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5841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码头面板底部的大面积破损部位进行开凿,开凿后的面板底板表面形成表面连续的凹坑,对外露的钢筋进行清洗、除锈处理;2)在码头面板顶部自上而下钻孔,形成混凝土灌注通道;3)在码头面板底部安装悬吊式模板系统;4)从码头面板顶部往孔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填满孔道及凹坑与模板上表面围合成的闭合空间;5)养护并拆模。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底部灌浆操作的不便,浇筑后的新混凝土可以和旧混凝土交接紧密,修补后的混凝土建筑整体性强、受力均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适用于高桩码头面板的修补,也同样适用于具有类似结构的混凝土建筑物的修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水工结构物维修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修补技术。
技术介绍
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桩码头投入运行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已接近设计使用年限,面板结构大面积破损在常规码头检测中时有发现,拆除重建将严重影响码头的运营生产,因此一般是针对面板底部的大面积破损进行修补加固。目前对面板底部存在的大面积破损区域进行修补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喷射混凝土法,另一种是立模浇筑法。喷射混凝土法修补的断面成型后,表面不平整,需要二次整平,而且高桩码头底部空间高度有限,不一定能满足喷射设备所要求的喷射距离。立模浇筑法支立模板耗时较长,且新浇筑混凝土与上部旧混凝土的交界面经常出现交接不紧密的现象。综上所述,修补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区域,既要保证下部的新浇混凝土与上部旧混凝土交接紧密,防止留下空隙,又要考虑面板的整体性,尽量保证一次完成一块面板底部修补区域的浇筑,还要避免仪器设备等的使用免受场地空间限制,目前的技术手段往往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修复问题而提出的维修技术方法,包括模板支立方式和混凝土浇筑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码头面板底部的大面积破损部位进行开凿,开凿范围大于破损部位,开凿深度为钢筋外露2~3cm并露出新鲜的混凝土,开凿后的面板底板表面形成表面连续的凹坑,对外露的钢筋进行清洗、除锈处理;2)在码头面板顶部自上而下钻若干穿孔,穿孔底部出口位于开凿后的凹坑范围内,从而形成混凝土灌注通道;3)在码头面板底部安装悬吊式模板系统,悬吊式模板系统包括一模板及固定于码头面板并可将模板升降的升降装置,将模板上升至其上表面与码头面板底平面平齐;4)从码头面板顶部往所述穿孔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填满穿孔孔道及凹坑与模板上表面围合成的闭合空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码头面板底部的大面积破损部位进行开凿,开凿范围大于破损部位,开凿深度为钢筋外露2~3cm并露出新鲜的混凝土,开凿后的面板底板表面形成表面连续的凹坑,对外露的钢筋进行清洗、除锈处理;2)在码头面板顶部自上而下钻若干穿孔,穿孔底部出口位于开凿后的凹坑范围内,从而形成混凝土灌注通道;3)在码头面板底部安装悬吊式模板系统,悬吊式模板系统包括一模板及固定于码头面板并可将模板升降的升降装置,将模板上升至其上表面与码头面板底平面平齐;4)从码头面板顶部往所述穿孔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填满穿孔孔道及凹坑与模板上表面围合成的闭合空间;5)养护并拆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对钢筋的除锈处理包括去除盐分、除锈并涂刷阻锈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明晖严锋戴宇文应宗权苏林王关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广州四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