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位器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586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位器连接组件,所述的变位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一侧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平板状的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一表面上凸设有两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平板状的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表面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连接轴对应的位置凸设有两支承部件,每一个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一定位槽,所述的两连接轴能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两支承部件的定位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快捷方便,抗扭强度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位器连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设在焊接翻转变位器与转胎之间变位器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在电力机车制造中,顶盖、底架、牵引梁、承载梁是电力机车的主要组成部件。上述部件是由不同种类的板料、型钢以及折弯件等零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联成一体,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焊接作业。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分布没有规律,在空间的任何一个方向都可能存在。由于电力机车制造中,焊缝的焊接要求尽可能釆用船形焊缝。在现场加工生产过程中,根据焊接工艺的要求需要对被焊接部件的不同工位进行焊接作业,因此在焊接时需要经常将被焊接件进行多个角度和方向的翻转,以选择最佳的焊接位置。为满足工艺要求,对不同的部件需要设计不同的转胎(能转动的工装)。在组对和焊接时,转胎需要在同一变位器上进行互换。目前在生产不同车型时,不同车型的相同或相似部件在组装时需要设计不同的工装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在焊接过程中,通常在变位器与转盘的结合位置分别对应设有带螺孔的连接端,通过螺栓与螺孔配合将变位器与转盘连接紧固连接。但这样的结构还存在不足之处1、通常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连接端处设置的螺栓与螺孔数量较多,在更换转胎时,需要拆除所有螺栓,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延长了作业时间,并且由于螺孔分布的位置不同,拆卸时需要工作人员根据不同螺孔选择适合的工位,费时费力,这样使得转胎的更换极为不便;2、由于变位器与转胎通过螺栓连接,变位器在升降或旋转时,在连接处的螺栓上4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对螺栓造成破坏,甚至影响变位器与转胎的正常使用。另外,在公告号为CN2827614Y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平衡式焊接变位器,包括横梁、立板、扇形齿轮等部件,花盘安装在横梁上,横梁通过扇形齿轮驱动转动,横梁与立板通过连接轴相连接,连接轴可绕横梁转动,其连接轴与横梁之间采用固定连接,虽然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加强了转胎(包括花盘和连接轴)与变位器之间抗应力能力,但这样的结构不能根据需要更换转胎,不适于多种不同形状部件的船形焊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位器连接组件,该变位器连接组件既能够使变位器与转胎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够为转胎提供足够的转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位器连接组件,所述的变位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一侧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平板状的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一表面上凸设有两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平板状的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表面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连接轴对应的位置凸设有两支承部件,每一个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定位槽,所述的两连接轴能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两支承部件的定位槽中。其中,所述的两连接轴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的两支承部件为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两支承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上,并且该中空结构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的中空结构一侧开口,所述的定位槽为该中空结构的内壁形成的U型定位槽。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U型定位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U型定位槽的开口方向正交,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U型定位槽的开口方向为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外侧。其中,在所述的第一支承部件的u型定位槽的开口处设有压板,可防止插装该u型定位槽中的第一连接轴,在连接件转动的过程中从u型定位槽中脱出。其中,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心处开设有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装配孔。该装配孔用于与变位器立柱上的转盘中央的突起部分配合安装。其中,在所述的两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结合处设有加强筋板。其中,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螺孔,用于第一连接板与转胎之间通过螺栓配合安装,以及第二连接板与变位器的转盘之间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由碳素结构钢材料制造。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点1、 由于本技术变位器连接组件连接于变位器与转胎之间,变位器连接组件相对设置的两连接件上的连接轴与支承部件的U型定位槽枢接,在更换转胎时,转动转胎至适当的操作位置,通过外力将转胎提起,逐一将两连接轴分别从u型定位槽中脱出,再拧下螺栓,将第一连接件与转胎分离,随后,第一连接件与另一转胎通过螺栓连接,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组装,使变位器与转胎相连接,随后就可进行焊接作业。本技术具有安装及拆装快速、灵活方便的优点。2、 由于本技术变位器连接组件釆用连接轴与U型定位槽枢接的连接方式,变位器的驱动装置通过转盘带动变位器连接组件进行旋转,此时圆柱形的连接轴与U型定位槽的圆弧形内壁接触,当转盘的升降和旋转时,这样圆柱面与圆弧面的接触会大大减小变位器连接组件上的应力集中,增强了变6位器连接组件的抗扭能力,可为转胎转动传递足够的转矩。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变位器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变位器连接组件;l-第一连接件;ll-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轴; 13-第二连接轴;2-第二连接件;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支承部件;23-第二支承部件;3-压板;4-装配孔;5-加强筋板;6-螺孔;7-变位器立柱;8-变位器立柱上的转盘;9-转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 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l为本技术变位器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 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变位器连接组件100用于连接在焊接翻转 变位器与转胎之间,该变位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第 一连接件l的一侧面与第二连接件的一侧面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连接件l包 括平板状的第一连接板ll,在第一连接板11的一表面上凸设有两连接轴12、 13,第二连接件2包括平板状的第二连接板21,在第二连接板21的表面上与第一连接板ll的两连接轴的位置对应凸设有两支承部件,即在第二连接板21与 第一连接板U相对应的表面上设有两支承部件22、 23,两支承部件22、 23的 位置分别对应于两连接轴12、 13;支承部件22、 23分别具有一定位槽,连接 轴12、 13能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支承部件22、 23的定位槽中,使得第一连接件l 与第二连接件2枢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的两连接轴12、 13均呈圆柱形,包括第一连接 轴12和第二连接轴13,第一连接轴12和第二连接轴13沿第一连接板11的长度 方向设置。第一连接轴12和第二连接轴13间隔一定距离,其位置靠近第一连 接板ll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两连接轴12、 13与第一连接板11的连接位置 焊接有多个加强筋板5,加强筋板5呈周向分布在两连接轴12、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位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位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一侧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平板状的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一表面上凸设有两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平板状的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表面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连接轴对应的位置凸设有两支承部件,每一个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一定位槽,所述的两连接轴能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两支承部件的定位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明武怀礼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