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0787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器具为落地架上设有万向转盘,万向转盘上设有以万向转盘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笼,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连接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旋转的方式将物件完全不用人工转运而直接送到下道工位,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现场人员走动,使作业现场更加有序;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旋转的转运方式,对于转运的物件实现了先运先用,后运后用,这种形式可以极大地有利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件转运器具 涉及领域 本技术涉及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物件转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件转运器具。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生产中,为实现连接作业,有很多工艺需要在上下道工位之间对相关物件进行转运,目前这种转运方式基本上是利用台架器具,也就是上道工位中将需要转往下道工位的物件有序地摆放在台架器具上,而下道工位上的作业工人是从台架上取下该物件投入作业,这种方式主要存在着上道和下道工位上的作业人员都要在台架周围来回走动,以便存入或取出相关物件,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受到极大的限止,同时,增加了人员的大量走动,造成工作环境的杂乱,取放过程容易出错的问题,并且这种将物件在固定台架上的放置,使得对于物件的使用只能是最先使用最新存放的物件,这可能造成一些零件长时间积压,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在线稳定控制。 提供一种物件运转器具,降低生产工人运转物件的劳动强度和避免因为运转而造成零件长期积压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件转运器具,以达到降低生产工人运转物件的劳动强度和避免因为运转而造成零件长期积压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器具为落地架上设有万向转盘,万向转盘上设有以万向转盘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笼,从而通过万象转盘的转动带动旋转笼,利用旋转笼的转动实现物件运转的目的。 所述的旋转笼为多边柱状框架结构,旋转笼的底部设有托架与万向转盘连接,托架通过连杆与顶框连接,顶框的每个边上设有挂钩,从而在顶框的每个边上都可以挂生产的零件,实现转运,并且轻便,灵活,不卡壳,减少了旋转笼占用的空间。 所述的万向转盘为框架连接四个万向轮,从而实现万向转盘的自由旋转。 所述的旋转笼的外圆周面上间隔设置缓冲凹槽,缓冲凹槽的开口朝向旋转笼的外心,从而在物件运转的过程中对物件进行进一步的定位。 所述的落地架为十字交叉结构,从而保证整体器具更加稳固,不会因为大量转动物件的偏置而倾翻。 —种物件转运器具,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连接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以旋转的方式将物件完全不用人工转运而直接送到下道工位,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现场人员走动,使作业现场更加有序;2、本技术采用旋转的转运方式,对于转运的物件实现了先运先用,后运后用,这种形式可以极大地有利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物件转运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物件转运器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托架;2、连杆;3、落地架;4、缓冲凹槽;5、旋转笼;6、万向转盘;7、 挂钩;8、顶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2所示,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器具为落地架3上设 有万向转盘6,万向转盘6上设有以万向转盘6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笼5,从而通过万象转盘 6的转动带动旋转笼5,利用旋转笼5的转动实现物件运转的目的。 所述的旋转笼5为多边柱状框架结构,旋转笼5的底部设有托架1与万向转盘6连 接,托架1通过连杆2与顶框8连接,顶框8的每个边上设有挂钩7,从而在顶框8的每个边 上都可以挂生产的零件,实现转运,并且轻便,灵活,不卡壳,减少了旋转笼5占用的空间。 所述的万向转盘6为框架连接四个万向轮,从而实现万向转盘6的自由旋转。 所述的旋转笼5的外圆周面上间隔设置缓冲凹槽4,缓冲凹槽4的开口朝向旋转笼 5的外心,从而在物件运转的过程中对物件进行进一步的定位。 所述的落地架3为十字交叉结构,从而保证整体器具更加稳固,不会因为大量转 动物件的偏置而倾翻。 如图1-2所示,设置落地式万向轮盘6,在万向轮盘6上设置旋转笼5,旋转笼5是 以万向轮盘6为转动中心,旋转笼5的外圆周面上间隔设置缓冲凹槽4,缓冲凹槽4的开口 朝向旋转笼5的外心。 落地架3为十字交叉结构,可以保证整体器具不会因中心力偏移而倾斜或倾倒。 旋转笼5在万向轮盘6上是以底部四个万向轮和四周框架支承,旋转笼5底部有托架l,托架1与顶框之间以连杆2连接;设置旋转笼5为多边柱状框架结构。 使用时,将本技术放置在上道工位和下道工位之间,上道工位上需要转运的物件放入旋转笼5内,顶端挂在挂钩7上,零件下部靠在缓冲凹槽4中得以定位,转动旋转笼5,旋转笼在经过180。的转动后,其内物件即被转送到相对位置的下道工位上,完成转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 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器具为落地架(3)上设有万向转盘(6),万向转盘(6)上设有以万向转盘(6)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笼(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笼(5)为多边 柱状框架结构,旋转笼(5)的底部设有托架(1)与万向转盘(6)连接,托架(1)通过连杆 (2)与顶框(8)连接,顶框(8)的每个边上设有挂钩(7)。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转盘(6)为框 架连接四个万向轮。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笼(5)的外圆 周面上间隔设置缓冲凹槽(4),缓冲凹槽(4)的开口朝向旋转笼(5)的外心。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地架(3)为十字 交叉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器具为落地架上设有万向转盘,万向转盘上设有以万向转盘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笼,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连接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以旋转的方式将物件完全不用人工转运而直接送到下道工位,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现场人员走动,使作业现场更加有序;2、本技术采用旋转的转运方式,对于转运的物件实现了先运先用,后运后用,这种形式可以极大地有利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文档编号B65G47/80GK201520545SQ200920187408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吴靖, 张冬, 李金林, 陈娟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件转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器具为落地架(3)上设有万向转盘(6),万向转盘(6)上设有以万向转盘(6)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笼(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林吴靖张冬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