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数控珩磨机双进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070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珩磨机进给机构,特别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复合式定量定压双进给数控珩磨机进给机构,该机构包括与主轴相连的安装在进给箱内的传动轴和安装在进给箱内的磨头粗涨和精涨顶杆及带动粗、精涨顶杆移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箱安装在主轴下端,粗涨和精涨顶杆安装在传动轴内,其中精涨顶杆为一空心轴,精涨顶杆的顶端为一凸起的环状活塞,该环状活塞与传动轴下端内孔形成的油缸体相配,粗涨顶杆安装在精涨顶杆内,粗涨顶杆的上端与传动轴相连,并通过固定装置定位,固定装置与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定量进给和定压进给实现粗、精珩,具有结构紧凑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珩磨机进给机构,特别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复合式定量 定压双进给数控珩磨机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数控珩磨机进给机构中,精绗顶杆为空心轴,粗绗顶杆装在 精珩顶杆中,通过与其相连的液压缸带动粗、精珩顶杆做直线运动,实现 珩磨头上的粗、精绗,油石的径向进给,从而完成被加工孔的粗绗和精绗。 现有的伺服电机驱动'的定量进给与液压驱动的定压进给组成的复合机构均 采用分体式结构,占用结构空间大,不适用于某些结构要求紧凑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定量进给实现粗桁、利用定压进给 实现精珩的结构经凑的复合式定量定压双进给数控珩磨机进给机构。本技术的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式数控珩磨机双进给机构,包括与 主轴相连的安装在进给箱内的传动轴和安装在进给箱内的磨头粗涨和精涨 顶杆及带动粗、精涨顶杆移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箱安装在主轴 下端,粗涨和精涨顶杆安装在传动轴内,其中精涨顶杆为一空心轴,精涨 顶杆的顶端为一凸起的环状活塞,该环状活塞与传动轴下端内孔形成的油 缸体相配,粗涨顶杆安装在精涨顶杆内,粗涨顶杆的上端与传动轴相连, 并通过固定装置定位,固定装置与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相连。上述固定装置是由固定在进给箱上的螺母和与螺母相配的螺杆套组 成,粗涨顶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定位安装在螺杆套内。上述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是由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 轮、与该齿轮啮合的齿轮轴和与该齿轮轴啮合的被动齿轮组成,被动齿轮 与螺母固定相连。上述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是由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 轮、与该齿轮啮合的齿轮轴和与该齿轮轴啮合的被动齿轮组成,被动齿轮 与螺母固定相连。上述粗涨顶杆的上端与传动轴的连接方式为,在传动轴的中部开有一径向贯通的长槽,粗涨顶杆上端的横杆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长槽内。本技术的特点之一为采用定量进给实现粗珩。根据工艺需要,通过伺服电机的定量旋转,带动齿轮传动链和螺杆套旋转,从而带动粗涨顶杆做上下直线移动,将旋转运动变为珩磨头的径向进给量,实现珩磨头中粗珩油石的定量进给。本技术的特点之二为采用液压进给方式,实现精珩的定压进给。通过传动轴与精涨顶杆顶端形成的液压缸,带动精涨顶杆做直线移动,即可通过精涨顶杆推动珩磨头中的精珩油石做径向移动,实现定压精珩。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进给箱3内安装的传动轴1,其上端可与主轴相连,在 其中部开有一径向贯通的长槽7,下端内孔形成油缸体,精涨顶杆10为一 空心轴,精涨顶杆的顶端为一凸起的环状活塞9,该环状活塞9与传动轴下 端内孔形成的油缸体相配,且定位安装在螺杆套6内。粗涨顶杆8安装在 精涨顶杆内,粗涨顶杆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杆4,横杆安装在长槽内。在 进给箱3内固定安装有螺母5,主轴套在与螺母相配的螺杆套6内,螺杆套 上端与被动齿轮2固定相连,被动齿轮与齿轮轴、主动齿轮12啮合,主动 齿轮固定在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上。使用时伺服电机ll正反转旋转,带动主动齿轮12、齿轮轴、被动齿轮 和螺杆套6正反转旋转,从而带动粗涨顶杆8的上端的横杆上下移动,推 动珩磨头上的粗磨油石径向移动。精涨顶杆的顶端为一凸起的环状活塞9, 通过液压管路,使其沿传动轴下端内孔形成的油缸体上下移动,从而推动 绗磨头上的精磨油石径向。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数控珩磨机双进给机构,包括与主轴相连的安装在进给箱内的传动轴和安装在进给箱内的磨头粗涨和精涨顶杆及带动粗、精涨顶杆移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箱(3)安装在主轴下端,粗涨和精涨顶杆安装在传动轴(1)内,其中精涨顶杆(10)为一空心轴,精涨顶杆的顶端为一凸起的环状活塞(9),该环状活塞(9)与传动轴下端内孔形成的油缸体相配,粗涨顶杆(8)安装在精涨顶杆内,粗涨顶杆(8)的上端与传动轴相连,并通过固定装置定位,固定装置与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数控珩磨机双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装置是由固定在进给箱(3)上的螺母(5)和与螺母相配的螺杆 套(6)组成,粗涨顶杆(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杆(4),横杆定位安装 在螺杆套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数控珩磨机双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是由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2)、与该齿轮啮合的齿轮轴(13)和与该齿轮轴啮合的被动齿轮(2) 组成,被动齿轮与螺母(5)固定相连。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数控珩磨机双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是由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2)、与该齿轮啮合的齿轮轴(13)和与该齿轮轴啮合的被动齿轮(2) 组成,被动齿轮与螺母(5)固定相连。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复合式数控銜磨机双进给机构,其特征 在于上述粗涨顶杆(8)的上端与传动轴的连接方式为,在传动轴(1)的 中部开有一径向贯通的长槽(7),粗涨顶杆(8)上端的横杆(4)可上下 移动的安装在长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珩磨机进给机构,特别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复合式定量定压双进给数控珩磨机进给机构,该机构包括与主轴相连的安装在进给箱内的传动轴和安装在进给箱内的磨头粗涨和精涨顶杆及带动粗、精涨顶杆移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箱安装在主轴下端,粗涨和精涨顶杆安装在传动轴内,其中精涨顶杆为一空心轴,精涨顶杆的顶端为一凸起的环状活塞,该环状活塞与传动轴下端内孔形成的油缸体相配,粗涨顶杆安装在精涨顶杆内,粗涨顶杆的上端与传动轴相连,并通过固定装置定位,固定装置与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相连。本技术采用定量进给和定压进给实现粗、精珩,具有结构紧凑等特点。文档编号B24B33/02GK201389798SQ20092014387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威 廖, 徐建华, 牟世维 申请人:宁夏银川大河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数控珩磨机双进给机构,包括与主轴相连的安装在进给箱内的传动轴和安装在进给箱内的磨头粗涨和精涨顶杆及带动粗、精涨顶杆移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箱(3)安装在主轴下端,粗涨和精涨顶杆安装在传动轴(1)内,其中精涨顶杆(10)为一空心轴,精涨顶杆的顶端为一凸起的环状活塞(9),该环状活塞(9)与传动轴下端内孔形成的油缸体相配,粗涨顶杆(8)安装在精涨顶杆内,粗涨顶杆(8)的上端与传动轴相连,并通过固定装置定位,固定装置与伺服电机带动的传动链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世维廖威徐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银川大河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