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397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摄影用光学装置,对摄影单元的抖动修正用的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良,从而能可靠地修正抖动。在摄影用光学装置(200)中,在使摄影单元(1)变位来修正抖动时,摄影单元(1)被总计四条吊线(190)支承于固定体(210)。在隔着光轴(L)的两侧的两处,分别设有两个成对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及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在上述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中,在可动体侧即摄影单元(1)侧保持有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在固定体(210)侧保持有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设于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技术介绍
装设在移动设备上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包括具有透镜的移动体;以磁方式驱 动该移动体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驱动机构;以及在支承体上支承有摄像元件的摄影单 元。在上述摄影用光学装置中,为了抑制因使用者手抖而导致摄影图像模糊,装设有各 种抖动修正机构,作为这种抖动修正机构,实际应用有使设于摄影单元的抖动修正用透 镜朝抵消振动的方向变位的结构、使摄像元件在垂直于光轴的面内变位的结构等。然而,将抖动修正机构组装到摄影单元内的结构可应用于数码照相机等较大的 移动设备中装设的摄影用光学装置,而在装设于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这样的小型移 动设备内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由于摄影单元是小型的,因此,不可能将抖动修正机构 组装到摄影单元内。因此,在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提出将抖动修正机构形成于摄影单元与支承该摄 影单元的固定体之间的结构,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摄影单元构成为在固定体上可 朝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的可动模块(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具有相对于形成于固定体的枢轴部利用 板簧对摄影单元弹性施力,从而可使摄影单元以枢轴部为支点进行变位的结构,利用设 于偏离枢轴部的一侧的一处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使摄影单元绕与光轴正交的X轴摆 动,并且利用设于偏离枢轴部的另一侧的一处的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使摄影单元绕与 光轴正交的Y轴摆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310084号公报专利技术的公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那样,在配置于枢轴部的一侧的一 处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或配置于枢轴部的另一侧的一处的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 中,由于只要该驱动机构与枢轴部的位置关系稍许偏差就会使驱动能力改变,因此,存 在很难得到稳定的推力这样的问题。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那样,在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设 于固定体侧而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设于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这边的结构中,由于 需要将供电用配线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连接,相应地会使对摄影单元的配线数增加, 因此,不仅配线结构复杂,而且在摄影单元中很难增加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的卷绕数。 此外,由于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中质量较大的摄影单元驱动用 线圈设于可动体侧即摄影单元这边,因此存在为使摄影单元摆动需要很大的力,且很难 对其进行控制这样的问题。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那样,在采用使用有摄影单元驱动 用磁体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的磁驱动机构时,由于朝外部的磁噪音的放出,而可能会 对扬声器等磁设备造成影响。另外,还存在当从外部受到磁影响时不能正确地进行抖动 修正这样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包括摄影单元那样的透镜的可动 模块的抖动修正用的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良,从而能可靠地修正手抖等抖动 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构成可动模块的抖动修正用的摄影单 元驱动机构的磁体和线圈的配置进行改良,从而能以较少的耗电量迅速修正抖动的带抖 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采用磁驱动机构的情况下,也能 避免朝外部的磁影响、来自外部的磁影响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在支承 体上至少支承有透镜的可动模块;以及支承该可动模块的固定体,其特征是,上述可动 模块被支承成在上述固定体上至少能沿与上述透镜的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在上述可动 模块与上述固定体之间具有在隔着上述光轴对向的两个部位成对、并产生使上述可动模 块在上述固定体上沿与上述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的磁驱动力的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 动机构。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将可动模块支承成可相对于固定体变位的结构,并在可 动模块与固定体之间设置使可动模块变位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因此,当使用装设有带 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进行拍摄时,即使在发生手抖等抖 动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可动模块的摆动对上述抖动进行修正。因此,由于无需将抖动修 正机构内置在可动模块中,所以,在因可动模块小型化而无法将抖动修正机构设于可动 模块内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抖动修正。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利用配置在隔着光轴的 两侧的两处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产生使可动模块变位的磁驱动力,因此,与将可动模块 驱动机构只配置在光轴的一侧的情形不同,能使驱动能力稳定。即、当一方的可动模块 驱动机构距光轴的距离偏向驱动力变弱的一侧时,另一方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就会偏向 驱动力增强的一侧。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高精度地修正抖动。在该情况下,作为优 选,根据对可动模块的倾斜进行检测的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可动模块驱动机 构摆动。作为优选,该抖动检测传感器是装设于可动模块中相对于摄像元件位于与被拍 摄体侧相反一侧的位置,并对正交的两轴的角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中,能采用以下结构,上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各自包括保持于上述 可动模块侧及上述固定体侧的一方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以及保持于上述可动模块及 上述固定体侧的另一方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轴、Y轴及Z轴,并将沿上 述光轴的方向作为Z轴时,作为优选,在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固定体之间,作为上述可 动模块驱动机构,构成有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和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其中,上述 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X轴方向上在隔着上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并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一方变位的磁驱动力,上述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Y 轴方向上在隔着上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并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沿X轴方向及Y轴方 向中的另一方变位的磁驱动力。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能使可动模块沿X轴方向及Y 轴方向变位,因此,只要将它们合成,就能使可动模块相对于XY面整体变位。藉此, 能可靠地修正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等可能发生的所有的抖动。在本专利技术中,能采用以下结构,上述可动模块被与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固定体 连接的弹簧构件支承于上述固定体。