内,沿轴承径向方向存在间隙,使得前轴承座3与前端压盖2在径向上能够相对移动,构成浮动轴承,从而实现轴承的自动 找正,这样就保证了前、后轴承轴之间很好的直线度及同轴度,使前、 后轴承与轴之间磨擦力减小,很小的动力就可起动和工作,电机功率 降低了很多。所述定位孔21与定位爪31为同轴设置,定位爪31前端有倒扣32,将定位爪31插入定位孔21后,可以使前轴承座3抱 紧前端压盖2而不会脱落。本技术装配方便,零部件精密度要求低,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同轴度及直线度的保证,使电机轴与套之间磨擦力减小,功损降 低。减少维修次数,使产品使用寿命增长。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轴承浮动安装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 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浮动安装结构,包括端盖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轴承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定位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爪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安装后,具有沿轴承径向方向的间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浮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位爪为在与轴承安装孔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相 应的,所述定位孔为与轴承安装孔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至少 两个。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浮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位爪和定位孔分别为四个。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轴承浮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定位爪的前端设置有倒钩。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浮动安装结构,包括端盖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定位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爪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安装后,具有沿轴承径向方向的间隙。本技术采用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后,沿轴承径向方向存在间隙,使设备的一端轴承是浮动的,可以实现自动找正,这样就保证了前、后轴承轴之间很好的直线度及同轴度,使前、后轴承与轴之间摩擦力减小,很小的动力就可起动和工作,电机功率降低了很多。文档编号F16C35/00GK201428745SQ20092015039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陈俊平 申请人:陈俊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浮动安装结构,包括端盖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轴承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定位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爪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爪与定位孔配合安装后,具有沿轴承径向方向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