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592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2),所述反应釜体(12)的外壁套有一个夹套(4),所述夹套(4)位于所述反应釜体(12)的下方,所述夹套(4)的底部灌有工作液,所述夹套(4)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器(2),所述反应釜体(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1),所述夹套(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其利用热管原理将锅炉和反应釜合二为一,取消中间管道的连接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设备结构的紧凑性、热能利用的高效性,热损失小、热效率高、成本低,可安全可靠地进行加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化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 当前,现有的反应釜大都是以高温蒸汽作为加热热源,通过将高温蒸汽通入反应釜夹层内实现对反应釜体进行加热,因此需要配置复杂、庞大的蒸汽锅炉设备、锅炉给水处理设备及凝结水水泵等。 具体加热实现过程为首先在锅炉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工作液(例如为经水处理设备处理过的锅炉水),在锅炉内完成对工作液的加热沸腾过程,生成高温蒸汽,然后经过管道输送,蒸汽进入到反应釜换热空间后,进行凝结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传递给反应釜,实现对反应釜中各种物料进行加热,由反应釜排出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送回到锅炉加热,从而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基于上述可知,为了实现对反应釜加热,工作液的加热沸腾过程和凝结放热过程需要在两台不同的设备中进行、并且需要大量的管道、阀门和水泵进行蒸汽传输,且锅炉水需要经水处理设备处理,因此在热量从在锅炉内产生,再从锅炉输送到反应釜的过程中,热阻大、热损失大,导致设备的热效率低下,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设备、管道占地面积大、设备初投资成本高,运行管理维修费用高。此外,锅炉燃料加热设备对环境污染严重,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反应釜,其热损失小、热效率高、成本低,且安全可罪。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其利用热管原理将锅炉和反应釜合二为一,取消中间管道的连接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设备结构的紧凑性、热能利用的高效性,热损失小、热效率高、成本低,可安全可靠地进行加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2,所述反应釜体12的外壁套有一个夹套4,所述夹套4位于所述反应釜体12的下方,所述夹套4的底部灌有工作液,所述夹套4底部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器2,所述反应釜体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 8和出料口 l,所述夹套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5。 优选地,所述夹套4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和水位计13。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器2为电加热管,所述水位计13为电接点式水位计。 优选地,所述夹套4的上部还设置有压力表9和安全阀10。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体12上方设置有上盖5,所述上盖5的顶部中心部位设置有一个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底部设置有一个搅拌器11。技术背景 优选地,所述出料口 1设置在所述反应釜体12的底部中心部位。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体1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人孔6。 由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其利用热管原理将锅炉和反应釜合二为一,取消中间管道的连接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设备结构的紧凑性、热能利用的高效性,热损失小、热效率高、成本低,可安全可靠地进行加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出料口 , 2为电加热器,3为温度传感器,4为夹套,5为上盖,6为人孔,7为搅拌电机,8为进料口 ,9为压力表,10为安全阀,11为搅拌器,12为反应釜体,13为水位计,14为工作液液面,15为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l,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2,所述反应釜体12的外壁套有一个夹套4,所述夹套4位于所述反应釜体12的下方,所述反应釜体12和其外部的夹套4之间形成了 一个密封空间,构成一个热管导热体系。 在本技术中,所述夹套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5。 在本技术中,所述夹套4的底部灌有工作液(如蒸馏水等),所述夹套4底部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器2,由该电加热器2对工作液进行加热,构成热管的加热段;而由所述夹套4的上部和反应釜体12的下部构成热管的冷凝放热段,即工作液加热蒸发形成的蒸汽在遇到夹套4的上部和反应釜体12时,在反应釜体12上冷凝放热,从而构成了可直接换热的热管式反应釜。 所述夹套4底部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用于监测工作液的温度; 所述夹套4底部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水位计13,用于测量工作液的水位高度,从而保证电加热器2长期浸在工作液液面下进行工作。 所述夹套4的上部还设置有压力表9和安全阀10,该压力表9为真空压力表,通过所述压力表9来实时监测所述夹套4中的蒸汽压力;所述安全阀IO为能够进行超压保护的压力安全阀,从而实现对设备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保护。 此外,所述反应釜体12上方设置有上盖5,所述上盖5的顶部中心部位设置有一个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底部设置有一个搅拌器ll,从而可以对反应釜体12中的各种物料进行搅拌,以实现更好的反应效果。 所述上盖5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人孔6和进料口 8,通过该人孔6,检修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反应釜体12进行检修维护。 所述反应釜体12的底部中心部位上开口设置有一个出料口 1。 具体实现上,所述电加热器2优选为电加热管,所述水位计13优选为电接点式水 位计。 对于本技术,主体结构由反应釜体、夹套、电加热器及搅拌系统等组成,反应 釜体12和夹套4之间的夹层构成了热管导热体系,夹套4是热管的冷凝段,电加热器2及工 作液构成了加热段。设备运行前,在电加热器2所处空间内注入一定量的工作液(蒸馏水), 在设备运行时,电加热器2所产生的热量将工作液汽化,汽化蒸汽上升遇到温度相对较低 的反应釜体12时,凝结放热,冷凝形成的液态工作液之后在重力作用下流回下层空间,如 此循环,就实现了热量的高效、稳定的传递,从而达到釜内物料反应所需的工艺加热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加热原 理、将锅炉和反应釜合二为一,使得设备紧凑、热损失小、加热迅速。 本技术设备运用了热管超导热性换热、沸腾-凝结两相流恒温换热的独特原理,由电加热器直接加热工作液,工作液吸热沸腾蒸发构成热管吸热段,蒸汽在内层的反应釜体冷凝、放出大量汽化潜热构成热管放热段,从而构成了热管式反应釜,因此比较在锅炉内产生蒸汽、再由通过管道输送的蒸汽加热反应釜的传统反应釜而言,其热损失小、效率高,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设备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的弊端;同时,与使用燃料的加热装置相比,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优点。另一方面,由于本设备的特殊结构和先进原理,具有易于操作、电控、安全可靠的特性,使本设备很好地适用于化工、医药、印染等领域。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其利用热管原理将锅炉和反应釜合二为一,取消中间管道的连接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设备结构的紧凑性、热能利用的高效性,热损失小、热效率高、成本低,可安全可靠地进行加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2),所述反应釜体(12)的外壁套有一个夹套(4),所述夹套(4)位于所述反应釜体(12)的下方,所述夹套(4)的底部灌有工作液,所述夹套(4)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器(2),所述反应釜体(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1),所述夹套(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直接换热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2),所述反应釜体(12)的外壁套有一个夹套(4),所述夹套(4)位于所述反应釜体(12)的下方,所述夹套(4)的底部灌有工作液,所述夹套(4)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器(2),所述反应釜体(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1),所述夹套(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5)。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4)在工作液液面(14)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和水位计(13)。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2)为电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士龙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