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机械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154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流体机械(110)具有:动力回收机构(105),其从工作流体回收动力;副压缩机(102),其由回收的动力驱动;轴(12),其连结动力回收机构(105)与副压缩机(102),以使回收的动力从动力回收机构(105)传递到副压缩机(102)。在动力回收机构(105)上设置有第一吸入口(26)及第二吸入口(27),它们伴随活塞(21)的旋转而开闭,以使工作流体流入高压侧的工作室(23a)。第二吸入口(27)设置于在轴(12)的轴向上与第一吸入口(26)相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机械及制冷循环装置。技术背景通常,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具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阀及蒸发器依次连 接的结构。制冷剂在膨胀阀中在伴随从高压向低压膨胀的同时变化,在此时放出内部能量。 制冷剂回路的低压侧(蒸发器侧)与高压侧(散热器侧)之间的压力差越大,放出的内部 能量越大,因此制冷循环的能量效率下降。鉴于这样的问题,提出各种回收制冷剂的内部能 量的技术。图8是在日本特开2004-3M595号公报及国际公开2008/050654号公报中公开 的、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501的结构图。制冷循环装置501具有由散热器502、动力回收机 构503 (膨胀机)、蒸发器504、容积型鼓风机505 (副压缩机)及主压缩机506依次连接而 成的制冷剂回路。流体机械507具有动力回收机构503、容积型鼓风机505、轴508及收容 它们的密闭容器509。动力回收机构503及容积型鼓风机505通过轴508彼此连结,以使由 动力回收机构503回收的动力向容积型鼓风机505传递。在动力回收机构503中从制冷剂 放出的内部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轴508的转矩而向容积型鼓风机505传递,并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机械,其中,具有:  动力回收机构,其从工作流体回收动力;  副压缩机,其由所述回收的动力驱动;  轴,其连结所述动力回收机构与所述副压缩机,以使所述回收的动力从所述动力回收机构传递到所述副压缩机,  所述动力回收机构包括:  (a1)第一闭塞构件;  (b1)第二闭塞构件,其与所述第一闭塞构件对置;  (c1)工作缸,其沿周向围绕所述轴的一部分,且两端由所述第一闭塞构件和所述第二闭塞构件闭塞;  (d1)活塞,其在所述工作缸内安装于所述轴,且在自身的外周面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工作室;  (e1)分隔构件,其将所述工作室分隔成高压侧的工作室和低压侧的工作室;  (f1)第一吸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5-22 2008-1338421.一种流体机械,其中,具有动力回收机构,其从工作流体回收动力; 副压缩机,其由所述回收的动力驱动;轴,其连结所述动力回收机构与所述副压缩机,以使所述回收的动力从所述动力回收 机构传递到所述副压缩机, 所述动力回收机构包括 (al)第一闭塞构件;(bl)第二闭塞构件,其与所述第一闭塞构件对置;(cl)工作缸,其沿周向围绕所述轴的一部分,且两端由所述第一闭塞构件和所述第二 闭塞构件闭塞;(dl)活塞,其在所述工作缸内安装于所述轴,且在自身的外周面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周 面之间形成工作室;(el)分隔构件,其将所述工作室分隔成高压侧的工作室和低压侧的工作室; (fl)第一吸入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闭塞构件,且伴随所述活塞的旋转而开闭,以使工 作流体流入所述高压侧的工作室;(gl)第二吸入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闭塞构件的、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吸入 口相对的位置,且伴随所述活塞的旋转而开闭,以使工作流体流入所述高压侧的工作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中, 所述动力回收机构还包括(hi)第一喷出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闭塞构件,且伴随所述活塞的旋转而开闭,以使工 作流体从所述低压侧的工作室流出;(il)第二喷出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闭塞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喷出口相 对的位置,且伴随所述活塞的旋转而开闭,以使工作流体从所述低压侧的工作室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机械,其中,所述第一喷出口具有与所述第二喷出口的开口形状相同的开口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机械,其中,所述第一喷出口具有与所述第二喷出口的开口面积相等的开口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机械,其中,所述第一吸入口具有与所述第二吸入口的开口形状相同的开口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机械,其中,所述第一吸入口具有与所述第二吸入口的开口面积相等的开口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机械,其中,所述动力回收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工作流体从该动力回收机构的外部分别经由所述第 一吸入口及所述第二吸入口而向所述高压侧的工作室供给的吸入路径,所述吸入路径包括(i)通用吸入路径,其从所述第二闭塞构件的外周面朝向所述轴 的中心延伸;(ii)第一吸入路径,其从所述通用吸入路径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贤宣长谷川宽松井大田口英俊咲间文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