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振才专利>正文

B超胃肠造影剂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900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B超胃肠造影剂制造工艺制得的造影剂,填补了B超对胃肠道病变检查的空白。本工艺过程是:将挑选合格的海螵蛸,经洗刷、浸漂、干燥、除硬膜、粉碎、过筛、消毒、制得的海螵蛸细粉80%与20%研细的100目白芨细粉混合均匀分装交囊,即制得所需要的造影剂。经过四年对一千多病例的临床实验,超声符合率可达96.2~98.6%。(*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工艺制得的造影剂命名为ST-1胃肠造影剂,即B超胃肠造影剂。本工艺还适用于某种治疗伤口溃烂及止血药物的制备。现检索出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四期第三卷248~250页上刊登的题目为“中医理论的X线诊断学研究”一文经与本专利技术仔细对照,发现该文与本专利技术不属同一类别,也就是说,国内外还设有与本专利技术相近似的研究。由于胃内粘液、声阻抗等因素的干扰,又设有找到适用的B超胃肠造影剂的制造工艺,所以B超尚不能检查胃肠道的病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影剂的制造工艺,所制得的造影剂填补了B超对胃肠道病变检查的空白。本工艺及实施例如下挑选→洗刷→浸漂→干燥→除硬膜→粗碎→细碎→干燥→过筛→消毒→装胶囊,1、挑选从海螵蛸中精选出长9Cm以上、宽5Cm以上、厚1.5Cm以上,色白,完整者。2、洗刷用清水软刷将挑选出的海螵蛸洗刷干净。3、浸漂将洗刷净的海螵蛸用清水浸漂在池中2~3日,上用重物压住勿令浮起,每日换水1~2次,漂至无咸味及腥臭气为度。4、干燥将浸漂好的海螵蛸用日光晒干或用低温干燥法干燥(不超过50℃),或用真空干燥法干燥使海螵蛸内部水气蒸发。5、除硬膜将干燥好的海螵蛸两个表面的硬脆角质、半透明的皮膜用手工或机械方法除去。6、粗碎将除去硬膜的海螵蛸粉碎为粗粉。7、细碎将海螵蛸粗粉再加工为细粉。8、干燥为了方便过筛,细碎后的海螵蛸细粉,再干燥一次,为低温干燥(不超过50℃)使细粉充分干燥。9、过筛将干燥后的细粉过100目筛。10、消毒将过筛后的细粉置硫化罐内经SO2气体消毒,再摊放置紫外线灯下照射15分钟。海螵蛸细粉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在80%以上,胶质、有机质在10%以上。11、装胶囊将80%的海螵蛸细粉与起胶质作用的20%的100目白芨细粉,混合均匀,分装胶囊。即制得B超胃肠造影剂。其造影原理如下造影剂中的碳酸钙中和胃酸后产生CO2气泡,饮水500~1000毫升后呈“雪花状”浮游现象,由于造影剂中的胶质物质对溃疡、癌肿粘膜表面上能逐渐积聚、融合成索块或光团图象,形成明显的界面,由于造影剂能使胃腔充盈造成胃壁粘膜在声阻抗方面的差异,从而显示胃形态、位置、胃腔大小,胃壁厚度,排空时间及胃病变所在情况;能显示胃肠功能紊乱;显示小肠、盲肠、结肠各部位的病变。用本工艺试制成的B超胃肠造影剂,从1983年至1987年6月止,共做了1323例病例,对胃炎、胃窦炎、慢性线表性胃炎、胃下垂、胃癌及胃肠道肿瘤进行诊断,并与X线、胃镜、病理活检、手术对照,超声符合率可达96.2~98.6%。附贵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检索出的一篇文献及对检索结果的分析报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B超胃肠造影剂的制造工艺,由挑选,洗刷,干燥,粉碎,制剂构成,其特征在于,洗刷后,要经过浸漂,干燥后经过除硬膜,粉碎后经过过筛,消毒等工艺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B超胃肠造影剂的制造工艺,由挑选,洗刷,干燥,粉碎,制剂构成,其特征在于,洗刷后,要经过浸漂,干燥后经过除硬膜,粉碎后经过过筛,消毒等工艺过程。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挑选过程是精选出长9Cm以上,宽5Cm以上,厚1.5Cm以上,色白,完整的海螵蛸。3.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洗刷净的海螵蛸用清水浸漂在池中2~3日,上用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才
申请(专利权)人:宋振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