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以简单的结构将可动模块支 承成能在固定体上变位。在该情况下,作为上述弹簧构件,能使用从上述固定体沿上述光轴方向延伸的 多条吊线。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能高精度地控制可动模块的位置,因此,无需利用 传感器监视透镜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上述可动模块在围住上述光轴周围的三处以上的各处 被沿上述光轴方向延伸的上述吊线支承于上述固定体。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存在当使可 动模块变位时,可动模块的姿势不变化,透镜光轴不倾斜的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中,能采用以下结构,在上述光轴方向上,在隔着上述可动模块驱动 机构的两侧作为第一弹簧构件及第二弹簧构件配置有上述弹簧构件,利用上述可动模块 驱动机构产生的磁驱动力,使上述可动模块绕与上述光轴交叉的轴线摆动。若如上所述 构成,则能将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使可动模块的姿势变位的推力的中心和使因可动模块的 姿势变位而变形的第一弹簧构件和第二弹簧构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复原转矩的中心,配 置于第一弹簧构件与第二弹簧构件之间。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至少透镜被支承体支承的可动模块;以及支承该可动模块的固定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模块被支承成在所述固定体上至少能沿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  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具有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该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并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在所述固定体上沿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的磁驱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4-30 2008-118578;JP 2008-6-4 2008-147187;J1.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至少透镜被支承体支承的可动模块;以 及支承该可动模块的固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被支承成在所述固定体上至少能沿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具有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该抖动修 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并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在所 述固定体上沿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的磁驱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各自包括保持于所述可动模块侧及所述固定体侧一方的可 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以及保持于所述可动模块侧及所述固定体侧的另一方的可动模块驱 动用线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轴、Y轴及Z轴,并且将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作 为Z轴时,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作为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构成有第一可动 模块驱动机构和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X轴方向 上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并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一方 变位的磁驱动力,所述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Y轴方向上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 对,并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中的另一方变位的磁驱动力。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被与所述可动模块和所述固定体连接的弹簧构件支承于所述固定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件是从所述固定体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的多条吊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在围住所述光轴周围的三处以上的各处,通过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的 所述吊线支承于所述固定体。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在隔着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两侧作为第一弹簧构件及第二 弹簧构件配置有所述弹簧构件,利用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产生的磁驱动力,使所述可动模块绕与所述光轴交叉的 轴线摆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所述可动模块的重心位于所述第一弹簧构件与所述第二弹簧构 件之间。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的所述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各自配置于 在所述光轴方向上远离的两处,所述弹簧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远离的两处所配置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之间,所述可动模块在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产生的磁驱动力的作用下绕与所述光轴交叉 的轴线摆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所述可动模块的重心位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远离的两处之间。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构件是万向簧片,其包括与所述可动模块连结的内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固定体连结的外周侧连结部;以及从所述内周侧连结部延伸并与所述外周侧连结部连接 的多条臂部。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切换对在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所包括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的通电方向,来执行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沿所述光轴方向变位的驱动力 的第一模式和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沿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的驱动力的第二模式。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能对在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所包括的所述可动模 块驱动用线圈,朝分别独立的方向通电,在所述第一模式中,选择各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的通电方向,以使在隔着所述光轴 的一侧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之间作用的电磁力和在隔 着所述光轴的另一侧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之间作用的 电磁力的方向在所述光轴方向朝向相同方向,在第二模式中,选择各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的通电方向,以使在隔着所述光轴的一 侧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之间作用的电磁力和在隔着所 述光轴的另一侧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之间作用的电磁 力的方向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朝向相反方向。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将在隔着所述光轴对向的两处成对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所包括的所述可动模块 驱动用线圈串联连接,并在隔着所述光轴的一侧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与隔着所述光轴的另一侧的所 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之间的连接线设有所述中间端子,能对经由所述一侧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到所述中间端子之间和经由所述另一 侧的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田稔史宫崎清史武田正石原久宽柳泽克重唐泽敏行武居勇一长田章弘南泽伸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