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管式全冷凝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083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管式全冷凝反应器,解决了现有高压冷凝器内工艺物料在管内的停留时间短、壳侧副产的蒸汽压力较低、设备投资高等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装有换热管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下部设有气体进口、甲铵液进口和蒸汽冷凝液进口,上部设有蒸汽冷凝液出口,所述气体进口和甲铵液进口与冷凝器的管侧相通,蒸汽冷凝液进口和蒸汽冷凝液出口与冷凝器壳侧相通;所述冷凝器上端还设有与冷凝器管侧相通的反应器,所述反应器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反应液出口与反应器内的降液管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物料以下至上在管内行走,在管内停留时间长、可提高副产蒸汽的压力、节省投资、降低了能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尿素生产工艺中的高压冷凝器,具体地说是一 种高压管式全冷凝反应器
技术介绍
高压冷凝器作为C02气提法尿素工艺高压圈中的一个重要设备,传统主要采用膜降式结构,工艺物料(由气、液构成)由冷凝器走管侧自上 向下运行,蒸汽冷凝液走壳侧。高压工艺物料走管程,由于气、液下行, 液体在管壁上形成薄膜,气体在管中行走,使得工艺物料在管内的停留时间很短,物料温度约为167°C,壳侧副产的蒸汽压力较低, 一般为 0. 44MP(A),难以合理利用。由于物料在管内的停留时间短且无反应区, 因此,在高压冷凝器内无尿素生成。国外生产有一种池式冷凝器,换热管为U管型结构,设备为卧式, 高压工艺物料走壳程,相应增加了工艺物料在冷凝器内停留的时间,管 侧副产的蒸汽压力可达0. 5MP(A)。但该设备制造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 使用内孔焊技术,目前国内还无法制造,需要进口,设备投资高。另外 该设备管板内侧(工艺物料侧)如出现问题不容易发现,存在较大的技 术风险。另外为了保证传热效果,蒸汽冷凝液侧需要循环泵强制循环,从 而也增加了电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技术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管式全冷凝反应器,包括装有换热管的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下部设有气体进口、甲铵液进口和蒸汽冷凝液进口,上部设有蒸汽冷凝液出口,所述气体进口和甲铵液进口与冷凝器的管侧相通,蒸汽冷凝液进口和蒸汽冷凝液出口与冷凝器壳侧相通;所述泠凝器上端还设有与冷凝器管侧相通的反应器,所述反应器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反应液出口与反应器内的降液管下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炎华汪志雄杨铁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