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519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点是:内孔易磨损的表面有一层刷镀耐磨层,零件的材料结构科学、合理,具有单一种材质不能满足的综合性能,性价比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现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和实用性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中,液力变矩器是普遍采用的重要传动部件, 几乎每台机械上都使用。导轮座是液力变矩器中导轮的重要固定件,其内孔表面与密封环 组成一个封油的密封系统。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导轮座是由中碳钢经调质处理 制成的。在使用中,由于密封环与导轮座内孔接触面之间产生磨损,在磨损几道后就漏油失 效。若更换新的导轮座,则导轮座的附加值不能充分利用,造成材料、能量及附加值的极大 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用材导轮座,既科学合理地利用材料,又保证了工作面的高耐磨性等使用性能,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技术液力变矩器导轮座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导轮座上有内孔,其特点是内孔易磨损的表面有一层 耐磨损的刷镀层。 本技术液力变矩器导轮座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点是内孔为阶梯状的圆柱形结构。 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点是刷镀层厚度为0. 04-0. 30mm。 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点是刷镀层位于内孔与密封环接触的易磨损部位。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液力变矩器导轮座,由于采用本技术全新的技术方案,零件采用复合结构用 材,即基体(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表面覆盖涂层(具有高耐磨性)。实现本技术的 工艺方法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易实现。本技术工件基体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 与密封环接触的内孔易磨损工作表面具有高耐磨性,零件材料结构合理,整体使用性能好, 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液力变矩器导轮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液力变矩器导轮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轮座基体,2、刷镀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参照附图1、图2和图3。 —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上有阶梯状的圆柱形结构内孔。基体1采用中碳钢调 质处理,内孔易磨损的工作表面有一层耐磨损的刷镀层2。刷镀层2的厚度为0. lmm。 具体实施过程 该液力变矩器导轮座的外形为阶梯状的圆形结构,其内部为阶梯状的孔。基体1 采用中碳钢调质处理,内孔易磨损的工作表面有一层耐磨损的刷镀层2。刷镀层2的厚度为 0. lmm,硬度为HRC32 55。权利要求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征是内孔磨擦的表面有一层耐磨损的刷镀层。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征是内孔为阶梯状的圆柱形结构。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征是刷镀层厚度为0. 04-0. 30mm。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征是刷镀层位于内孔与密 封环接触的部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本技术属于金属材料
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点是内孔易磨损的表面有一层刷镀耐磨层,零件的材料结构科学、合理,具有单一种材质不能满足的综合性能,性价比高。本技术具有实现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和实用性强等优点。文档编号F16H41/24GK201502680SQ20092009597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俊英, 张国胜, 蒋伯平 申请人: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变矩器导轮座,其特征是:内孔磨擦的表面有一层耐磨损的刷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英蒋伯平张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