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制动解锁端口的单向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2166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制动解锁端口的单向平衡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开有进油口、回油口、测压口和控制口,阀体内设置有主阀芯和阀座,主阀芯与阀座之间相互密封,在阀体上还设置有一控制油路,控制油路的一端连通回油口,另一端连通主孔,且测压口和控制口均与该控制油路贯通;控制油路内设置有一梭阀,梭阀的一进口与回油口连通,梭阀的另一进口与控制口连通,梭阀的出口与测压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直接与制动油缸连接,流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液一部分直接流至制动油缸,使制动油缸解锁,同时,另一部分油液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平衡阀后,流量得到调节。两者同步性强,灵敏性高,使负载上升、下降的启动过程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用的阀组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单向平衡阀,该单向平衡阀上带有一制动解锁端口。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机械设备中,大量应用了液压承重系统,其中平衡 阀是这类系统的关键液压元件,平衡阀的作用主要是改变流体在液压系统中的流通阻力, 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机的性能。 现有的液压系统中,为了实现负载上升或下降时的启动过程更加平稳,油马达上 都设置有制动油缸,通过流体压力克服制动油缸的弹簧压力,使制动油缸解锁,从而使负载 启动平稳。 但是现有平衡阀与的制动油缸连接,一般采用外接换向阀或梭阀,结构松散,其灵 敏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接与制动油缸连接的种带制动解锁端口的单向平衡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带制动解锁端口的单向平衡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开有进油口 (C2)、回油口 (V2)、 测压口 (C3)和控制口 (X),且进油口 (C2)、回油口 (V2)、控制口 (X)均与主孔连通,阀体内 设置有主阀芯和阀座,主阀芯与阀座之间相互密封,其特征在于 在阀体上还设置有一控制油路,控制油路的一端连通回油口 (V2),另一端连通主 孔,且测压口 (C3)和控制口 (X)均与该控制油路贯通;控制油路内设置有一梭阀,梭阀的一 进口与回油口 (V2)连通,梭阀的另一进口与控制口 (X)连通,梭阀的出口与测压口 (C3)相 连通。 进一步,在本技术中,阀座的左端面制出沉孔,第二弹簧的一端定位在阀座的 沉孔上,另 一端定位在主孔的台阶上。 进一步,在本技术中,所述主阀芯的右端设置有弹簧座和第一弹簧。 进一步,在本技术中,所述主阀芯上设置有一轴向的油孔。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可以直接与制动油缸连接,流经本技术的油液一部分直接流至制 动油缸,使制动油缸解锁,同时,另一部分油液通过本技术的单向平衡阀后,流量得到 调节。两者同步性强,灵敏性高,使负载上升、下降的启动过程更加平稳。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在工作时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参看图1和2,带制动解锁端口的单向平衡阀,通过机加工的方法加工出阀体1的 阶梯式的主孔,在阀体l的底面制出进油口 (C2),进油口 (C2)与主孔相互贯通。在阀体l 的前后表面加工出回油口 (V2),且回油口 (V2)与主孔相互连通。 在阀体1上还加工出一控制油路2,控制油路2两端分别与主孔和回油口 (V2)连 通。在阀体1的前后表面还加工出控制口 X和测压口 (C3),控制口 X和测压口 (C3)均与该 控制油路相互贯通。测压口 (C3)用于与制动油缸连接。 右阀套7螺纹连接在阀体1的右端,在右阀套7的右端螺纹连接一螺塞6,螺塞6 的右端面制出外六角3,以便于用扳手调节压力。螺盖4螺纹连接在螺塞6上。