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双层筒壁的回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9674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转体。包括回转体上部支承台、底部下法兰,其特征在于:在回转体上部支承台的下面有一双层筒体,双层筒体的下面连接底部下法兰。在双层筒体的内层与外层筒壁之间连接有若干片连接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耐冲击性,有利于下法兰底面长久保持为一个较理想平面。如此可解决大包回转台下法兰变形引起回转轴承过早损坏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回转轴承的寿命提高。该回转体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强度及刚度,由此可大大增强在回转体下面与之把合的回转轴承的刚性,从而使轴承寿命显著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转体。
技术介绍
在各炼钢厂的连铸车间,一般都要应用大包回转台来支承及转运 钢水包。处在大包回转台回转臂上的钢水包对大包回转台的回转体或 回转轴承均有较大的倾翻力矩。 一般回转体为单层筒壁结构,这样便 于焊接制造,但有强度及刚性差的缺点。当天车吊着钢水包向大包回 转台的回转臂上放置时,钢水包对回转臂的冲击传递到回转体的筒壁 上,如回转体为单层筒壁,每天几十次的放包冲击使单层筒壁极有可 能逐渐产生塑性变形。因天车工不可能做到每次放包都很平稳、对回 转臂冲击都很轻微。另外,由于回转体为一大型焊接件,虽设计要求 应进行完全退火处理,但其内部残余应力不可能完全消除,经较长时 间使用不可避免仍要产生一些永久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包回转台为单层筒壁结 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 转体。本技术设计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转 体,包括回转体上部支承台、底部下法兰,其特征在于在回转体上部支 承台的下面有一双层筒体,双层筒体的下面连接底部下法兰。在双层筒体的内 层与外层筒壁之间连接有若干片连接筋板。本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耐冲击 性,有利于下法兰底面长久保持为一个较理想平面。如此可解决大包回转台 下法兰变形引起回转轴承过早损坏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回转轴承的寿 命提高。该回转体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强度及刚度,由此可大大增强在回转体 下面与之把合的回转轴承的刚性,从而使轴承寿命显著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A剖面示意图,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中包括回转体上部支承台l、底部下法兰2,其特征在于在回转体上部支承 台2的下面有一双层筒体3,双层筒体3的下面连接底部下法兰2。在双层筒体 3的内层与外层筒壁之间连接有若干片连接筋板4。显然双层筒壁比单层筒壁对下法兰变形有更强的抑制作用。某钢厂大包回 转台的回转体,原为单层筒壁结构,使用两年后下法兰底面即由原来平面度为 0.2变为5.2。如此造成了装在下面的回转轴承仅用了2年多就损坏了。而原回 转轴承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0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转体,包括上部支承台、底部下法兰,其特征在于在上部支承台的下面有一双层筒体,双层筒体的下面连接底部下法兰。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转 体,其特征在于在双层筒体的内层与外层筒壁之间连接有若干片连 接筋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转体。包括回转体上部支承台、底部下法兰,其特征在于在回转体上部支承台的下面有一双层筒体,双层筒体的下面连接底部下法兰。在双层筒体的内层与外层筒壁之间连接有若干片连接筋板。本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耐冲击性,有利于下法兰底面长久保持为一个较理想平面。如此可解决大包回转台下法兰变形引起回转轴承过早损坏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回转轴承的寿命提高。该回转体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强度及刚度,由此可大大增强在回转体下面与之把合的回转轴承的刚性,从而使轴承寿命显著提高。文档编号B22D41/13GK201371237SQ20092006941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剑锋, 李启文, 赵建刚 申请人: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包回转台的具有双层筒壁的回转体,包括上部支承台、底部下法兰,其特征在于:在上部支承台的下面有一双层筒体,双层筒体的下面连接底部下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刚李剑锋李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