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4378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构建一种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滤光片、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插芯适配器相对设置,所述滤光片镀膜面与所述激光器的发射光路成45度设置,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插芯适配器之间接收所述滤光片折射的光线,所述光接收器的入射光路与所述插芯适配器成90度设置,所述插芯适配器的端面倾角为10度到12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中不再需要设置隔离器件,不仅简化了结构设计、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隔离器的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纤传输过程中,通常有一定的回波损耗,回波损耗是反映光纤传输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在光纤传输中广泛应用,在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中的通常做法是在系统中加入光隔离器,其主要原理为采用"起偏器一45。角法拉第(Farady)旋转器一检偏器"方式。检偏器沿着Farady旋转方向与起偏器成45度角,这样使得正向传输的光可以近乎无衰耗地通过。由于法拉第旋转器旋转角转动方向只与外加恒磁场方向有关,因而回返光经过检偏器45度角旋转器后偏振态与起偏器的偏振方向正交,使回返光不能通过,起到光隔离的作用。 目前,在单光纤双向传输组件中,其内部空间狭小,半导体激光器(LD)的焦距很小,与光插芯适配器间隔在3 4mm左右,在该范围还内需放置隔离器与滤光片。因此隔离器的采用对结构设计及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生产效率和光路耦合也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极大的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构建一种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隔离器件导致的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光传输质量差以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滤光片、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插芯适配器相对设置,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信号经所述滤光片后,部分折射光信号进入所述光接收器,部分透射的光信号进入所述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所述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的端面倾角为10度到12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插芯适配器的端面倾角为11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激光器的发射光路与所述插芯适配器的端面的法线顺时针方向成呈16度角。 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插芯适配器为陶瓷插芯适配器。:所述激光器的透镜表面设置增透膜。:所述插芯适配器端面设置增透膜。 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增透膜为五层,从镀膜基材开始的底层膜到顶层膜依次为二氧化硅、五氧化二钽、二氧化硅、五氧化二钽、二氧化硅。 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增透膜从镀膜基材开始的各层厚度分别为二氧化硅为180 193nm、五氧化二钽为130 140nm、二氧化硅为180 193nm、五氧化二钽为130 140nm、二氧化硅为180 193nm。 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滤光片为0. lmm的滤光片。 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所述插芯适配器的端面倾角为IO度到12度,能将光纤传输中的回波损耗保持在35dB以上,通过这种设计,在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不再需要设置隔离器件,不仅简化了结构设计、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插芯适配器的倾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激光器与光纤的倾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增透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构建一种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包括激光器1、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2、滤光片3、光接收器5,所述激光器1与所述插芯适配器2相对设置,所述激光器1发射的光信号经所述滤光片3后,部分折射光信号进入所述光接收器5,部分透射的光信号进入所述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2,所述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2的端面倾角a为IO度到12度。 根据菲涅尔反射原理,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遇到折射率跳变的界面时会发生菲涅尔反射。在工程上,平面研磨光纤纤芯与空气的界面会产生约4%的菲涅尔反射(速率不同会有细微变化),回波损耗的典型值约为14dB,该回损指标远低于STM-4等长距传输中27dB的最低回损指标值。单模光纤与激光器耦合时,把陶瓷插芯适配器的端面磨成斜面,使反射光的入射角大于光纤入射临界角,从而回反光进入包层最终泄漏出去。因而选择适当的端面倾角,回损可得到较好的控制。通常的陶瓷插芯适配选用8°的斜面倾角,这是根据符合G652协议的单模光纤其临界角度为6.94。来设定的。理论上只要把界面的斜面角度磨成比6.94°大,就可以使反射回来的光的入射角度偏离6.94。就会在传输中超过全反射的角度而发生耗散,从而不会干扰入射光源及系统。虽然8°的斜面倾角已大于6.94。的入射临界角度,但是由于光纤自身的约为65dB左右的瑞利散射和斜面端面的粗糙、凸凹不平、抛光划痕等原因引起的光散射,倾角一致性的偏差,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长距传输的时候还是要采取引入隔离器来控制回损。因此斜面倾角选取为a为IO度到12度基于以下两点考虑l.保证回返光完全的进入包层泄漏出去,该角度须大于6.94。,同时其抑制回返光的能力随着角度增大而增强。2。保证必要的耦合功率,为保证传输其最终耦合进入光纤的光功率需> 2mW,而倾角越大,耦合效率越低,根据非球透镜激光器的功率大小(7mW)和在插芯存在倾角度时的耦合效率(11度约为30%左右),因此选取11度作为倾角值是最佳值。 本技术中,所述插芯适配器2的端面倾角a为IO度到12度,所述插芯适配器的端面倾角最佳值为ll度,所述插芯适配器为陶瓷插芯适配器。选用11°作为陶瓷插芯适配器的端面倾角时,相对于8。的斜面倾角,其由于端面反射的回损光可提高20个dB,即使考虑到光纤自身的瑞利散射约为65dB左右和斜面端面的粗糙、凸凹不平、抛光划痕等原因引起的光散射,倾角一致性的偏差。其回损可保持在35dB以上。可满足无隔离器下高速率4长距传输的回损要求。 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激光器的发射光路与所述插芯适配器的水平顺时针方向成16度角。本技术中,通过改变激光器相对于光纤的耦合方式,来提高激光器的入光纤的功率。本实施例中,激光器相对于光纤以一倾角方式耦合来提高激光器的入光纤的功率。根据光线折射理论从激光器发出的光源进入到有倾角的光纤的过程如图3所示设激光器的发射光路与插芯适配器的水平顺时针方向的角度为al,插芯适配器端面倾角为a,激光器的发射光路与光纤的相对角度为a2,若空气折射率与光纤芯径折射率分别为1. 05和1. 455,则: SinalXl. 05 = SinaXl. 46a = 11°则al = 16° 即激光器与光纤的相对角度为a2 = 5° 因此采取激光器与光纤呈5。角时可有效耦合,提高激光器进入光纤的功率。在工艺上的实现方式为设计一底面与上表面夹角为5°面的管芯套,内置一凸起,利用激光器底座的卡口定位即可严格控制倾斜角度,在操作及工艺复杂程度无大的增加,其最终效果为相对于常规耦合方式,其入纤光功率可增加15% 20%左右。 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激光器的透镜表面设置增透膜4,所述插芯适配器端面设置增透膜4。所述增透膜4为五层,从镀膜基材开始的底层膜到顶层膜依次为二氧化硅41、五氧化二钽42、二氧化硅43、五氧化二钽44、二氧化硅45。所述增透膜4从镀膜基材开始的各层厚度分别为二氧化硅41为180 193nm、五氧化二钽42为130 140nm、二氧化硅43为180 193nm、五氧化二钽44为130 140nm、二氧化硅45为180 193nm。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光纤双向传输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滤光片、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插芯适配器相对设置,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信号经所述滤光片后,部分折射光信号进入所述光接收器,部分透射的光信号进入所述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头的插芯适配器的端面倾角为10度到12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元庆王远毛虎胡海军雍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思达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