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8236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入装置,涉及输入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包含壳体、电路板,以及连接模块。其中,壳体包含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容置空间,而电路板则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连接模块包含传输线与双向卷线器,传输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传输线的第一端与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而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计算机系统,并且连接模块中的双向卷线器和传输线连接,用以绕收传输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体进一步包含壳盖或凹槽,藉此将连接模块容置于壳体中或凹槽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作为鼠标使用的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人生活中,计算机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为了与计算机沟通信息或执行计算机上的功能,人们常藉由不同的输入装置,将信息或指令传入至计算机中,常见的输入装置包含鼠标、键盘、触控笔等。于鼠标专利技术之前,使用者往往需要通过键盘输入特定的指令才能操作计算机的功能,自1968年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Englebart)在加利福尼亚制作了第一只鼠标后,使用者便开始藉由鼠标上的按键和滚轮装置操作计算机,而无须通过键盘输入繁琐的指令。 传统的有线鼠标具有一条由鼠标内部延伸而出的传输线,于传输线的一端设置连接端(例如USB、PS/2),并藉此连接端与计算机连接。通过传输线的传输,使用者操作鼠标上的按键及滚轮便可以控制计算机的运作,如移动屏幕上的光标。然而随着使用者对于电子设备可移植性、收纳便易性的要求提升,此类连接着传输线的有线鼠标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收纳此类连接着传输线的鼠标时,如何妥善地收纳传输线往往困扰着使用者,使用者必须动手将传输线加以缠绕才能减少所占的空间。此外,当使用者动手缠绕传输线时,亦可能因过度拉扯而使传输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巻线器及可插拔传输线的输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技术的输入装置,包含壳体、电路板,以及连接模块。其中,壳体包含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此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而电路板则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连接模块包含传输线与双向巻线器。传输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传输线的第一端与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而传输线的第二端能连接计算机系统,连接模块中的双向巻线器和传输线连接,其作用在于绕收本技术的传输线。此外,本技术的壳体具有壳盖或凹槽用以收纳连接模块。壳盖为连接外界与壳体内部空间的管道,藉由掀起壳盖方式将连接模块容置于壳体中。若形成凹槽于壳体时,可直接将连接模块容置于凹槽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输入装置,其连接模块中的传输线的第一端、第二端可插拔地分别与电路板及计算机系统连接。当使用者欲收纳本技术的输入装置时,可将传输线的两端从电路板和计算机系统拔出,接着利用本技术的输入装置中的双向巻线器绕收传输线,然后再将双向巻线器及传输线容置于壳体中或凹槽处,此举将有助于使用者收纳及携带本技术的输入装置。附图说明图1A绘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所绘示的输入装置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所绘示的输入装置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所绘示的输入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图1A绘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示意图,如图IA所示,本技术的输入装置l,包含上壳体10、下壳体12、电路板13,以及连接模块14。其中,上壳体包含上壳盖IOO,而下壳体包含开口 120,而电路板13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0。当上壳体10以及下壳体12卡合时,即为输入装置1的壳体并形成第一容置空间16 (以虚线表示),以及第二容置空间(以虚线表示)18。第一容置空间16用来容置电路板13以及其它相关于输入装置1的设备(如光学感应器、发光二极管,或轨迹球等),而第二容置空间18则用于容置连接模块14。输入装置1中的连接模块14包含传输线140与双向巻线器142。传输线140具第一端及第二端,在传输线140的第一端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400,而第二端上设有第三连接部1402,并且传输线140和双向巻线器142连接,藉由双向巻线器142来绕收传输线140。 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6中电路板13其作用为处理输入装置1所得到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息。此外,设于电路板13上的第一连接部130露出于下壳体12的开口120,藉此通过开口 120,传输线140上的第二连接部1400可插拔的与电路板13上的第一连接部130连接,并且当传输线140上第二端的第三连接部1402连接计算机系统时,由电路板13所处理过的信息,经由第二连接部1400而传输至传输线140中,再通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402,将处理过的信息送至计算机系统中,进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举例来说当本技术的输入装置1作为鼠标使用时,于使用者移动输入装置1时,可藉由电路板13推算输入装置1的位移,所推算出来的结果视情况转换成数字讯号,再通过传输线140传至计算机系统中,最常见的例子为使用者移动输入装置l来控制计算机屏幕上光标的移动。 于实际的应用中,第一连接部130可为迷你通用串行总线连接(miniuniversalserial bus, Mini USB)插座,而第二连接部1400可为迷你通用串行总线连接插头,以大幅縮连接媒介所需的体积,而第三连接部1402可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插头(universalserial bus, USB);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由于本技术中的第二连接部1400为迷你通用串行总线连接插头,因此本技术的传输线140不仅可为传输信息用,传输线140还可作为电源线用,视使用者的需求而定。当第三连接部1402连接计算机系统,而第二连接部1400连接其它电子设备(例如无线鼠标、相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的迷你通用串行总线连接插座时,则可通过此传输线140将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力传送至与第二连接部1400连接的电子设备中。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模块14中的双向巻线器142和传输线140连接,其作用在于绕收本技术的传输线140。当使用者想要收纳或携带输入装置l外出时,则可先通过双向巻线器142来绕收传输线140。于实际应用上,双向巻线器142内可设置卡掣结构(例如棘轮),使用者可依照需求,由双向巻线器142中拉出预定长度的传输线140,并且藉由卡挚结构阶段性的固定所拉出的预定长度。双向巻线器142可包含弹簧,以一预先弹性变形量设置,当使用者需要绕收传输线140时,使用者仅需再拉出一段长度的传输线140,接着双向巻线器142即会自动绕收传输线140。再者,本技术中的巻线器为双向巻线器142,其从两相对方向来绕收传输线140,绕收的力道相较于单向巻线器来得平均,不易因长久使用而降低绕收的效果,一般而言双向巻线器的使用寿命也较单向巻线器来得长。 此外,为了使用者方便携带本技术的输入装置l,于本实施力中还可设计有上壳盖10来收纳连接模块14,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将壳体及连接模块14分开来收纳或携带。请参阅图1B,并同时参阅图1A。图1B绘示图1A中的连接模块14的收纳示意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上壳体IO具上壳盖100,当掀起该上壳盖100时,连接模块14通过上壳盖100而置于壳体内的第二容置空间中18。补充说明一点,在收纳时由于为了减少连接模块14所占的体积,可先利用双向巻线器142绕收传输线140,形成如图1B中所绘示的连接模块14,再把连接模块14容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8中。 当然,收纳连接模块14的方法,并不受限于必须将壳盖(如图1A中的上壳盖100)设计于上壳体10处,亦可将壳盖设于下壳体,藉此连接模块14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该壳体包含上壳体以及下壳体,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及连接模块,该连接模块包含传输线、双向卷线器;该传输线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二端连接一计算机系统,该双向卷线器连接该传输线并用以绕收该传输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升曾惠民许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