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辉专利>正文

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6149 阅读:94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具有一顶面及由顶面四周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在远离顶面的末端围成一开口,且所述开口面积大于顶面面积,所述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包括水泥层及加强层,所述水泥层与加强层相互层叠,且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水泥层之间,使得定型模板的表面由水泥构成,因此不需要拆卸定型模板,并且实用水泥及加强材料成本低,变形小、抗震性能好,且可以相互堆叠,运输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
技术介绍
当代世界建筑业飞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理论日新月异,双向密肋楼盖因能 节约钢材和混凝土、降低楼板自重和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净高度等优点而被广泛 应用于大负荷的楼盖建筑中。现有技术中的定型模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由木板 制成,但使用木板作为定型模板时,由于木材和水泥结合较紧密,支模工作繁杂、 拆卸模板费时费力,有时甚至要将模板切碎才能将其卸下,导致木制模板重复利 用率低;另一种模板由塑料制成,由于塑刚度小、容易变形,大型注塑机成本高, 模壳不能做大,通常是0.6米一0.9米。拆卸模板浪费工时,并且模板运输和储 存会导致成本上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密肋楼盖定型模板,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重量轻、运输效率高、安装方便且 安装后不拆卸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本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具有一顶面及由顶面四周向下 延伸形成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在远离顶面的末端围成一开口,且所述开口 面积大于顶面面积,所述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包括水泥层及加强层,所述水泥层与加强层相互层叠,且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水泥层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由水泥层和加 强层层叠构成,且加强层设置在水泥层之间,使得定型模板的表面由水泥构成, 因此不需要拆卸定型模板,并且实用水泥及加强材料成本低,变形小、节能环保; 进一歩,本技术开口面积较顶面大,可以相互堆叠,运输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作 进一歩说明。请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1包括一顶面2 及四个侧面3,四个侧面3分别由顶面2四周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且四个侧面3首尾 相连并与顶面2共同围成一盆状腔体。顶面2与每一所述侧面3之间均用弧形的连 接面5相连接,四个侧面3在远离所述顶面2的末端共同围成一开口30,且所述开 口30面积大于顶面2面积,每一个侧面3与顶面2之间的夹角都大于90度,并且收 缩坡比在l: 9至1: 7之间。由于开口30的面积大于顶面2的面积,使得多个一次 性现浇密肋楼盖定性模板l之间可以相互堆叠,运输时可减少占用的空间,达到 方便运输的目的,并且开口30较顶面2大还可增强整体强度。四个侧面3的木端均水平延伸出法兰边4,法兰边4与顶面2相互平行并且围设 在丌口30的四周。当安装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1时,法兰边4可方便定位,4并且能增强侧向的抗压能力。请参考图3及图4,本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l由若干层构成, 其包括水泥层(IO、 11、 12)和加强层(20、 21),水泥层包(IO、 11、 12)括第一水泥 层10、第二水泥层11及第三水泥层12,加强层(20、 21)包括第一加强层20及第二 加强层21。水泥层(IO、 11、2)可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不同种的水泥,如氯氧镁水 泥、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等,而加强层(20、 21)也可选用多种材料,如无机 玻璃钢纤维布或网状竹席。由于无机玻璃刚具有耐老化、强度高、防水性能好、 重量轻、成本低、隔热、隔音等诸多优点。在此,本技术优选的将第一加强 层20及第二加强层21均采用无机玻璃钢纤维布。当然,也可第一加强层20及第二 加强层21均采用网状竹席或第一加强层20采用无机玻璃钢纤维布而第一加强层 21采用网状竹席。水泥层(IO、 11、 12)与加强层(20、 21)相互层叠,且所述加强 层(20、 21)设置于水泥层(10、 11、 12)之间,形成水泥层(IO、 11、 12)和加强层(20、 21)相互交错的多层结构,更大限度的增强了整体的强度。并且,加强层(20、 21) 交错的包裹于水泥层(IO、 11、 12)之间,使得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l的 最外层是由水泥组成,已经能达到装修的要求,不需要将其拆除。同时,根据设 计的需要,也可改变水泥层(IO、 11、 12)及加强层(20、 21)的数量,如可采用5层 水泥层和4层加强层等。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水泥层(IO、 11、 12)和加强层(20、 21)相互层叠的结 构,并且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的最外层是水泥,避免了先前技术中使用 木制或塑胶制成的定型模板后必须要拆除定型模板这一技术缺陷,极大的提高的 工作效率,节约工时。并且使用无机玻璃纤维还具有强度大、防水性能好、重量 轻、成本低、隔热、隔音等诸多优点。同时本技术丌口30大顶面2小,运输 时能相互堆叠,方便运输。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具有一顶面及由该顶面四周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在远离所述顶面的末端围成一开口,且所述开口面积大于顶面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包括水泥层及加强层,所述水泥层与加强层相互层叠,且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水泥层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 层为玻璃纤维布。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 层为网状竹席。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 层包括玻璃纤维布及网状竹席。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 与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所述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收縮坡比在1: 9至1: 7之间。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 与顶面之间具有弧形连接面。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 两侧面由一弧面连接。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 侧面向外延伸形成平行于顶面的法兰边。专利摘要本技术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具有一顶面及由顶面四周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在远离顶面的末端围成一开口,且所述开口面积大于顶面面积,所述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包括水泥层及加强层,所述水泥层与加强层相互层叠,且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水泥层之间,使得定型模板的表面由水泥构成,因此不需要拆卸定型模板,并且实用水泥及加强材料成本低,变形小、抗震性能好,且可以相互堆叠,运输方便。文档编号E04C1/00GK201391036SQ200920084790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辉 张, 颖 黄, 黄朝和 申请人:张 辉;黄朝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其具有一顶面及由该顶面四周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在远离所述顶面的末端围成一开口,且所述开口面积大于顶面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现浇密肋楼盖定型模板包括水泥层及加强层,所述水泥层与加强层相互层叠,且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水泥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和黄颖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辉黄朝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电信ADSL] 2014年12月05日 15:16
    [1]无梁楼盖是由瑞士设计师于1910年发明的无梁楼盖不设梁是一种双向受力的板柱结构是在对于建筑物净空与层高限制较严格的建筑物经常使用的楼盖形式由于没有梁钢筋混凝土板直接支承在柱上故与相同柱网尺寸的肋梁楼盖相比其板厚要大些但无梁楼盖的建筑构造高度比肋梁楼盖小这使得建筑楼层的有效空间加大同时平滑的板底可以大大改善采光通风和卫生条件故无梁楼盖常用于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如商场书库冷藏库仓库等水池顶盖和某些整板式基础也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