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0473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高度可调机构、底盘,高度可调机构连接在支撑柱上面,底盘连接在支撑柱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是单体结构,轻便灵活,在客车钢结构、底架、大部件、焊接小件、交车等关键工序上能适应多种车型使用,该装置高度可调整,位置移动方便,占用场地面积小,利于存放保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道客车制造
,涉及轨道客车大部件支撑和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支撑装置是铁路客车钢结构、车顶、底架、大部件、焊接小件、交车等关键工 序生产的重要装置。目前常用的支撑装置是由长条形板下面连接若干支腿构成,这种支撑 装置笨重,高度的调整及位置的移动十分不便,需要有专门的场地,而且不适应多种车型使 用。当车型批量生产结束时,该装置不仅占用场地面积大,又不利于存放保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移动、可调整,代替笨重固定式台位和存放架 的单体结构,轻便灵活,适应多品种车型生产变换,解决现有台位紧张,无固定场地摆放各 种大部件和总装配存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 高度可调机构、底盘,高度可调机构连接在支撑柱上面,底盘连接在支撑柱下面。 高度可调机构是在支撑柱上面螺纹连接一螺旋杆。 为了增加刚性,支撑柱下部设有加强板。 为了防止将产品件顶出痕迹,在螺旋杆的上表面安装尼龙垫板。 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是单体结构,轻便灵活,在客车钢结构、底架、大部 件、焊接小件、交车等关键工序上能适应多种车型使用,该装置高度可调整,位置移动方便, 占用场地面积小,利于存放保管。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尼龙垫板1安装在螺旋杆2的上表面,尼龙垫板1直接与车体大部件底 面接触。螺旋杆2上面设有调整高度用的调整高度孔3,作用是使用调整棍插入孔内旋拧。 锁紧螺母4与螺旋杆2配合,支撑柱5上部与螺旋杆2的杆部是螺旋配合,作用是支撑整个 重量。支撑柱5下部有加强板6,同时支撑柱5下部的底盘7与地面接触。底盘7表面设有 基础固定孔8,固定孔8的作用是当本装置在有安装槽的地面使用时,方便使用螺栓与地面 固定。根据不同工序需要,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移动支撑装置,调整螺旋杆高度,任意挪动 位置和宽度,调整使用范围。比如应用在车顶工序上、应用在底架工序上、应用在车体检验 工序上、在焊接小件工序上以及交车等关键工序上。单体结构轻便灵活,可代替笨重固定式 台位和存放架,还可以用于存放支撑各种大部件备品,多功能、多用途。权利要求一种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高度可调机构、底盘,高度可调机构连接在支撑柱上面,底盘连接在支撑柱下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度可调机构是在支撑柱上面 螺纹连接一螺旋杆。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螺旋杆的上表面安装尼龙垫板。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柱下部设有加强板。专利摘要一种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高度可调机构、底盘,高度可调机构连接在支撑柱上面,底盘连接在支撑柱下面。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是单体结构,轻便灵活,在客车钢结构、底架、大部件、焊接小件、交车等关键工序上能适应多种车型使用,该装置高度可调整,位置移动方便,占用场地面积小,利于存放保管。文档编号B60S9/04GK201484384SQ20092009439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魏继光 申请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高度可调机构、底盘,高度可调机构连接在支撑柱上面,底盘连接在支撑柱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