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参见附图l所示的制品,该制品需要两根顶针将其顶出, 一根顶针顶在制 品的外壁上,另一根顶针顶在制品的台阶部上。该制品具有较大的壁深,成型 之后,外壁的收縮长度B相比台阶部的收縮长度A有较大差异。开模之后,两 根顶针同步顶出,其实只有顶在台阶部上的顶针处在工作状态,顶在外壁上的 顶针根本就没有和外壁接触,这样的话,顶出过程中制品的外壁受到较大的拉 力容易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进行改进,使得 顶出机构能够适应不同部位收缩率差异较大的制品的顶出。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模内顶出 机构的注塑模具,具有相对设置的动模板与定模板,所述的动模板上设置有动模仁,所述的定模 板上设置有定模仁;与所述的动模板或定模板固定设置的后固定板;与所述的后固定板滑动设置的顶出板、设置在所述的顶出板上的与制品上 收縮长度较小的第一部位相抵靠的第一顶出杆、设置在所述的顶出板上的与 制品上收缩长度较大的第二部位相抵靠的第二顶出杆;所述的第二顶出杆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具有: 相对设置的动模板(20)与定模板(30),所述的动模板(20)上设置有动模仁(21),所述的定模板(30)上设置有定模仁(31); 与所述的定模板(30)或动模板(20)固定设置的后固定板 (7); 与所述的后固定板(7)滑动设置的顶出板(6)、设置在所述的顶出板(6)上的与制品上收缩长度较小的第一部位相抵靠的第一顶出杆(4)、设置在所述的顶出板(6)上的与制品上收缩长度较大的第二部位相抵靠的第二顶出杆(5);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顶出杆(5)与所述的顶出板(6)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顶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