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798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鱼注射装置,包括活鱼引游通道及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鱼引游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活鱼的闸门[1]、[2],靠近所述闸门[1]、[2]处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所述的闸门[1]、[2]之间设置有由单片机控制且垂直于通道方位运动的用于夹住活鱼的软垫夹[5];所述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1]、[2]之间的通道上还设置有连续注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活鱼进行疫苗注射,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彻底解决了活鱼脱离水体进行注射的弊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鱼注射装置,尤指一种可在水里实现对活鱼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疫苗或药物被证实,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这些疫苗或药物注射鱼体后,对鱼体具有保护作用。之所以没有大规模使用疫苗或药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注射途径将这些疫苗或药物大批量、快速的注射到鱼体中。如果采用普通的方法对鱼群注射免疫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将鱼群打捞出水面,随后麻醉鱼体,然后人工一手拿鱼,一手拿注射器,将药物打入鱼体正确部位后,将鱼体放回水体中。在这个过程中,鱼体脱离水体,且经过麻醉和注射,鱼体不可避免受到强烈的应激,在注射后往往会产生大量死亡。在注射免疫后反而造成了鱼体的死亡,这就失去了对鱼群进行免疫的意义。另一方面,在鱼体患病时如果采用这种普通的方法对鱼体进行注射治疗,也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鱼体在患病时,鱼体本来就非常虚弱,如果还要将鱼体惊醒、麻醉和注射等一系列刺激,受到惊吓的病鱼会更快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鱼注射的装置,其可以有效的对活鱼进行疫苗注射,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彻底解决了进行注射时需要活鱼脱离水体的弊端。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鱼注射装置,包括活鱼引游通道及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鱼引游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活鱼的闸门、,靠近所述闸门、处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所述的闸门、之间设置有由单片机控制且垂直于通道方位运动的用于夹住活鱼的软垫夹;所述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之间的通道上还设置有连续注射器。 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在提高活鱼注射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注射时需要活鱼脱离水体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技术的注射活鱼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闸门及软垫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 1、2闸门;3连续注射器;4活鱼引游通道;a、b、c、d感应器; 5软垫夹 41电磁铁 42铁块滑动轨道 43电磁铁铁块 44复位弹簧 45限位柱 46头部带有磁性的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鱼注射装置,包括活鱼引游通道及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鱼引游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活鱼的闸门、,靠近所述闸门、处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所述的闸门、之间设置有由单片机控制且垂直于通道方位运动的用于夹住活鱼的软垫夹;所述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之间的通道上还设置有连续注射器。 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由图2和图3的流程可知,首先将活鱼引入活鱼引游通道,通道中水流方向为从左到右,使得鱼体始终向右行进。这里水体的流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实验确定。当鱼体触发感应器a时,感应器a将所得信号传给单片机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应器有四个,一个设置在闸门1的前侧,其他三个设置在两闸门1、2之间的通道上,用于探测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感应器被鱼体阻挡时状态为on,没有阻挡时状态为off,X表示任意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采用红外探测器;如表1所示,当感应器a感应到鱼体时,闸门1打开,活鱼通过闸门1,当感应器c和d都感应到鱼时,闸门1关闭,这样鱼就被两闸门开关锁在通道内;这时,如果感应器b、c和d没有同时感应到活鱼,说明活鱼的个体不够,不符合标准,并打开闸门放行,若都感应到,则单片机控制软垫夹5将鱼体锁定,然后通过连续注射器,对鱼进行注射,注射完后单片机计数器加1,然后打开闸门2及软垫夹,放鱼出行;当感应器b、c和d感应不到鱼体时,闸门2关闭。如此循环对下一条鱼进行注射。 表1 请参考图4,图4是闸门工作原理,其与固定鱼体的软垫夹工作原理类似,闸门在断电时是处于关闭状态,由头部带有磁性的闸门46相互吸持;电磁铁41通电后,电磁铁铁块43顺着铁块滑动轨道42产生动作,带动头部带有磁性的闸门46打开;电磁铁41断电后,头部带有磁性的闸门46通过复位弹簧44及其头部磁铁辅助下复位关闭。 本技术有利于打破渔业生产上的瓶颈,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彻底解决了活鱼脱离水体进行注射的弊端 a、在正常生产中,利用本技术的方法,可以使用各种现有的疫苗对鱼群进行免疫,减少患病风险。 b、在发生爆发病或发生海域污染等紧急情况下,利用本技术的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抗体或有效药物注射鱼群,对鱼群进行紧急救治,改变以往渔民只能眼睁睁看着鱼群死亡的局面。 本技术还有助于新型渔用疫苗与药物的研发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疫苗或药物被证实,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这些疫苗或药物注射鱼体后,对鱼体具有保护作用。之所以没有大规模使用疫苗或药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注射途径将这些疫苗或药物大批量、快速的注射到鱼体中。在本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研发适合本设备的新型的疫苗或药物,加快注射免疫的效率或治疗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活鱼注射装置,包括活鱼引游通道及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鱼引游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活鱼的闸门、,靠近所述闸门、处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所述的闸门、之间设置有由单片机控制且垂直于通道方位运动的用于夹住活鱼的软垫夹;所述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之间的通道上还设置有连续注射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鱼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门、的电动机构由单片机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鱼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门在闭合时留有供水流通的空隙,便于活鱼的引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鱼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有四个,一个设置在闸门的前侧,其他三个设置在两闸门、之间的通道上,用于探测活鱼的位置及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鱼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是红外探测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活鱼注射装置,包括活鱼引游通道及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鱼引游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活鱼的闸门、,靠近所述闸门、处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所述的闸门、之间设置有由单片机控制且垂直于通道方位运动的用于夹住活鱼的软垫夹;所述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之间的通道上还设置有连续注射器。本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活鱼进行疫苗注射,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彻底解决了活鱼脱离水体进行注射的弊端。文档编号A01K61/00GK201479735SQ2009201387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柯翎, 龚晖, 刘晓东, 宋铁英, 林天龙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鱼注射装置,包括活鱼引游通道及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鱼引游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活鱼的闸门[1]、[2],靠近所述闸门[1]、[2]处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所述的闸门[1]、[2]之间设置有由单片机控制且垂直于通道方位运动的用于夹住活鱼的软垫夹[5];所述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1]、[2]之间的通道上还设置有连续注射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翎龚晖刘晓东宋铁英林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