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金刚石镀膜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5246 阅读:7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金刚石镀膜玻璃,该类金刚石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功能膜层,镀制于玻璃基片表面;以及类金刚石膜层,镀制于功能膜层表面,该功能膜层为可钢化低辐射膜层、不可钢化的低辐射膜层或阳光控制膜层,其中,该功能薄膜最外层的物质为Si3N4、Ti3N4、TiO2、SnO2、SiO2、ZnO或SnZnO3。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镀制出的类金刚石薄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耐磨性以及耐氧化性,在玻璃运输、储藏的过程中起到防止划伤、延缓氧化的作用,并且,该类金刚石膜层不与其它膜层相互侵蚀、反应,经过热处理工艺可挥发。(*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镀膜玻璃
,尤其涉及一种类金刚石镀膜玻璃
技术介绍
目前,镀膜玻璃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基片膜层容易划伤、磨损,并且,银层容易氧化,另外,镀膜玻璃在进行各种冷加工和热处理,如切片、磨边,夹层等处理后,物理化学性能容易发生改变,针对此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玻璃深加工企业使用PE有机贴膜保护基片膜层,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然而,使用基片时,需人工揭膜,该保护膜不能重复利用且不易降解,批量使用会造成大量的固体废物,而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环保材料替代PE有机保护膜对于本领域而言已经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金刚石镀膜玻璃,以克服现有PE有机保护膜需人工揭膜,不易降解而造成大量的固体废物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类金刚石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功能膜层,镀制于玻璃基片表面;以及类金刚石膜层,镀制于功能膜层表面。 其中,该功能膜层为可钢化低辐射膜层、不可钢化的低辐射膜层或阳光控制膜层。 其中,较佳地,该功能薄膜最外层为Si3N4层、Ti3N4层、TiO2层、SnO2层、SiO2层、ZnO层或SnZnO3层,该功能膜层的内层可以包括TiO2层、NiCr层、Ag层、Cu层、SiO2层、ZnO层、SnZnO3层等常规的膜层材料。 其中,该功能膜层最外层的厚度较佳为10~120nm。 其中,该类金刚石膜层较佳为C膜层或CN4膜层。 其中,该类金刚石膜层的厚度较佳为5~40nm,更佳为10~30nm,最佳为15~20nm。 本技术所提供的类金刚石镀膜玻璃,由于类金刚石薄膜具有高硬度且抗氧化性强,该膜层可避免PE有机贴膜的一系列问题,该薄膜对基片膜层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基片膜层划伤、延缓银层氧化速度。并且,镀制该膜层的基片仍可进行各种冷加工和热处理,如切片、磨边,夹层、合中空玻璃等。另外,该薄膜可通过钢化、半钢化或弯钢化等热处理方式去除,去除后基片恢复原有膜层结构及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类金刚石镀膜玻璃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类金刚石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类金刚石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类金刚石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类金刚石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玻璃基片200功能膜层 300类金刚石膜层 0玻璃基片 1功能膜层 2Si3N4层 3、6、9、12类金刚石膜层 4功能膜层5SiO2层 7功能膜层,包括Cr层、SnZnO3层 8TiO2层10功能膜层 11SnZnO3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阐述了一种镀膜玻璃的保护方法,即在镀膜玻璃的外表面镀制一层类金刚石薄膜,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简称DLC)薄膜的碳原子键主要以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存在,石墨是无定形碳中含sp3键的亚稳态结构,它的光学透过率、硬度、折射率与金刚石十分接近,其化学惰性和抗腐蚀能力用于基片的最外层,可以起到防潮和防化学试剂腐蚀的作用。