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宏专利>正文

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1465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包括前基座(2)和后基座(3),所述前基座(2)安装在“U”形前吊架(4)的底部,在前吊架(4)顶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减震套(6);所述前吊架(4)的后方设有与之结构相同的“U”形后吊架(5),该后吊架(5)通过矩管(7)与前吊架(4)连接,在后吊架(5)的底部安装后基座(3),所述后吊架(5)顶部的左右两端也焊接减震套有(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发动机振动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都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增加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并且维修和装配更简洁、方便。同时,发动机功率输出更平稳,发动机相对整车位置降低,使底盘更平稳,振动更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三轮摩托车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托架。
技术介绍
目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的安装方式通常是将发动机置于前、后基座上,前、后基 座与三轮摩托车的车架固定连接。这种安装结构存在的不足是 1、发动机的左右方向没有约束,发动机在车架上紧固性不好,这会导致发动机输 出的功率不稳定; 2、以上结构只是一次减震形式,仅对发动机上下方向有一定的减震效果,发动机 工作过程中传递到车架上的震动量较大,容易引起三轮摩托车整车振动,甚至会产生共振, 导致零部件破损,从而影响整车的使用寿命; 3、发动机相对整车位置偏高,使得三轮摩托车的底盘不平稳,震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良好的三轮摩托车发动 机摇篮形托架。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包括前基座和 后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安装在"U"形前吊架的底部,在前吊架顶部的左右两端均 焊接有减震套;所述前吊架的后方设有与之结构相同的"U"形后吊架,该后吊架通过矩管 与前吊架连接,在后吊架的底部安装后基座,所述后吊架顶部的左右两端也焊接有减震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仍然固定在前基座和后基座上,由前、后 基座限制发动机上下方向的自由度,并通过连接处的胶套一次减震;前吊架和后吊架分别 通过减震套与车架连接,"U"形结构的前、后吊架限制了发动机前后方向的自由度,并且减 震套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通过两次减震后,传递到车架上的震动量较小,避免了三轮摩托 车整车共振,防止了零部件破损,保障了整车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本技术形成为摇 篮式结果,既增加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又使得底盘更平稳。 上述前基座与前吊架之间及后基座与后吊架之间均有减震胶套,并采用螺栓连 接。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而且紧固效果好。 为了方便装配及维修,在上述前、后吊架同一侧弯形处相对应的位置焊接有接套,该接套套入矩管内,并通过螺栓与矩管相固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减震效果好本技术采用二次减震结构,对发动机振动的上下方向、前后方 向都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2、结构合理本技术采用的是两组"U"形吊架,分别经过前、后基座与发动机 相连,形成一个摇篮形状,增加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并且维修和装配更简洁、方便。 3、发动机功率输出更平稳采用摇蓝式结构,发动机悬挂在车架主梁内侧,将发动 机与托架形成一个整体,在行驶过程中转动更平稳。 4、整车更平稳发动机相对整车位置降低,使底盘更平稳,振动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前基座2、后基座3、前吊架4、后吊架5、减震套6、 矩管7、接套8和减震胶套9等构件构成,其中前、后吊架4、5的结构相同,均为"U"形结构, 各自由管材弯折成型。所述前基座2通过螺栓固定于前吊架4底部的中央,前基座2与前 吊架4之间垫有减震胶套9,在前吊架4顶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减震套6。所述后吊架5位 于前吊架4的正后方,在后吊架5底部的中央通过螺栓固定后基座3,后基座3与后吊架5 之间也垫有减震胶套9,后吊架5顶部的左右两端也焊接减震套6。所述矩管7位于前、后 吊架4、5之间,在前、后吊架4、5左侧弯形处相对应的位置焊接有接套8,该接套8套入矩管 7内,并通过螺栓与矩管7相固定。 装配时,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1 (图1中双点画线所示)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基座2 和后基座3上,由前、后基座2、3限制发动机1上下方向的自由度,并且通过连接处的胶套 一次减震。前吊架4和后吊5架分别通过减震套6与车架连接,"U"形结构的前、后吊架4、 5限制了发动机1前后方向的自由度,并且减震套6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权利要求一种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包括前基座(2)和后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2)安装在“U”形前吊架(4)的底部,在前吊架(4)顶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减震套(6);所述前吊架(4)的后方设有与之结构相同的“U”形后吊架(5),该后吊架(5)通过矩管(7)与前吊架(4)连接,在后吊架(5)的底部安装后基座(3),所述后吊架(5)顶部的左右两端也焊接减震套有(6)。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2) 与前吊架(4)之间及后基座(3)与后吊架(5)之间均有减震胶套(9),并采用螺栓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后吊 架(4、5)同一侧弯形处的相对位置焊接有接套(8),该接套(8)套入矩管(7)内,并通过螺 栓与矩管(7)相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包括前基座(2)和后基座(3),所述前基座(2)安装在“U”形前吊架(4)的底部,在前吊架(4)顶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减震套(6);所述前吊架(4)的后方设有与之结构相同的“U”形后吊架(5),该后吊架(5)通过矩管(7)与前吊架(4)连接,在后吊架(5)的底部安装后基座(3),所述后吊架(5)顶部的左右两端也焊接减震套有(6)。本技术对发动机振动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都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增加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并且维修和装配更简洁、方便。同时,发动机功率输出更平稳,发动机相对整车位置降低,使底盘更平稳,振动更小。文档编号B62K11/02GK201457613SQ200920128358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宏 申请人:张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摩托车摇篮式发动机托架,包括前基座(2)和后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2)安装在“U”形前吊架(4)的底部,在前吊架(4)顶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减震套(6);所述前吊架(4)的后方设有与之结构相同的“U”形后吊架(5),该后吊架(5)通过矩管(7)与前吊架(4)连接,在后吊架(5)的底部安装后基座(3),所述后吊架(5)顶部的左右两端也焊接减震套有(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