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8172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特征是:包括由上横梁和下横梁及与两横梁垂直固连的纵梁构成的C形吊具主体,下横梁是由呈一定角度固接的两支梁构成,下横梁的长度为上横梁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下横梁两支梁之间连接有数个支撑板,在上横梁靠近两端上设有吊耳。优点是:可使拆装吊具尺寸明显缩小,吊装联轴器的位置恰好位于天车的正下方,无需再安装配重,减少起吊负荷,增加了安全可靠性。本吊具采用C形主体结构,这样不仅可加大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自由度,还可同时容纳多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了万向轴拆装工序的整体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机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
技术介绍
大型立式轧机的万向轴一般是安装在减速机的下方,在设备运行中需要 定期更换和拆装。现有技术中更换和拆装万向轴的操作方法是采用扁担梁式 的拆装工具,在操作中,天车通过钢丝绳吊着扁担梁,扁担梁一端装有配重, 另一端卡住轧机的联轴器进修作业,由于轧机联轴器周围空间狭小,扁担梁比较长,因此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同时又由于在扁担梁上一端装有用于平衡 起吊作业的配重,这样使起吊负荷增加了一倍,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且 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 装操作简便且安全的立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立 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横梁和下横梁及与两横梁垂 直固连的纵梁构成的C形吊具主体,所述下横梁是由呈一定角度固接的两支 梁构成,下横梁的长度为上横梁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所述上横梁靠 近两端上设有吊耳。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下横梁的两支梁间的夹角为15—25°。所述下横梁的两支梁之间还连接有数个支撑板。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 案,可使拆装吊具尺寸明显縮小,且在天车吊装联轴器时,联轴器的位置恰 好位于天车的正下方,无需再安装配重,减少起吊负荷,增加了安全可靠性。 由于本吊具采用C形主体结构,这样不仅可加大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自由度, 而且还可同时容纳多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縮短了万向轴拆装工序的整体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K向视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上横梁;2、纵梁;3、下横梁;3 — 1、支梁;4、支撑板; 5、吊耳;6、减速机;7、万向轴十字头;8、万向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和图2,立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包括由上横梁1和下横梁2及与两横梁垂直固连的纵梁3构成的C形吊具主体,所述下横梁2是由 呈一定角度固接的两支梁3 — 1构成,两支梁间的夹角为15—25°。所述下横 梁的两支梁3 —1之间还连接有数个支撑板4,下横梁的长度为上横梁长度的 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这样可使拆装吊具尺寸明显縮小,且在天车吊装联轴 器时,联轴器的位置恰好位于天车的正下方,无需再安装配重,减少起吊负 荷。所述上横梁1靠近两端上设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吊耳5。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技术进行轧机万向轴拆装时,首先,利用天车将拆装吊具吊 至轧机万向轴处,并将下横梁的两支梁固定在位于减速机6和万向轴十字头 7下部的万向轴8上,然后操作人员站在万向轴托架位置上对万向轴实施更 换操作。由于本吊具采用C形主体结构,这样不仅可加大了操作人员的操作 自由度,而且还可同时容纳多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縮短了万向轴 拆装工序的整体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横梁和下横梁及与两横梁垂直固连的纵梁构成的C形吊具主体,所述下横梁是由呈一定角度固接的两支梁构成,下横梁的长度为上横梁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所述上横梁靠近两端上设有吊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轧机万向轴拆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横梁和下横梁及与两横梁垂直固连的纵梁构成的C形吊具主体,所述下横梁是由呈一定角度固接的两支梁构成,下横梁的长度为上横梁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所述上横梁靠近两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