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532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其包括:一反射式灯罩组件、一热管组件及一发光组件。其中,该反射式灯罩组件具有一开放式壳体、一成形在该开放式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及一成形在该容置空间内而设置在该开放式壳体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结构。该热管组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且设置在该开放式壳体上。该发光组件设置在该热管组件上,并且该发光组件的一发光面面向该开放式壳体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实现较高的发光效能。此外,通过该热管单元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散热效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式发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散热及高发 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发展各种技术,创作出适用于人们生活所需的商品,照明设 备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关键,因为在电灯专利技术之前,几乎所有的工作在太阳下山后即无法进行;但是有了照明设备后,在夜晚里人们仍可进行所有的生产 及技术研发工作,因此照明设备实为近代技术得以精进的一大利器。在现代的照明设备的产业中,其应用的领域大致分为两种 一为营建业 上的利用,其包含有一般住宅、商业大楼及户外交通的照明(例如铁路、 公路),其目的是为了提供舒适、美观及安全化的装置;另一种应用为商品的零件,包括汽车的车灯、室内灯具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光源的利用。就全球照明设备的市场需求,其中于公元2000年时,全球最大的市场集中于美 国,且其整体市场上的消费金额更是逐年递增,由此更可看出该消费市场的 潜力,全球的经济的成长过程中,配合着国际节约环保意识的抬头,致使各 国对于高效率节约能源的照明设备需求增加。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发光装置,实为目前 设计者所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 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其通过热管组件与多种反射式结构的配合,以达到高 散热效能(高导热效能)及高发光效能(高光利用率)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高 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其包括 一反射式灯罩组件、 一热管组件及一发光组件。其中,该反射式灯罩组件具有一开放式壳体、 一成形在 该开放式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及一成形在该容置空间内而设置在该开放式壳 体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结构。该热管组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且设置在该 开放式壳体上。该发光组件设置在该热管组件上,并且该发光组件的一发光 面面向该开放式壳体的内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一反射结构的使用,将该发光组 件所产生的光束有效率地反射至该反射式灯罩组件的外部,因此本技术 具有较高的发光效能。此外,通过该热管组件的使用,将该发光组件所产生 的热量有效率地传送至该反射式灯罩组件,因此本技术具有较高的散热 效能。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技术的目 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到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 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一 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1B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一 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1C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一 实施例的另一种容置空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1D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一 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反射结构的部分前视示意图2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二实 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3A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三 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三 实施例的第三反射结构与热管组件配合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四实 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5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五实 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6A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六 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6B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六 实施例的底视示意图;以及图7为本技术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的第七实 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反射式灯罩单元la开放式壳体10a卡固槽 100a容置空间lla容置空间 lla'第一反射结构12a第一反射结构12a'镜面120a'热管单元 2a发光单元3a发光面 30a光束La反射式灯罩单元lb开放式壳体10b第一反射结构 12b发光单元3b发光面 30b第二反射结构4b锥体 40b锥部400b底部 401b第二反射层41b光束 Lb反射式灯罩单元lc容置空间llc第一反射结构 12c热管单元2c发光单元 3c第三反射结构5c锥体 50c第三反射层51c锥部 500c底部501c光束 Lc反射式灯罩单元ld开放式壳体 6函卡固槽 100d热管单元2d发光单元 3d反射式灯罩单元le开放式壳体10e穿孔 100e壳体部101e基部 102e热管单元2e反射式灯罩单元If开放式壳体10f穿孔 100f壳体部101f基部 102f热管单元2f开放式壳体 10g散热结构103g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至图IB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 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其包括 一反射式灯罩组件la、 一热管组 件2a及一发光组件3a。其中,该反射式灯罩组件la具有一开放式壳体10a、 一成形在该开放式 壳体10a内的容置空间lla、及一成形在该容置空间11a内而设置在该开放 式壳体10a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结构12a。此外,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 所举例而言,该开放式壳体10a的外型可为一具有一开口的杯状,并且该开 放式壳体10a的内表面的形状可为一弧面。此外,该第一反射结构12a可为 一由反射材料所构成的第一反射层,并且该开放式壳体10a的内表面具有至 少两个卡固槽100a。然而,上述有关"该开放式壳体10a的外型"与"该开放式壳体10a的 内表面的形状"的界定只是用来举例而言,而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例 如请参阅图1C所示,该容置空间lla'可为一梯形。例如请参阅图ID 所示,该第一反射结构12a'可由多个镜面120a'所组成,并且该等镜面120a '的形状或大小可由设计者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设计。另外,该热管组件2a可为一热管。该热管组件2a容置于该容置空间lla 内并且设置在该开放式壳体10a上,并且该热管组件2a的两端分别卡固在上 述两个卡固槽100a内。换言之,该热管组件2a连接于该反射式灯罩组件la 并且设置于该反射式灯罩组件la内。此外,该发光组件3a可为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组件3a设置在该热管组件2a上,并且该发光组件3a的一发光面30a面向该开放式壳体10a的内表面。换言之,该发光组件3a设置在该热管组件2a的底面上,并且该发光组件3a的发光面30a面向涂布于该开放式壳体10a内表面的第一反射结构12a。此外,该发光组件3a可通过一沿着该热管组件2a的导线来得到所需的电力来源。因此,通过该第一反射结构12a的使用,将该发光组件3a所产生的光束La有效率地反射至该反射式灯罩组件la的外部,因此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发光效能。此外,通过该热管组件2a的使用,将该发光组件3a所产生的热量有效率地传送至该反射式灯罩组件la,因此本技术具有较高的散热效能。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反射式发光模块还进一步包括 一第二反射结构4b,该第二反射结构4b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散热及高发光效能的反射式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反射式灯罩组件;    一热管组件,其连接于该反射式灯罩组件并且设置于该反射式灯罩组件内;以及    一发光组件,其设置在该热管组件上,并且该发光组件具有一面向该反射式灯罩组件的内表面的发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秉龙杨秉洲郑淯仁
申请(专利权)人: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