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器主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631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防滑器主机结构,该结构包括设有多个板卡的插笼和套设在插笼外部的机箱;插笼由上板体、下板体、左板体、右板体和后板体固定拼接构成,上、下板体和左、右板体为镂空板,上、下板体的结构相互对称,左、右板体的结构也相互对称;在后板体内侧设有一控制线路板,该控制线路板上设有多个呈上下方向排列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槽,各板卡一端设有与所述矩形欧式连接器插槽配合插接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各板卡通过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对应插设于相应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滑器主机结构使板卡与控制电路板插接稳定可靠;该插笼为镂空结构,可使其内部通风性良好、利于散热,且结构简单、部件少、重量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子控制产品的结构,尤其是一种铁路车辆上使用的防滑器主机结构
技术介绍
防滑器是高速制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装有盘形制动或其它单元制动机的四轴客车制动系统中,也可用于机车作为防空转和防滑装置。防滑器的主要功能是,l)制动时能有效地防止轮对因滑行而造成的踏面擦伤;2)制动时能根据轮轨间粘着的变化调节制动缸压力,实现调节制动力,充分利用轮轨间粘着得到较短的制动距离。 上述的防滑器主要由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构成;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有防滑器主机和速度传感器等;所述执行部分包括有防滑排风阀和压力继电器等。其中防滑器主机作为防滑器的控制中心是设置在车辆内部的,其接收四路速度传感器的速度脉冲信号,通过对信号的调理、计算、比较,作出各种决策,控制各防滑排风阀执行相应动作,使相应的制动缸排风或充风。 由防滑器主机的功能及其安装位置决定了防滑器主机的结构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防滑器主机设置在车辆内部时需要放置稳定,且要求安装及维护方便。 2)由于防滑器主机内设置有多个与线路板插接的板卡,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要求防滑器主机内部通风性良好,以利于散热使内部电路元件正常工作。 3)防滑器主机为车载装置,应尽量减轻重量,因此,要求其结构简单、部件少、重量轻。 4)由于防滑器主机需要发送和接收多个电信号,且多个板卡与电路板为插接连接,因此,要求板卡插接稳固、可靠,插头与插座接触良好,信号传输畅通。 由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符合上述诸多要求的防滑器主机结构,以满足防滑器在铁路车辆上实际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器主机结构,该结构可使板卡与电路板插接稳定、可靠,从而保证板卡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性能。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器主机结构,该结构内部通风性良好,利于散热。 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器主机结构,该结构便于安装且可稳定地设置在车辆内部。 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器主机结构,其结构简单、部件少、重量轻。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滑器主机结构,该结构包括设有多个板卡的插笼和套设在插笼外部的机箱;所述插笼由上板体、下板体、左板体、右板体和后板体 固定拼接构成,所述上、下板体和左、右板体为镂空板,所述上、下板体的结构相互对称,所 述左、右板体的结构也相互对称;在后板体内侧设有一控制线路板,该控制线路板上设有多 个呈上下方向排列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槽,所述各板卡一端设有与所述矩形欧式连接器插 槽配合插接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各板卡通过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对应插设于相应的矩 形欧式连接器插槽中。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板体设有多个呈前后方向设置的上导 轨;下板体设有多个与上导轨对应设置的下导轨;所述各板卡的上下边能滑动设置于所述 对应的上、下导轨中。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板体沿其前侧边缘设有一上压条;所 述下板体沿其前侧边缘设有一下压条。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各板体由螺钉固定连接。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由一机箱壳和一罩设在机箱壳上的 机箱盖构成;所述插笼放置在机箱壳内,插笼底部和机箱壳底部由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机 箱盖设有两侧板,该两侧板固定于机箱壳的两侧面。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壳后侧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设有 能与铁路车辆固定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多个安装孔。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的前侧设有一大面板和一小面板。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机箱壳后部且位于机箱壳下侧设有一 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的端子排,该端子排外侧罩设一端子盖。 由上所述,本技术的防滑器主机结构可使板卡与控制电路板插接稳定、可靠, 从而保证板卡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性能。再者,本技术中插笼采用镂空的结构,不仅 可使其内部通风性良好、利于散热,而且具有结构简单、部件少、重量轻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其中, 图1 :本技术的防滑器主机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防滑器主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的防滑器主机结构的插笼结构示意图。图4 :本技术的防滑器主机结构中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和插槽的示意图。图5 :现有的印刷电路板总线连接器插座和金手指插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防滑器主机结构,该结构包括设有多个板 卡17的插笼1和套设在插笼1外部的机箱2 ;如图3所示,所述插笼1由上板体11、下板 体12、左板体13、右板体14和后板体15固定拼接构成,所述上、下板体11、12和左、右板体13、14为镂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板体11、12上分别设有两排长方形透孔111和 121,以使上、下板体的板面大部分被镂空,并且,所述上、下板体11、12的结构相互对称;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右板体13、14上分别设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透孔131和141,以使 左、右板体分别只保留有四周的边框,所述左、右板体13、14的结构也相互对称;在本实施 方式中,所述各板体是由螺钉固定连接的(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在 后板体15内侧设有一控制线路板16,该控制线路板16上设有多个呈上下方向排列的矩形 欧式连接器插槽161 (即VME总线标准的连接器插槽),所述各板卡17 —端设有与所述插 槽161配合插接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171,各板卡17通过插头171对应插设于相应的插 槽161中。 在现有的类似结构中,通常板卡与控制电路板之间是采用印刷电路板总线连接器 (即STD插座和金手指插头)进行连接的(如图5所示);这种连接器存在抗污染能力差, 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缺点;其印刷线路板上的金手指是在制作印刷线路板的厂家生产的, 由于其机械尺寸不严密或在使用中使用者拔插方法不当,会造成控制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插 座损坏,同时,在粉尘较多、湿气较大的使用环境中,其插头和插槽之间积蓄粉尘而造成信 号接触不良,使得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而本技术中的板卡17与控制电路板16之间是采用欧式连接器的插头和插槽进行连接的(如图4所示);因此,本技术可使板卡与控制电路板插接稳定、可靠,从而保证板卡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性能。再者,本技术中插笼采用镂空的结构,不仅可使其内部通风性良好、利于散热,而且具有结构简单、部件少、重量轻的优点。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上板体11设有多个呈前后方向设置的上导轨112 ;下板体12设有多个与上导轨112对应设置的下导轨122 ;所述各板卡17的上下边能滑动设置于所述对应的上下导轨112、 122中。 如图3所示,所述上板体11沿其前侧边缘设有一上压条113 ;所述下板体12沿其 前侧边缘设有一下压条123。当板卡17插设在控制电路板16后,可由上、下压条113U23 将各板卡17固定,防止板卡17从控制电路板上松脱。 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2由一机箱壳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器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设有多个板卡的插笼和套设在插笼外部的机箱;所述插笼由上板体、下板体、左板体、右板体和后板体固定拼接构成,所述上、下板体和左、右板体为镂空板,所述上、下板体的结构相互对称,所述左、右板体的结构也相互对称;在后板体内侧设有一控制线路板,该控制线路板上设有多个呈上下方向排列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槽,所述各板卡一端设有与所述矩形欧式连接器插槽配合插接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各板卡通过矩形欧式连接器插头对应插设于相应的矩形欧式连接器插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峰莫钧项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