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安刚专利>正文

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542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腔多面体填充块,该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筒体顶面和底面为平面或者凸弧面,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筒体空腔内设有或不设与其顶接配合的预制支撑体,筒体两端设有预制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中,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筒体,整体性强,承力性能好;筒体顶面、侧面和底面可由胶凝材料夹持一整块加强筋网一体形成,不像现有薄壁盒由多块加强筋网叠合联结,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空心楼板施工 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技术背景在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制作或者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内部预置 一些轻质材料的填充物以减小结构自重和提高混凝土的保温、隔热、隔音效 果,现有的填充物有金属填充管、塑料填充管、水泥薄壁管、水泥薄壁盒、 发泡材料填充块等。金属管或塑料管造价高,且资源浪费严重;水泥薄壁管 和薄壁盒成本低,强度较差,加工过程中需要专用模具,加工较复杂;发泡 材料填充块重量轻、成本低、形状容易控制,但其本身质软,在运输或施工 中受力过大时容易发生变形而碎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加工工艺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空 腔多面体填充块。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 种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筒 体顶面和底面为平面或者凸弧面,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 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筒体空腔内设有或不设与其顶接配合的预制支撑 体,筒体两端设有预制端板。所述筒体顶面、侧面和底面由胶凝材料层间夹设整块加强筋网叠合构成。 所述筒体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弧连,筒体两端内壁包裹端板外缘。 所述端板为梯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的预制板;支撑体为梯形、长方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 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的预制板或者方形筒、三角形筒、圆形筒或菱形筒。所述筒体顶面和底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顶面和底面与支撑体和端板垂直联接。所述填充块中间有与其空腔不连通的竖向浇注孔,或者填充块侧面设有 竖向浇注槽。本技术产品中,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筒体,整体 性强,承力性能好*,筒体顶面、侧面和底面可由胶凝材料夹持一整块加强筋 网一体形成,不像现有薄壁盒由多块加强筋网叠合联结,整体性更好,强度 更高;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 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有利于桨料下行包裹填充块联成一体,不会在混凝土固 化后留有间隙,施工形成的楼板强度高;筒体空腔内的预制支撑体及空腔端 部的预制端板与其筒体内壁顶接配合,填充块整体强度进一步提高;筒体两 侧面与顶面和底面可以角连(成一定夹角连接)或者弧连(圆弧连接),弧连 有利于提高强度。当筒体侧面为斜面时,横贯两侧的纵剖面成梯形,有利于浇注混凝土; 筒体侧面为脊面时,填充块与混凝土结合牢固;筒体侧面呈凸弧面时,有利 于浇注混凝土,强度又高;支撑体和端板可根据需要制成梯形、中部长方形 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 的过渡连接,支撑体和端板形状决定填充块形状。本技术的填充块加工过程中,利用两端设置L形固定板(如角钢) 的弹性板(如橡胶板、薄钢板等)为外模板,在其上涂敷实在胶凝材料层或 者掺杂加强材料的胶凝材料层或者胶凝材料夹整体加强筋网,放置支撑支撑 体(及端板),巻接固定,抹缝安装端盖,养护后脱模即可。预制支撑体和端 板可呈梯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 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利用支撑体和端板形状确定填充块形 状,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空腔多面体 填充块的顶面1和底面2为相互平行的平面,侧面3为凸弧面,筒体两侧面3 与顶面1和底面2弧连,顶面l、侧面3和底面2构成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 筒体两端设有与顶、底面垂直联接的预制端板4,端板4的形状为中部长方形 两端凸圆弧形,筒体两端内壁包裹端板4的外缘。该筒体空腔内设有与顶、 底面垂直联接的预制肋板支撑体5,其形状为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筒体 顶面1、侧面3和底面2由胶凝材料层间夹设整块加强筋网6叠合构成,加强 筋网6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网,胶凝材料为水泥砂浆。上述实施例1中的顶面1和底面2也可以为凸弧面。上述实施例1中的侧面3也可以为斜面、脊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 斜面的组合。上述实施例1中的支撑体5和端板4也可以呈梯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 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上述实施例1中的填充块加强筋网6也可为网格布、钢筋网片、钢丝网 等,胶凝材料也可以为轻质水泥砂浆、硅镁砂浆。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 不同之处在于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中间设有与其空腔不连通的竖向浇注孔 8。上述实施例2中的竖向浇注孔8可以设置多个。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 不同之处在于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一侧面设有竖向浇注槽7。使用时,两个 填充块对接后两个浇注槽形成浇注孔。上述实施例3中的竖向浇注槽7可以设置多个。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4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体5为圆形筒,圆形筒的上下端与填充块的顶、底面垂直联接。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5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是支撑体5为菱形筒,菱形筒的上下端与填充块的顶、底面垂直联接。本技术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6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菱形筒的支撑体5周围设有支撑在填充块的侧面及端面上的连接板9。权利要求1、一种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筒体顶面和底面为平面或者凸弧面,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筒体空腔内设有或不设与其顶接配合的支撑体,筒体两端设有预制端板。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筒体顶面、侧 面和底面由胶凝材料层间夹设整块加强筋网叠合构成。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筒体两侧 面与顶面和底面弧连,筒体两端内壁包裹端板外缘。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端板为梯形、 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 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的预制板;支撑体为梯形、长方形、中部长方形两端 脊形、中部K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 渡连接的预制板或者方形筒、三角形筒、圆形筒或菱形筒。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筒体顶面和底 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顶面和底面与支撑体和端板垂直联接。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填充块中间有 与其空腔不连通的竖向浇注孔,或者填充块侧面设有竖向浇注槽。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填充块中间有 与其空腔不连通的竖向浇注孔,或者填充块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筒体顶面和底面为平面或者凸弧面,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筒体空腔内设有或不设与其顶接配合的支撑体,筒体两端设有预制端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刚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黄安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