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1960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该汽化器包括气相入口、液相入口、雾化喷嘴、内管、保温球阀及反气相入口,气相入口设在汽化器的上部,液相入口设在气相入口的外端,雾化喷嘴设在汽化器内部,并与气相入口连接,内管设在汽化器中部的筒体内,保温球阀设在汽化器的底部,反气相入口设在汽化器底部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百菌清生产中间苯二甲腈的消耗达到510-525kg/t百菌清,催化剂使用周期增长2-4天,催化剂消耗量降低4-55kg/t百菌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化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
技术介绍
四氯间苯二甲腈,是由间苯二甲腈在流化床内经过氯化而得。四氯间苯二甲腈,英 文名为chlorothalonil,通用名百菌清,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杀菌剂,其主要作用是预防 农作物受到真菌的侵染,同时也用作工业防霉剂、水果保鲜剂、杀菌剂、涂料和黏结剂的防 护剂。国内间苯二甲腈(IPN)汽化是采用加套筒式,IPN液化后从上部喷入,氮气从底部往 上吹,筒体外用导热油在加套内进行加热,由于氮气流速快,而喷入IPN又是液体,只能雾 化而不能汽化,就使IPN大的液滴落入汽化器底,而形成聚合IPN渣,沉积在汽化剂底部,而 很小液滴随着氮气进入混合器,进入流化床进行反应, 一部分IPN小液滴糊死催化剂小微 孔,降低催化剂使用时间,另一部分才参加反应。 国内氯化生产出来的百菌清所采用的IPN汽化器,大都采用加套筒式汽化器,汽 化效果不佳,出汽化器还含有大量的IPN小液滴,而形成雾状,而使IPN小液滴糊死催化剂 微孔,降低催化剂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降低催化剂消耗的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该汽化器包括气相入口 、液相入口 、雾 化喷嘴、内管、保温球阀及反气相入口,所述的气相入口设在汽化器的上部,所述的液相入 口设在气相入口的外端,所述的雾化喷嘴设在汽化器内部,并与气相入口连接,所述的内管 设在汽化器中部的筒体内,所述的保温球阀设在汽化器的底部,所述的反气相入口设在汽 化器底部的一侧。 所述的气相入口及反气相入口为过热氮气入口。 所述的液相入口为间苯二甲腈入口 。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百菌清生产中间苯二甲腈的消耗达到 510-525kg/t百菌清,催化剂使用周期增长2-4天,催化剂消耗量降低4-55kg/t百菌清。附图说明图1为该汽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气相入口、2为液相入口、3为雾化喷嘴、4为内管、5为保温球阀、6为反气 相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种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该汽化器包括气相入口 1、液相入口 2、雾化喷嘴3、 内管4、保温球阀5及反气相入口 6,气相入口 l设在汽化器的上部,液相入口 2设在气相入 口 1的外端,气相入口 1中通有部分过热氮气,液相入口 2通有液相间苯二甲腈,雾化喷嘴3 设在汽化器内部,并与气相入口 1连接,液相间苯二甲腈在氮气作用下通过喷嘴雾化,然后 在汽化器内汽化,内管4设在汽化器中部的筒体内,加大了换热面积,反气相入口 6设在汽 化器底部的一侧,其内部通入热氮气,与顶部喷下的间苯二甲腈形成逆流混和,使间苯二甲 腈迅速汽化,减少大液滴形成,保温球阀5设在汽化器的底部,可以定时排渣以减少其他有 害杂质对反应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该汽化器包括气相入口、液相入口、雾化喷嘴、内管、保温球阀及反气相入口,所述的气相入口设在汽化器的上部,所述的液相入口设在气相入口的外端,所述的雾化喷嘴设在汽化器内部,并与气相入口连接,所述的内管设在汽化器中部的筒体内,所述的保温球阀设在汽化器的底部,所述的反气相入口设在汽化器底部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间苯二甲腈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该汽化器包括气相入口、液相入口、雾化喷嘴、内管、保温球阀及反气相入口,所述的气相入口设在汽化器的上部,所述的液相入口设在气相入口的外端,所述的雾化喷嘴设在汽化器内部,并与气相入口连接,所述的内管设在汽化器中部的筒体内,所述的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正松胡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河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