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耳卷绕式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262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双极耳卷绕式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传统蓄电池作为车载动力电池时存在比功率及大电流性能不佳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筒状槽体,上、下盖体,正、负极板,正、负极板耳,隔膜、隔板和正、负电极构成;所述的上、下盖体上均设有两个电极;正、负极板均对应设有正极板耳组或负极板耳组;该两个电极中正电极经正极柱、正极板与正极板耳组连接,负电极经负极柱、负极板与负极板耳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比功率和循环寿命长、低电阻和高压缩和更有效的热管理的特点,主要用于充电效率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的领域如电动汽车领域的铅酸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纯铅薄极板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 池,用于充电效率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的双极耳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纯铅薄极板以其独特板栅软、极板薄特性生产制造出卷绕式蓄电池,具有极高的 装配压力和更高的工作压力,极大的减少了电池的失水。相比普通铅酸蓄电池具有更优异 的高低温放电性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启动功率、更好的快速充电能力等优点。但 受壳体结构的局限性与传统蓄电池影响,正负极板均只有一个极耳,由正负极板所组成的 单体蓄电池或电池组一边均只有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组成。作为车载动力的动力电池,电 池的比功率及大电流性能仍然受到放电时“瓶颈”的影响,主要原因蓄电池自身结构造成极 板充电和放电时电流不平衡和不对称,极板的板耳只在一边的一侧,放电时的电流都向有 板耳的一边流动,而在充电时,恰恰相反来完成电能的输入,因而蓄电池大电流充电和放电 时,极耳就成为“瓶颈”,严重影响电池的充电效率和放电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比功率和循环寿命长、低电 阻、高压缩和更有效的热失控管理的双极耳卷绕式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耳卷绕式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筒状槽体(1),上、下盖体(10、11、12),正、负极板(8、7、13、14),正、负极板耳(2、6),隔膜(9)、隔板和正、负电极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下盖体(10、11、12)上均设有两个电极;正、负极板(8、7、13、14)均对应设有正极板耳组(2)或负极板耳组(6);该两个电极中正电极经正极柱(4)、正极板(8、13)与正极板耳组(2)连接,负电极经负极柱(5)、负极板(7、14)与负极板耳组(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经明胡晓敏张祖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