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秀立专利>正文

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732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它含有上盖和下底,下底中心设有定位孔,并且下底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孔,上盖和下底之间为模具体,模具体设有下段和上段,其下段分别为中空波纹旋转体壳、中空抛物线旋转体壳、中空倒截椭球台壳、中空倒截锥体壳、中空倒截正棱锥体壳,其上段分别中空倒截锥体壳、中空圆柱壳、中空倒截正棱锥体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形简单,容易实施,易脱模,省工、省力、省时,使用方便,结构坚固耐用,适用性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预留洞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建 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 二.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建筑物中常常遇到上下管道需要穿过楼板、电缆需要 穿过混凝土承力大梁,机械设备、基础桥梁排水、以及在建筑物施工中往往均要事先预留洞 穴,以备使用。当前各施工单位往往采用临时措施,例如切割一端管道,当做模具使用,管中 填充报纸或泡沫塑料,这种不统一、不标准的预留用具,安装费工费时,有时还会造成偏斜, 给后面的施工安装留下许多后遗症,混凝土纠偏困难,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上下一样粗 的管子拆卸困难,工作效率低,有时还会渗漏,影响建筑质量。ZL200720043813. 4技术 专利,名称为建筑中为管道穿板预留洞模具,该模具是上大下小成阶梯状结构的截头圆锥 体,上有盖下有底,有定位孔和固定孔,该模具具有统一标准,给施工带来一定方便,但该模 具由几个截锥面连接组成,外形比较复杂,拆卸工作量较大、中间段锥度太小不易脱模、费 力费时,且易变形,不耐用。三.技术的内容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 易脱模、拆卸方便、省力省时的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含有上盖和下底,下 底中心设有定位孔,并且下底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孔,上盖和下底之间为模具体,模具体下 段为中空波纹旋转体壳,与其匹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中空倒截锥壳或中空圆柱壳。 下底的圆形底面的下表面边缘设有凸缘,在圆形底面与模具体下段下端面之间设 有内凸外凹的过渡弧面,或圆形底面与模具体下段下端面之间直接连接;下底表面与波纹 旋转体壳内表面之间至少设有三条加强筋,上盖形状与模具体上段形状相匹配,上盖下表 面与模具体上段顶端内表面之间设有凸缘,滑卡在模具体上段端口 。 —种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含有上盖和下底,下底中心设有定位孔,并且下 底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孔,上盖和下底之间为模具体,模具体下段为中空抛物线旋转体壳 或中空倒截椭球台壳,与其匹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中空抛物线旋转体壳延长段,或为中 空倒截锥壳,或为中空圆柱壳。 下底的圆形底面的下表面边缘设有凸缘,在圆形底面与模具体下段下端之间设有 向内凸外凹的过渡弧面,或圆形底面与模具体下段下端面之间直接连接;下底表面与中空 抛物线转体壳或中空倒截椭球台壳内表面之间至少设有三条加强筋,上盖形状与模具体上 段形状相匹配,上盖下表面设有凸缘且与模具体上段顶端内表面相匹配,或在上段顶端内 表面至少设置两个凸台,上盖下表面为平面,上盖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孔与两个凸台匹配, 以便紧固件将上盖和模具体上段固紧。 —种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含有上盖和下底,下底中心设有定位孔,并且下 底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孔,上盖和下底之间为模具体,模具体下段为中空倒截锥壳,与其匹 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中空倒截锥壳延长段,或为中空圆柱壳。 下底为圆形,其下表面周边设有圆形凸缘,与模具体下段中空倒截锥壳的小端匹3配连接,凸缘外侧面与模具体上段顶端内表面相匹配,并且在模具体上段顶端内表面至少 设有与上盖下表面凸缘相匹配的三个带有凹槽的凸台,凹槽与凸缘匹配固定,在下底表面 与模具体下段内表面之间至少设有三条加强筋。 —种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含有上盖和下底,下底中心设有定位孔,并且下 底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孔,上盖和下底之间为模具体,模具体上、下段均为中空倒截正棱锥 体壳,分别为中空倒截正四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五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六棱锥体壳、中 空倒截正七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八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九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十棱锥 体壳中的任一种。 下底为圆形,其下表面周边设有圆形凸缘,在圆形底面与模具体下段下端之间设 有向内凸外凹的过渡弧面,下底表面与模具体下段内表面之间至少设有三条加强筋,上盖 形状与模具体上段形状相匹配,上盖下表面设有凸缘,与模具体上段顶端内表面匹配卡接 固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外形简单,只有单独中空截锥台体壳、单独中空抛物线旋转体壳、单 独中空截椭球台壳、单独中空倒截正棱锥壳、容易制造,成本较低。 2.本技术真正实现上大下小,容易脱模拆卸,工作效率高,省工省时省力。 3、本技术的模具体形式多样,可选择性强,实用性好。 4、本技术内部设有加强筋,结构坚固,耐用,寿命长。四.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 图1-1为与图1匹配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 图2-1为与图2匹配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3-1为与图3匹配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4-l为与图4匹配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1-1,图中,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含有上盖3和下 底9,下底9中心设有定位孔7,并且下底9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孔6,上盖3和下底9之间为模具体,模具体下段为中空波纹旋转体壳ll,与其匹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中空倒截锥 壳21。 下底9的圆形底面的下表面边缘设有凸缘IO,在圆形底面与模具体下段下端面之 间设有向内凸向外凹的过渡弧面5,下底内表面与波纹旋转体壳内表面之间至少设有三条 加强筋8,上盖3形状与模具体上段形状相匹配,上盖3下表面与模具体上段顶端内表面之 间设有凸缘4,凸缘4滑卡在模具体上段端口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模具 体上段为中空圆柱壳。实施例三参见l-2,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圆形底面与模具体下段下端面之间直接连接,不设置过渡弧面。实施例四参见图2和图2-1,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上盖3下表面无凸缘,在上盖3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孔301,与固定孔301匹配的是在模具体上段顶端内表面设置有凸缘42,模具体下段为中空抛物线旋转体壳12,与其匹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中空抛物线旋转体壳延长段22。或者,模具体下段为中空倒截椭球台壳,与其匹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中空倒截锥体壳。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模具体上段为中空圆柱壳。 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模具 体上段为中空倒截锥壳。 实施例七参见图3和图3-l,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相同 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模具体下段中空倒截锥壳13,与其匹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 中空倒截锥壳延长段23。 实施例八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模具 体上段为中空圆柱壳。 实施例九参见图4和图4-1,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相同 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模具体上段、下段均为中空倒截正棱锥体壳14、24,图中为中空倒截正十棱锥体壳,当然也可以是中空倒截正四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五棱锥体壳、中空 倒截正六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七棱锥体壳、中空倒截正八棱锥体壳、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中混凝土预留洞模具,含有上盖和下底,下底中心设有定位孔,并且下底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孔,上盖和下底之间为模具体,其特征是:模具体下段为中空波纹旋转体壳,与其匹配连接的模具体上段为中空倒截锥壳或中空圆柱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合洋
申请(专利权)人:刘秀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