第一弹簧9 的一端定位在螺塞6上,另一端定位在弹簧座10的后端,弹簧座10的前端呈锥形。 在右阀套7的左端有一阀座15,在阀座15的左端面制出沉孔,第二弹簧16的一端 定位在阀座15的沉孔上,另一端定位在主孔的台阶上。 在阀体1的内有主阀芯12,主阀芯12的右端面制出倒角,用于与弹簧座10的锥形 部位相配合,主阀芯12的左端被阀芯5顶住。主阀芯12中部有一封油面13,主阀芯12通 过该封油面13与阀座15之间相互密封,在主阀芯12的中心制出一油孔14,用于油液的互 相沟通。 左阀套11螺纹连接在阀体1的左端,在左阀套11的圆周侧面上制出油孔18,油孔 18与控制油路2连通。 调节杆8通过外螺纹与左阀套11连接在一起,调节杆8的左端面制出外六角(图 中为标示),螺盖21螺纹连接在调节杆8上。调节杆8的内部设有调节螺钉17、钢球19和 第三弹簧20。调节杆8的外圆设有一径向小孔28 (如图3所示),与钢球19 一起起到单向 节流的作用。第三弹簧20的一端放置在调节杆8的盲孔内,另一端与钢球19相抵。调节 螺钉17通过调节杆8右端的内螺纹连接在一起。在调节杆8的右端外圆上设置有一节流 槽29 (如图3所示),当调节杆8安装在左阀套11内时,节流槽29与油孔18相互连通。 左阀套11的右端面顶住阀芯5的左端面,阀芯5的右端顶在主阀芯12的左端面, 在阀芯5与左阀套11之间有调整垫片(图中为标示)。 在控制油路2内通过锁紧螺母22固定安装有一梭阀,梭阀包括梭阀阀体24和滚 珠26,梭阀阀体24内部有一内腔,滚珠26设置在该内腔内,梭阀阀体上开有第一进口 27、 第二进口 23和出口 25,第一进口 27、第二进口 23、出口 25均与内腔相通,且第一进口 27与 回油口 (V2)连通,第二进口 23与控制口 (X)连通,出口 25与测压口 (C3)相连通。 工作时4 本技术与一电磁换向阀连接,本技术的测压口 (C3)与液压承重系统的 制动油缸连接,本技术的进油口 (C2)与液压承重系统的马达油口连接。当电磁换向阀 的电磁铁1DT得电,2DT失电,电磁换向阀的(P) 口和(A) 口相通,(T) 口和(B) 口相通。电 磁换向阀的(P) 口进油,油液通过回油口 (V2)、控制油路2至梭阀,向左推动滚珠26,然后 通过梭阀的出口 25进入测压口 (C3),使制动油缸解锁。同时进入回油口 (V2)的油液,随 着压力的增大,克服第二弹簧16的弹簧力,推动阀座15向左移动,阀座15与主阀芯12之 间的封油面13打开,油液从回油口 (V2)、经进油口 (C2),至油马达油口,使油马达顺时针旋 转,油马达另一油口的油液通过电磁换向阀(B) 口至(T) 口回油箱。 当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1DT失电,2DT得电,电磁换向阀的(P) 口和(B) 口相通, (T) 口和(A) 口相通。电磁换向阀的(P) 口进油,油液通过单向平衡阀的控制口 (X)进入 阀体l内的控制油路2,再经梭阀、测压口 (C3)至制动油缸,使制动油缸保持解锁状态。另 外,部分油液经控制油路2、左阀套的油孔18、节流槽29进入容腔30,随着压力的增大,油液 克服第一弹簧9的弹簧力,推动阀芯5和主阀芯12 —起向右移动,使本技术处于反向 打开的状态。同时电磁换向阀(B) 口油液至油马达油口,使油马达逆时针旋转,油马达另一 油口的油液通过本技术的进油口 (C2),直接进入回油口 (V2),然后通过电磁换向阀的 (A) 口至(T) 口回油箱。 当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1DT失电,2DT失电,电磁换向阀的(P) 口、 (A) 口、 (T) 口 和(B) 口相通。电磁换向阀处于卸荷状态,制动油缸内的油液通过测压口 (C3),经梭阀至控 制口 (X),然后通过电磁换向阀的(B) 口至(T) 口回油箱。制动油缸在弹簧的作用下对顺时 针旋转的油马达起制动作用。 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制动解锁端口的单向平衡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开有进油口(C2)、回油口(V2)、测压口(C3)和控制口(X),且进油口(C2)、回油口(V2)、控制口(X)均与主孔连通,阀体内设置有主阀芯和阀座,主阀芯与阀座之间相互密封,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还设置有一控制油路,控制油路的一端连通回油口(V2),另一端连通主孔,且测压口(C3)和控制口(X)均与该控制油路贯通;控制油路内设置有一梭阀,梭阀的一进口与回油口(V2)连通,梭阀的另一进口与控制口(X)连通,梭阀的出口与测压口(C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才富金丹谷文平朱剑根何俊米根祥沈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