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的治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723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连接艰难梭菌毒素A的寡糖组合物治疗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包括与艰难梭菌有关的腹泻(CDAD)和假膜性结肠炎(PMC)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与CDAD相关的艰难梭菌毒素A的中和。(*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包括与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相关的腹泻(CDAD)和假膜性结肠炎(PMC)的治疗。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与CDAD相关的艰难梭菌毒素A的中和。参考文献本申请相关部分的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本申请所引用的下列参考文献1.Bartlett等人,“由产毒素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与抗生素相关的假膜性结肠炎”,N.Engl.J.Med.298531-534(1978)。2.Lyerly,DM,“艰难梭菌疾病的流行病学”,Clin.Microbiol.News1549-53(1993)。3.Cozart,JC等人,“艾滋病患者与非艾滋病患者的艰难梭菌性腹泻。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反应”,J.Clin.Gastroenterol.16192-4(1993)。4.Barlut,F等人,“从艾滋病患者和人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患者中分离出的艰难梭菌菌株在肠毒素产生、细胞毒素产生、血清分型及抗微生物易感性方面的比较”,J.Clin.Microbiol.31740-2(1993)。5.Krivan,HC等人,“艰难梭菌肠毒素的细胞表面结合位点含有αGal(1-3)βGal(1-4)βGlcNAc序列的配糖结合物的证据”,Infect.lmmun.,53;573-81(1986)。6.Clark,GF,等人,“得自艰难梭菌的毒素A与具有末端αGal(1-3)βGal(1-4)βGlcNAC序列的兔红细胞糖脂的结合”,Arch.Biochem.Biophys.,257217-29(1987)。7.Tucker,KD等人,“得自艰难梭菌的毒素A与碳水化合物抗原I、X和Y的结合”,Infect.Immun.,5973-8(1991)。8.Krivan,HC等人,“通过在固定化的牛甲状腺球蛋白上进行的亲和层析纯化艰难梭菌毒素A”,Infect.Immun.,551973-7(1987)。9.Kamiya,S等人,“通过在固定化的牛甲状腺球蛋白上进行亲和层析获得的艰难梭菌毒素A的纯度分析”,FEMS Microbiol.Lett.,56331-6(1988)。10.Armstrong,GD等人,“志贺样毒素与化学合成的多糖序列结合的研究”,J.Infect.Dis.,1641164-7(1991)、11.Von Eichel-Streiber,C等人,“艰难梭菌毒素A携带与链球菌糖基转移酶碳水化合物结合区同源的末端重复结构”,Gene,96107-13(1990)。12.Lemieux,Ru等人,“针对血型LewisA的`合成抗原′的性质”,J.An.Chem.Soc.,974076-83(1975)。13.Sullivan,NM等人,“艰难梭菌毒素A和B的纯化和鉴定”lnfect.lmmu.,351032-40(1983)。14.Finegold,SM等人,“针对艰难梭菌及其毒素的疗法,该疗法的并发病”。Rolfe,R.O.等人,艰难梭菌肠道疾病中的作用,AcademicPress.lnc.,San Diego,CA 341-57(1988)。15.Bartlett,JG等人,“口服万古霉素治疗与抗生素相关的假膜性结肠炎后的病状复发”,Gastroenterology,78431-4(1989)。16.Tedesco,FJ,“假膜性结肠炎发病机理及其治疗”,Med.Clin.Nerth Am,66655-64(1982)。17.Keighley,MRB,“与抗生素相关的假膜性结肠炎发病机理及其治疗”,Drugs,20449-56(1980)。18.Bartlett,JD,“抗生素相关的假膜性结肠炎的治疗”,Rev.Infect.Dis.,6,Suppl.1l-55(1984)。19.Onderdonk,AB等人,“在仓鼠模型中氯林可霉素及其代谢物对抗生素相关结肠炎的对比作用”,J.Antimicrob.Chem.,8383-93(1981).20.Triadfilopoulos,G等人,“艰难梭菌毒素a和b对兔回肠的分化作用”,Gastroenterology,93273-9(1987)。21.Lemieux,R.U.等人,“糖苷-醚-酯化合物”,1979年1月30日授权的美国专利4,137,401。22.Lemieux,R.U.等人,“合成的寡糖抗原决定簇”,1980年12月9日授权的美国专利4,238,473。23.Lemieux,R.U.等人,“利用烯糖合成2-氨基-2-脱氧单糖和2-氨基-2-脱氧糖苷”,1982年12月7日授权的美国专利4,362,720。24.Cox,D.等人,“合成4-O-α-D-吡喃半乳糖基-D-半乳糖-吡喃糖”,Carbohy.Res.,62245-252(1978)。25.Dahmen,J.等人,“Pk血型抗原间隔臂、脂及三糖部分〔α-D-Gal-(1-4)-β-D-Gal(1-4)-β-D-Glc〕的乙基糖苷的合成”,Carbohydrate Research,12715-25(1984)。26.Garegg,P.J.等人,“8-甲氧羰基-辛-1-基-O-α-D-吡喃半乳糖基-(1→3)-O-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合成”,Carbohy.Res.,136207-213(1985)。27.Garegg,P.J.等人,“甲基4-O-α-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的6-和6′-脱氧衍生物的合成及对肾盂肾炎引起的伞状大肠杆菌与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结合的抑制研究”,Carbohy.Res.137270-275(1985)。28.Jacquinet,J.C.等人,“血型物质的合成,第11部分,三糖O-α-D-吡喃半乳糖基-(1→3)-O-β-D-吡喃半乳糖基-(1→4)-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的合成”,J.C.S.Perkin,I326-330(1981)。29.Koike,K.等人,“Globotiaosyl-E和Z-神经酰胺和Isiglobotriaosyl-E-神经酰胺的全合成”,Carbohydr.Res,163189-208(1987)。30.Schaubach,R.等人,“肿瘤相关性抗原的合成合成Gal-α(1→3)-Gal-β-(1→4)-GlcNAc表面抗原,转移进程的特定决定基?”,Liebigs Ann.Chem.,607-614(1991)。31.Ratclille,R.M.等人,”唾液酸糖苷,抗原,免疫吸附剂及它们的制备方法“,1992年1月7日授权的美国专利5,079,353。32.Okamoto,K.等人唾液酸的糖苷化“Tetrahedron,475835-5857(1990)。33.Abbas,S.A.等人,”肿瘤相关性寡糖ISialyl-Lewis抗原决定基的合成“,Sialic Acids,Proc.Japan-German Symp.Berlin 22-23(1988)。34.Paulsen,“复合寡糖选择性化学合成的进展”,Angew.Chem.lnt.Ed.Eng.21155-173(1982)。35.Schmid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从怀疑含有毒素A的样品中结合并除去所述毒素A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在使其中所述毒素A被吸附到载体上的条件下将所述样品与寡糖序列相接触,寡糖序列通过非肽基相容性连接臂与固态惰性载体共价连接,其中所述寡糖序列与毒素A相连;并且b)从样 品中分离含被吸附的毒素A的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D赫尔兹GD阿姆斯特朗格
申请(专利权)人:辛索尔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