此外,该薄膜具有较低的成膜温度、原子光滑表面以及较大的硬度,因此,类金刚石薄膜易于均匀而大面积溅射沉积,镀制成膜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满足工业化生产。镀膜玻璃的外表面镀制一层类金刚石薄膜后,在耐磨性、防划伤、延缓氧化时间等方面保护原有膜层结构。并且该膜层可通过厚度的调节,控制颜色值变化,使玻璃整体外观颜色不受影响。膜层镀制后,在运输过程中可省去玻璃之间的保护措施,如珍珠棉、瓦楞纸等。 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类金刚石镀膜玻璃,图1为本技术类金刚石镀膜玻璃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类金刚石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100;功能膜层200,镀制于玻璃基片表面;以及类金刚石膜层300,镀制于功能膜层表面。 其中,该功能膜层200为可钢化低辐射膜层、不可钢化的低辐射膜层或阳光控制膜层。 较佳地,该功能薄膜最外层为Si3N4层、Ti3N4层、TiO2层、SnO2层、SiO2层、ZnO层或SnZnO3层。并且,最佳为最外层物质为Si3N4,因为其钢化后,类金刚石层即可以去除,其表面没有任何的颜色差异,也没有膜层之间的相互侵入,并且Si3N4层与C层之间的附着力较强。 较佳地,该功能膜层200最外层的厚度为10~120nm。 其中,该类金刚石膜层300镀制于镀膜玻璃的最外层,该膜层材料为C或CN4,且更优选为C。 其中,该类金刚石膜层300优选厚度为5-40nm,更优选厚度为10-30nm,最优选厚度为15-20nm。 其中,该CN4膜层优选厚度为5-40nm,更优选厚度为10-30nm,最优选厚度为15-20nm。 本技术在镀膜玻璃的外表面镀制一层类金刚石薄膜,在耐磨性、防划伤、延缓氧化时间等方面保护原有膜层结构,其可以通过镀制类金刚石层以及未镀金刚石层的镀膜玻璃经盐雾、研磨、室外暴露等方式所测试的数据进行比较说明。 下表中可以显示镀制石墨层通过Abraser研磨机研磨前后的透过率变化,其中 1为未镀制类金刚石膜层普通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 2为镀制类金刚石膜层的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 表1研磨前后数值比较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50转还是200转,镀制类金刚石膜层都远远低于未镀制类金刚石膜层的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 表2为镀制不同厚度μ的类金刚石膜层,比较其耐磨性,其中 1μ=35nm 2μ=20nm 3μ=15nm 4μ=6nm 表2不同厚度的耐磨性能比较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膜层越厚,其耐磨性就越好。样片1中,类金刚石膜层厚度为35nm时,其耐磨性在200转的时候就表现的相对较差,当类金刚石膜层厚度为15~20nm时,其效果反而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类金刚石膜层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并且综合考虑材料利用率,厚度最优选为15~20nm。 下表是通过加速氧化盐雾箱放置,进一步验证类金刚石膜层在抗氧化能力方面的效果。 表3不同厚度的类金刚石膜氧化时间 从表3中也可以看出,具有类金刚石膜层的基片,其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另外,对于具有类金刚石膜层的玻璃基片而言,并不是类金刚石膜层越厚,其抗氧化性能效果最好,而厚度为15nm~20nm的类金刚石薄膜,在抗氧化性能方面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上述三个表格,可以得出,类金刚石膜层厚度最优选15-20nm。 另外,本技术上述类金刚石镀膜玻璃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玻璃基片; 步骤2在玻璃基片表面沉积功能膜层; 步骤3在该功能膜层表面沉积一类金刚石膜层。 其中,该步骤2及步骤3中,对于沉积工艺和沉积工艺的工艺参数没有具体的限制,其中,能够沉积各膜层的多种已知的沉积方法都可以选用,例如,化学气相沉积及阴极电弧蒸镀方式沉积等,在本技术中实施例以磁控溅射方法沉积所有膜层。同时,对于可形成本技术的包括磁控溅射在内的多种已知的沉积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完全有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金刚石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基片;    功能膜层,镀制于玻璃基片表面;以及    类金刚石膜层,镀制于功能膜层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烁徐伯永宋宇李彬陈可明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天津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