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闭式锻压模具的阻力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4728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闭式锻压模具的阻力台结构,沿型腔(3)之外的周边、在上模(1)、下模(2)的结合面上,设阻力台(4),所述的阻力台(4)的结构为:在所述的锻压模具的铅垂剖面上,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的结合面,从型腔(3)向外,为一个向上的转折结构,使得上模(1)形成向下的凸起,下模(2)形成向上的凸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成形能力,达到充满型腔的目的,有利于复杂锻件;提高锻件的精度;节约了原材料;提高模具寿命;克服了传统闭式预成形的变形功大、对模具强度要求高、下料精度(重量)要求严格缺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热加工的
,涉及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加 工技术,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半闭式锻压模具的阻力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汽车零部件锻压行业也相应增长。由于CAD/CAM/CAE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锻件形状开始趋于复杂化, 精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近年来钢材价格的不断飙升,企业的制造成本越来 越高,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材料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而材料利 用率的高低与锻压生产中的预成形的好坏密切相关。在传统的开式模锻工艺中,特别是对于热模锻压力机,在预成形的过程中 不可能有效地阻止多余金属向飞边仓部流动。为了控制金属流动,多采用阻力 沟,如图l所示的结构形式;或采用阻力筋,如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这两种传统开式模锻的预成形模具的阻料结构,除阻力筋可以对微小的冲 不满时可以起点作用外,另外一种阻力沟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这两种设计都 不能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相对于开式预成形而言,闭式预成形一般是指在制坯、预锻工位上的预成 形,全部或部分封闭模具型腔,强迫金属向模具深、长、窄部分流动,达到充 满型腔的目的,强化了阻力作用。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闭式锻压模具的阻力台结构,所述的锻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及由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构成的型腔(3),安装所述的半闭式锻压模具的热模锻压力机床的规格型号为T,所述的T以压力单位标定,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型腔(3)之外的周边、在所述的上模(1)与下模(2)的结合面上,设阻力台(4),所述的阻力台(4)的结构为:在所述的锻压模具的铅垂剖面上,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的结合面,从型腔(3)向外,为一个向上的转折结构,使得上模(1)形成向下的凸起,下模(2)形成向上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